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一个新闻记者的业务功底,不仅表现在捕获新闻线索的能力上,还表现在对新闻信息的解析、评判和取舍能力上。在筛选稿件过程中能果断放弃同样需要功底——而且是硬功底。  相似文献   

3.
在第12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刊登在《浙江日报》2001年12月8日头版上的《义乌外来务工人员首次当选人大代表》一稿,荣获消息二等奖。这篇消息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和指导意义。从采写技巧上来看,它有以下三点特色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黄胜男 《新闻窗》2007,(4):59-59
新闻从业人员都知道,时政报道一直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闻宣传工作的重头戏,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报道的程式化,时政新闻很难出新出彩。因此,不少电视新闻记者认为,做好时政常规报道已经不容易,而要从中捕捉到闪光点,的确是一件难事。其实不然。[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挖掘和采写校园新闻是每一位校园新闻工作者的基本任务,而追求校园新闻价值的最大化则是他们的目标要求.要实现校园新闻价值的最大化就必须开展深度挖掘和研究采写技巧,深入校园角落,捕捉每条信息,精心谋篇布局,着力打造好“勤、巧、细、特、融、实、精、新”“八字经”.  相似文献   

6.
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不能是一个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人,而应当是对有故事、有可挖掘性的新闻事件可以进行一定的深入调查和采访,这样才能保证有源源不绝的新闻素材,才能写出有一定深度和有各种社会意义的好作品,所以对新闻背后的新闻的挖掘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以如何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进行一定探讨。  相似文献   

7.
新闻从业者在新闻采访与写作中经常要面临价值选择上的“两难”冲突,以至在道德选择中陷入左右为难的伦理困境.新闻采访的“茶水发炎”事件和新闻写作的“媒介审判”事件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两个佐证.伦理困境的存在,理性上困扰人们的道德选择,情感上拷问人们的道德良心.揭示新闻采写伦理困境的成因,把握伦理困境中道德选择的方向,是超越新闻采写伦理困境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趋向于多元化姿态,在当前的全媒体时代发展中,新闻媒体之间有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如何从常规报道中对有深度的新闻进行挖掘,始终是当前媒体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9.
一、遇到突发事件要有强烈的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指记者发现新闻事实和判断其新闻价值的能力,突发事件骤然而至,需要记者瞬间调动新闻嗅觉,判断事件的新闻价值,这应该是一名社会新闻记者的职业要求,需要平时积淀丰富的生活常识,具备敏锐思想、丰富感情和强烈责任感。  相似文献   

10.
何伟森 《新闻传播》2009,(11):42-42
在新闻采写的实践过程中.作者没有更好地转变采写思一路,拓宽报道领域,挖掘经济视角,掌握宣传时机是造成新闻报道(尤其是经济新闻报道)陷入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鉴于此,本文仅从与经济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法制、科技等领域入手,探讨如何挖掘经济视角,从而编织五光十色的新闻报道的“渔网”.捕捉到“活鱼”并“烹调”出令读者回味无穷的“新闻宴”来。  相似文献   

11.
“原创”新闻的说法源于网络,意为非转载的自采新闻。在此,笔者将其定义为:本报记者率先发现采写、抢先发出、有创见、有影响的报道。它是融入记者创造性思维写出的报道,是与众不同的特色报道。  相似文献   

12.
采访突发事件是记者的必修课,更是新闻采访的重要基本功之一。然而,突发事件日日有,不可多得的好题材却隔月难逢。大多数的突发事件,都是类似普通车祸等的常规线索。所以,在线索平庸或隐含纠纷的情况下,如何改变战略,换一种采访角度,挖掘普通事件幕后不普通的故事,以独辟蹊径,创造新闻亮点,是摆在新闻记者面前的新课题,也是记者应炼就的真工夫。本文以记者本人的亲身采访经历为例,谈谈在此方面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3.
当今.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短小精悍、新鲜活泼而见长的现场短新闻.日益受到读者青睐。现场短新闻作为一种重要的报道方式.具有哪些特色.我们该如何采写现场短新闻呢?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新闻记者。笔者认为。采写现场短新闻应从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蒋勇 《新闻实践》2009,(12):68-68
新闻敏感是记者对新闻价值的发现、鉴别和判断的能力,是记者的一种基本素养,是发现新闻线索、开展深度报道的先决条件,也是记者进行新闻采访的基本动力。有了较强的新闻敏感,记者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及时地发现和捕捉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从中深挖出吸引读者眼球的好新闻。  相似文献   

15.
王珊珊 《新闻窗》2011,(4):59-59
时政报道历来是党报的重头戏,是党报发挥主要功能的重要手段,各级党报都非常重视。对时政新闻的报道,一般都有固定的格式和套路,如会议新闻等,很容易给人以千篇一面的感觉。从读者来说,容易造成阅读疲惫和乏味;从记者来说,  相似文献   

16.
陈思宁 《新闻传播》2009,(11):120-120
什么是社会新闻,什么是社会新闻采访?从其定义上看:社会新闻。是指没有鲜明行业特点而又为大众广泛感兴趣的,以反映社会生活、道德伦理、趣闻轶事等为主要内容的新闻(摘自《社会新闻采写艺术》第12页)。社会新闻采访实际上是新闻记者综合运用自己各方面知识的过程(摘自《社会新闻采写艺术》第101页)。  相似文献   

17.
朱俊良 《视听界》2007,(4):103-104
电视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事件的解读与阐释,不能仅仅以消息或信息的形式短平快地反映,而应适应新时期受众对社会事件思考与评价的需求,注重深度报道,更好地承担起新闻媒体“解疑释惑”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8.
电视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事件的解读与阐释,不能仅仅以消息或信息的短平快形式来反映,而应适应新时期受众对社会事件思考与评价的需求,注重深度报道,更好地承担起新闻媒体“解疑释惑”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9.
广播新闻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向听众传播有价值的新闻。近些年,随着传媒业的快速发展,广播新闻的理念也在与时俱进,无论是报道的选材,还是内容的提炼、形式的创新,都彰显了新闻价值这一主线,并赢得了听众的好评。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在广播新闻价值的挖掘上,我们仍然人有文章可做,大有潜力可挖。  相似文献   

20.
哪些报道可以称为深度报道呢?笔者认为:从服务读者角度出发,挖掘和拓展报道深度和广度满足读者需求;极度接近事实真相.还原新闻事件背后的真实面目;从单一新闻事件的个案引发思考,推动社会制度变革和法制进步,深度报道的外在形式很多。在新闻专业理论中,对深度报道也有很多相近的解释。《新闻大辞典》中称深度报道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