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世纪中国现代新诗80年来在现代性建设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对于中国诗歌的民族性而言却是缺失的。历次诗歌的革命大都是以效法西洋、告别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姿态而告终,这一历史的后果在今天是令我们难堪的。本文旨在对20世纪中国诗歌这一状况作出警醒与反思;并以当代江河、杨炼、昌耀、任洪渊等诗人回归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诗歌写作为例证,试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与方案。  相似文献   

2.
小提琴素有"音乐皇后"的美称,在18世纪初传入中国,在20世纪初为中国大众所熟知。中国的小提琴音乐展现出了一定的民族性,音乐家在作曲和演奏的过程中都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本文从创作题材和表现形式两个方面展现了中国小提琴音乐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3.
人类文化的发展是伴随着历史的变迁反映时代内容的,同时也反映出本民族的特色文化,民族性和时代性是文化发展的两大要素。中国的音乐文化有着悠久的辉煌的历史传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性与时代性也是中国音乐的两大特色,构成中国音乐文化的有机整体,两者辩证统一,缺一不可。同时保持音乐的民族性、时代性,也是推动中国音乐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春风欣欣向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孔雯文 《文教资料》2008,(16):69-70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钢琴音乐创作延续了民族化的发展方向,走上了一条多元化的发展道路.本文将这些钢琴作品分为三类进行了论述,展现了我国这一时期的钢琴音乐创作的创新性、民族性和个性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文学的民族性入手,讨论了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内部规律,认为文化传统和现代变革的双重合力,造成中国文学民族性不断流动和变化的动态张力,包括传统与现代的观念分歧,文艺与政治的现实冲突,精英与大众的审美差异等;这种内在张力,生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6.
中国油画的发展经过了漫长的时期,慢慢的将西方的艺术与中国的自身所具有的特点进一步的融合,本文就中国油画发展过程中的民族化的进程与表现做一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7.
和声是一个外来词汇,英文名称harmony,意为协调、融洽.和声在音乐中表现的意义是两个以上不同的音按一定的法则同时发声而构成的音响组合.中国在几千年的音乐传承之中,多声音乐虽然在某些歌唱、乐曲与戏曲体裁中出现,而作为多声音乐的理论指导一和声却发展迟缓.中西方音乐最开始虽然都是单声音乐,但是西方从15、16世纪开始,和声就逐渐得到重视和发展,并最终形成了完备的和声理论体系.而中国民族和声直到近几十年,在几代音乐家的努力之下才获得了逐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和道德理念的影响下,中国动画创作出了具有民族性审美特征的动画电影,展现出了中国动画的艺术魅力,因此在市场上备受欢迎。本文对中国动画的民族性审美特征做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以时间为背景,简单介绍了中国音乐的历史,找出音乐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和世界音乐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10.
"芭蕾"源自西方,是西方艺术的舶来品,经过上百年的演绎,已经发展为诸多流派,形成了不同的演绎风格。芭蕾舞剧艺术在中国已经发展半个多世纪,从中国芭蕾舞剧发展历程看,有传承,更有突破,其结合了中国民族性艺术特色,在中国得到良性的发展。本文站在中国芭蕾舞剧视野下,简要探讨了音乐与舞蹈的民族性融合。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交响乐从产生到发展经历了很多的变迁与坎坷。同时,它的发展也记载着我们国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国的音乐创作者们用他们的音乐创作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中国的交响乐也将随着我们祖国日益的繁荣昌盛而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的西方音乐充满着各种探索、试验和创新,各种现代风格流派异彩纷呈、变幻不定,每一种流派都有其独到的创作理念。笔者在本文中对20世纪西方音乐的发展趋向做了三方面的总结归纳,并将其进行了梳理、分析和再认识。  相似文献   

13.
古代音乐的功用性归纳为娱乐性功用、功利性功用。功利性功用又分为政治性功用、社会性功用。音乐功利性与娱乐性的冲突贯穿了音乐发展的始终。冲突的结果总是娱乐性音乐由弱到强,逐步成为主流音乐。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的西方音乐呈现出多元异彩的发展趋势,每一种流派都有其独到的创作理念,都有其推动音乐历史发展进步的一面,都有一个总的趋势——不断的探索与求新。本文对20世纪音乐发展不同阶段形成的不同创作风格和流派进行分析,探索这一个世纪音乐发展的规律与方向。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彝族婚礼和丧葬中的音乐的初步介绍,说明彝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丰富的音乐文化,以及在彝族的生活中随处都体现着彝族音乐的无限魅力。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的俄国作曲家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1891-1953)为儿童创作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完成于1936年春,同年5月2日在莫斯科的一次儿童音乐会上首次演出。该作品是普罗科菲耶夫的代表作品之一。全曲运用多种乐器来刻画人物形象和动物的性格、动作和神情,每一个角色、每一个段落不但形象鲜明,而且还富含有表达得淋漓尽致的艺术魅力。当然,最难能可贵的还是这个部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传统古筝乐曲的音乐线条较为单薄,很多演奏者在演奏时感觉索然无味,没有近现代创作乐曲的高难度技巧与纷繁复杂的和声效果,渐渐不为演奏者演奏。要解决这个问题,使中国传统的音乐文化能得到进一步的传承与发展,了解中国传统筝曲的一些特性是必不可少的一课。  相似文献   

18.
中国彝族在东南亚被称为倮倮族,主要分布在越南、老挝,自称“蛮彝”,基本上是从云南迁徒去的,他们的社会经济生活与云南彝族相当,婚姻家庭、丧葬习俗、原始宗教、居住服饰、文化艺术等与云南彝族有诸多相似,但也融入了当地民族的文化因素。近几十年来,东南亚倮倮族社会经济激剧变化,民族同化,人口减少,民族文化特点式微乃至消失。  相似文献   

19.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有着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内容而闻名于世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文章分析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内涵实质、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上的主要特征,论述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我国音乐教育观念、教材改革、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等诸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朱光潜、丰子恺和宗白华三大美学大师各有其独特的跨文化比较方法。朱先生用西方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来阐释中国的艺术美学,丰先生用其"儒释互补"思想阐述西方的美学理论,而宗先生则采用艺术门类通观和中西通观的方式探讨中西各自艺术的特质和原型。他们的成功在于其丰厚的国学和西学知识、伟大的研究目的和别样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