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课程的改革只有立足本校,重视教学反思, "教然后而知困",才能激活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2.
中学历史新课标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各方面进行了较大的创新和突破。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在实践中要不断探索、认真审视和分析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即教学反思。下面谈谈在实践中应用教学反思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3.
教学反思指的是由作课教师和听课教师一起针对课堂教学中闪现的教学亮点,独特的方法和暴露出的不合理设计等,共同进行回顾,通过分析、研究、探讨,达到互相交流,共同分享,整体提高目的的一种教研活动。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背景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都需要相应的变革,变革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其实践活动的反思质量。电子计算机作为人类计算与思维的通用智力工具,使人类的智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人类创造了电脑,反过来电脑帮助开发人脑。计算机与基础教育相结合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大趋势。因此,特别是对于我们职业中专,计算机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提高职业中专计算机的教学质量,使之能充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则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围绕新理念、新课标认真组织教学,历史课堂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通过作者外出听课学习、深入全旗一线教师的课堂,对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新课程改革与传统教学的关系,三维目标中知识目标与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目标的关系,教学方法多样化与突出重点的关系、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教学手段现代化与教学现代化的关系、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与课改的关系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6.
课程与教学论体系结构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课程与教学论体系结构的重构已成为迫切需要。重构课程与教学论体系结构应该遵循如下基本思路:确立恰当的逻辑起点;立足于学习;认识到课程与教学之间关系的复杂性;抓住基本问题。基于此,本文认为,课程与教学论的体系结构包括课程实体与教学前提、课程规划与实施、教学策略、评价四个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反思是方方面面的,它既涉及体制、制度,也涉及内容、方法等。这次的教育改革,尤其是生命教育在这方面应该加以反思。也就是人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教育,保护动物,保护环境,道德和自律教育,敢于负责的教育,实事求是的教育和无私奉献的教育的反思。而做到这一点,教师自身的要求反思就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8.
正当我们迷茫于教学理论的空洞 ,束缚于历史教学的乏力之时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聚焦于历史教学。历史教学的质量将维系于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必将带来历史教学的新变化。教学内容的变化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 ,历史课程注重拉近学生与历史、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1)抛弃过于强调历史学科体系 ,内容多、难度高的弊端 ,突出少而精的原则 ,把历史发展进程中能体现时代精神和贴近学生生活的最大影响力的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等纳入课程内容 ,并加重了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历史知识的含量 ,使历史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基础和兴趣点有机结合起来。 (…  相似文献   

9.
课程改革的实施,促使教师加大了教学反思的力度,也正是不断的教学反思,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完善了教学方法,促进了课改的顺利进行。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反思教学,可不断总结经验,积累点滴成功,吸取经验及教训,对教学有益,对教学质量的提高百利无害。可是现在有不少人对教学反思应该反思什么、怎样反思等问题搞不清楚,实践中不是假大空,就是在作秀,总是“思”不到点子上,使反思变成了象征性的摆设,以应付任务和检查,对于自身的教学起不到真正的促进作用。更有甚,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硬性任务,东西抄,将自己弄得疲惫不堪,无所收益。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十分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把教学反思理解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因素”。在这一背景下,教学反思已被作为校本教研的必备项目,可是教学反思反思什么,常常困扰着广大教师。  相似文献   

11.
论课程改革与教学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煜 《历史教学》2004,(6):46-50
  相似文献   

12.
回眸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历史脚步,解读大纲目标的深意,了解当下小语课程改革现状,对今后课程改革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为,未来的语文课程必然以人的幸福成长为旨归,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内在的需要,成为学生的一种享受。因而未来语文课程必然会实现三个打破:学习内容打破教材中心——走向综合;学习主体打破教师中心——走向自主;学习形式打破课堂中心——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13.
对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4.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根据这一部署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行了五年。到2003年秋季,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改革已基本在全国推行;广东、宁夏、山东、海南、江苏等5个省(自治区)还进入了高中阶段的历史课改实验。可以毫不夸大的说,新一轮历史课改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恢复发展期、深化改革期和超越创新期。30年来,我国中小学德育课程走过的历程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在课程的价值导向上,从关注个体政治品质向引导儿童过有道德的生活转变;在德育课程类型上,从知识化的学科课程向关注情感体验的回归生活课程转变;在德育课程教材呈现的语言上,从成人化的表述方式向尊重儿童的对话方式转变;在德育课程评价上,从侧重甄别向侧重发展转变。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幼儿园教育已经历了一百年的历史发展,而幼儿园的课程改革一直是幼儿园教育发展的核心和主线。本文回顾了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幼稚园的课程改革;20世纪五十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幼儿园课程改革。简要概括了这三次幼儿园课程改革及管理的特征,并对三次课程改革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和评价,以期大家更清晰地了解百年以来,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进程,同时也为当前及今后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实践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基础教育课程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并在改革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以公平和效益为其基本的价值和目标取向。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理论基础,回顾美国各个历史时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的演进过程,将有助于把握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特点与走向,而且对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课程知识选择问题大致经由斯宾塞、阿普尔和麦克·扬的三种叩问得以产生与延续,并实现了由“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到“谁的知识最有价值”再到“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回转。斯宾塞对客观主义的高谈和阿普尔对意识形态的阔论造成理论的盈溢,麦克·扬兼顾客观与建构,却以行动的缺席而不知其果。三者都未能“求本固原”。知识的选择作为课程基本问题,理应以人的生存为取向,以自由(权力)、理性(现实)和精神(价值)的充盈搭建知识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9.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历了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过程,期间既有丰硕的成果,也有棘手的难题。回顾二十多年高校后勤改革走过的艰难历程,分析归纳出五个阶段及其特点,并对这一改革的成就和经验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后勤改革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对继续推进和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课程开发研究在中国课程学研究中占有着重要的一席,是改革开放40年中国课程学研究发展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这40年的课程开发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大方面,它们分别是对西方课程开发模式理论的译介、对课程开发基本问题的逻辑思辨和对校本课程开发基本问题的理论探讨。这些方面的研究让我国课程开发研究重与世界同步,既为课程学科积累了智识财富,又为课程实践贡献了理论智慧。未来,我国课程开发研究宜在关注国际学科发展前沿的同时,着力基于本土课程实践的原创性理论研究,为世界贡献中国的课程开发思想和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