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敏  谢黧 《中国培训》2022,(5):34-36
<正>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就业优先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可或缺的宝贵人才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对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重大决策部署,他指出:“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大国”“要大力培育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高技能人才队伍”。2022年3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了《推进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决定在全国技工院校进一步推进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王思文 《中国培训》2022,(11):104-105
<正>一、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性近年来,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了工匠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可见从国家层面迫切需要更多技能高超的工匠托起中国制造的未来。作为为社会培养技能人才的技工院校,也必然要在培育工匠精神中承担重任。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发挥企业新型学徒制优势,推动技工教育的发展,有助于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青岛市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实体经济振兴战略,精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需求,以四个“一体化”着力推动企业新型学徒制落地落实,努力培养更多“青岛工匠”。  相似文献   

4.
宋波 《中国培训》2023,(6):38-41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高技能人才被列入国家战略人才加快建设范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简称《意见》)要求“打造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技艺精湛、素质优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为新时代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正>培养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是建设技能型社会的时代诉求,也是高职业院校、技工院校的使命担当。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二十大报告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遵循,为职业院校、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确定了目标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坚持人才强国战略,全面贯彻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报告把“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和“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并强调“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技工院校是技术工人队伍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承担着为党育人,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对推进质量强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度融合有重要作用,应坚持协同育人,保障技术技能人才供给;坚持德技并修,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素质;坚持因材施教,形成人人皆可成才的局面。通过促进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侧与供给侧制度协同、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推行“专业教育+质量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技术技能人才开发各环节有效衔接等路径,采取提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创新和生源开发质量的策略,更好地服务质量强国战略。  相似文献   

8.
<正>进入新时代,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工业强国需要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技工院校学生是未来的技师技工,努力把学生培养教育成才,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为国育才的需要。近年来,郴州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立足学生成才,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不断加强教育和管理的实践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技工院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技工院校的生源大都是未被普通高中录取的初中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相似文献   

9.
<正>技能是国家新发展格局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生产要素和资本。构建技能型社会旨在解决人才结构性缺陷,应对逆全球化、技术变革、数字化、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快速重组社会和工作的趋势,适应市场对技能需求的转变。在实施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技能强国等“强国战略”大背景下,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对于提升劳动者知识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公司围绕落实自治区党委人才强区战略和中国兵器工业人才强国、人才强军战略,着力打造知识型创新型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形成了一支以1名“大国工匠”、4名“中华技能”大奖、24名全国技术能手、19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名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3名“北疆工匠”、23名“草原英才”、3名中国兵器首席技师、8名中国兵器关键技能带头人、52名省部级技术能手为核心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有力支撑了国防装备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改革开放40多年来,广东实现了从一个农业省向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全球重要制造基地的历史性跨越。踏入新征程,国家赋予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的使命任务。党中央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和就业优先战略,为技工教育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和广阔空间。广东技工教育工作者努力汲取奋进伟力,牢牢把握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不动摇、牢牢把握全面突破的重大机遇不动摇、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方向不动摇,奋力走好新时代技工教育的赶考之路。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船舶”)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的地位,不断改革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大力推动技能人才等级评价制度改革,强化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顶层谋划,建立了“三通道”并举的技能人才发展体系,成为国家首个特级技师试点单位,被列为国家首个产教融合型企业,大力培养实现造船强国战略的硬核力量,打造形成一支数量充足、技能精湛、结构不断优化的船舶技能人才“国家队”。  相似文献   

13.
肖丹  王志伟 《教育与职业》2023,(18):102-106
人才是我国的第一资源,对于深入推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深刻意涵。梳理人才引领与职业教育历史发现,我国职业教育强国建设经历了从“助力”到“引领”、从“定位”到“赋能”、从“适应”到“协调”的互动转向。为厘清职业教育强国建设的功能,需要基于经济、政治、教育三方面探寻人才引领视域下职业教育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理论源流。面向未来,要树立类型化职业教育发展观念,设计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新引擎,塑造中国特色高技能人才品牌,构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4.
张良 《中国培训》2022,(3):46-49
<正>本文以技工院校世赛选手心理辅导工作为切入点,对世赛选手开展全方位心理辅导的意义、心理辅导的目标和内容、心理辅导的实证研究、降低世赛选手参赛心理风险的对策与建议等进行了分析,为广大技工院校及职业院校开展世赛选手心理辅导工作提供参考。世界技能大赛(以下简称“世赛”)是世界各国技能精英角逐技艺、展示能力的赛场,是当今世界各技能强国、制造强国展现主流先进制造技术的大舞台。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技能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为企业做好技能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培训》2014,(5):9
正4月1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与欧特克软件(亚太)有限公司举行了"中国职业教育培训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人社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郝斌出席签约仪式并致辞。郝斌强调,技工院校是中高级技能人才成长的摇篮,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培训和技能开发工作,将其纳入人才强国战略和就业优先战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首次从教育、科技、人才三个角度进行统一设计、部署。  相似文献   

18.
<正>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着力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要求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2017年4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支持技工大省建设若干政策》(皖政[2017] 54号,以下简称“技工大省政策”),全面部署实施技工大省建设,2017—2021年五年期间取得了显著成效。2022年8月,  相似文献   

19.
<正>大力发展技工教育,是加强技术工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也是深化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迫切需要。技工教育以培养产业工人、技术工人为主要目标,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技工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大国,我们要有很强的技术工人队伍”“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20.
在人才强国战略中站准位置有所作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今和未来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源已经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知识创新的决定力量。人才强国战略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深厚的社会内涵,赋予了高等教育以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高校参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选择一条科学合理的途径,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人才培养环境,改进人才培养方法,积极推进学校本身的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一、“人才强校战略”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实现途径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是建立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的体制和机制。人才强国战略是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