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1],是大中小学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新时代背景下,重视劳动,强调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具有深远意义。《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建议“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当前仍难以实行有效的劳动教育独立课程,研究学科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既是教育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艾莉 《今日教育》2023,(5):22-25
<正>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同年7月,教育部颁布《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进一步细化了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要求。可见,新时代国家高度重视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劳动课程建设提供了方向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丁蕾 《江西教育》2022,(40):24-25
为了积极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学校应实施“劳动+”课程模式,将小学劳动课与其他课程进行有机融合,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开展劳动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离开劳动,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就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同年7月,教育部公布《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大中小学要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再次凸显了劳动教育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之后相继颁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等指导劳动教育的重要政策文件。足以说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的党和国家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6.
<正>《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之一,是渗透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劳动教育课程的有益补充。有效利用数学资源渗透劳动教育,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应当担负的时代使命。下面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谈一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有效路径。一、深挖数学教材,实现劳动立德  相似文献   

7.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成都市石笋街小学校以劳动教育为突破口,为实现“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育人目标,提出“1+N”全学科融合劳动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8.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近年来,中小学在劳动教育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不足之处,突出表现为劳动观念消极、劳动教育资源不足、劳动课程流于形式、家庭劳动教育薄弱等问题。为应对上述问题,我们积极探索适合小学生的“主题式”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9.
赵枫  位旦 《广东教育》2022,(4):42-44
在学科课程中渗透劳动教育内容是构建综合性、开放性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途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应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劳动教育课程应加强与其他学科课程的联动,谋求其他学科课程为劳动教育服务,真正确保劳动教育课程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1].然...  相似文献   

10.
资讯     
魏爽   《青海教育》2020,(4):4-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全面部署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孙淑敏 《辽宁教育》2022,(24):84-86
<正>随着《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实施,全国各地大中小学全面加强劳动教育,全力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作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班主任是长效化落实劳动常规、立体化开展劳动教育主题活动、持续化贯彻劳动周、科学化探索劳动教育评价的第一责任人和首席指导师。新时代的劳动教育,给班主任工作带来了新挑战、新机遇与新使命。可以说,班级劳动文化创建,班主任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2.
赵丽霞 《天津教育》2022,(19):20-21
<正>一、研究背景2020年12月中共天津市委办公厅、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提出“优化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同年12月,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天津市教委印发了《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指南》,明确提出“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与现行的《劳动与技术》课程整合实施,劳动教育必修课时每周不少于1课时”,积极推进全市中小学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课程是落实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和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3.
<正>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了加强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构建了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总体目标、课程设置、内容要求、评价制度。在劳动教育中,要求家庭发挥基础作用、学校发挥主导作用、社会发挥支持作用。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师普遍觉得在课堂教学中讲出劳动教育之"味"难度较大,特别是在教学  相似文献   

14.
<正>劳动是成功的必由之路、创造价值的源泉。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就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意见》的出台,让全社会进一步认识到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有利于推动劳动教育与  相似文献   

15.
肖兵 《班主任》2005,(7):45-45
教育部近日公布了“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措施,对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德育目标、内容、课程、活动、渠道进行了系统规划。《意见》指出,青少年学生的  相似文献   

16.
胡文静  綦昕瑶  邱彬 《地理教育》2022,(z1):133-135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意见》和《纲要》指出了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并肯定了其在全面发展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大中小学应深入...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我们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立足学校,联通家庭与社会,做好劳动教育的"规定动作",发挥学校创新的"自选动作",推进劳动教育课程化、生活化和常态化,把劳动教育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全领域、全过程,形成有效的劳动教育路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刘佳 《天津教育》2022,(13):4-7
<正>今年,在教育部对全国32个省级地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推进情况进行的一次调研中,天津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各项指标落实率为100%,位居全国第一。天津市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中共天津市委办公厅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若干措施》文件精神,积极推进各校劳动教育工作,开展劳动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9.
<正>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阜新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意见》有关精神,把劳动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在此背景下,阜新市清河门区按照省市相关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相继出台,标志着劳动教育完成了国家宏观层面教育方针、政策体系的建构.在学校微观层面采取何种举措、何种方式实现劳动教育的真正落地与发展,成为当前学校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教育实践中学校应以课程为切入点,"学—行—思—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