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杨 《四川教育》2008,(4):32-32
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认真是出了名的,每一个细节她都能注意到。本期家长开放日活动前,我把自己准备的教案拿给她看,征询她的意见。她认真看了后,开口就问:“在你的教案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当播放完一段风的影片后,你给学生准备了一个问题:你们觉得风轻柔吗?我想问你,你认为学生会怎样回答?”  相似文献   

2.
课外功夫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提及一位老教师备课的事,很发人深思。事情是这样的:有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出色的公开课,博得听课者的热烈赞扬。课后,有人问老教师:“您花了多少时间备这节课?”回答是:“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不过,直接准备只用了十五分钟。”这位老教师的回答道出了他与众不同的备课经验。他所说的“准备了一辈子”,并非说为了上这一节课,要用一辈于的时间来备课、写这节课的教案;而是说,教师平日在读书、接触学生、了解自然界和社会的过程中,要不断丰富知  相似文献   

3.
邓光显 《山东教育》2005,(31):46-46
前段时间我听了一节一年级数学“统计”课。在课即将结束时,教师同学生:“学了这节课,你从中学到了什么?”一时间,学生的回答可谓各式各样。有回答贴动物、贴水果、贴纸工的.有回答贴的本领的.更有回答大象过生日的。显然教师的用意是通过提问小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可是学生却答不到点子上。于是教师又问:“那么,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啊?”有的学生立刻回答:“学会了贴的知识。”无奈之下,教师只好放弃了让学生自我小结的本意.自己指着小黑板,小结本课的知识点:“今天我们学了排一排、分一分、数一数,这些都是统计的知识。”  相似文献   

4.
在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下,我发现有同学喜欢在黑板上涂涂抹抹,还模仿老师上课的样子。我灵机一动,让学生过一过“当老师”的瘾。我要求学生报名参加“做个小老师,上好一节课”的活动。消息一传开,全班就像炸开了锅,个个跃跃欲试,大家都很期待这别具一格的语文课,我最后让一名较为大胆的学生上了一节课。上课铃一响,“小老师”有模有样地上起课来。他认真,自然,声音响亮,下面的学生呢,都觉得很新鲜,积极配合好“小老师”。这一节上的是《羚羊木雕》,由于这一课书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反应特别热烈。学生认真回答问题,各抒己见,仿佛就是在上一节心…  相似文献   

5.
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就是完成预定的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做出回答,否则就努力引导学生直至达到预定答案为止。评价一节课,也都把教师课堂教学是否环环相扣、结构和时间安排是否合理、能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虽然我们身边的教育情境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遗憾的是我们常常视而不见,任凭那在课堂上闪现的智慧火花自生自灭。我们精心设计的教案支配、牵动着教师与学生,让他们围着它团团转,课堂于是成了“教案剧…  相似文献   

6.
黄培强 《广西教育》2004,(7B):29-30
一、从一堂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的课说起。我校于2001年秋季起有幸参加课程改革实验,陈老师作为一名课程改革的教师,他平时认真备课,写教案,对课堂教学认真设计。有一天,学校老教务主任和我“突然袭击”到教室去听他的讲课。因为有老师来听课,陈老师更加来劲了,按教学进度与计划,这一节是《平行四边形判定》。下面是这节课的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7.
主体性教学是研究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在教学活动中“教”与“学”的互动对学生数学能力促进作用的教学模式。下面的教学片段是我为实验老师备的一节主体性教学的课.在教学中实验教师出色地发挥,较成功地上了一节主体性教学的研究课。现在我把教学片段写出来让大家借鉴。  相似文献   

8.
教案不能统治课堂,这是我教学《放弃射门》一课最强烈的感受。在我的教案中,这节课是这样设计的:以“福勒放弃射门,你认为他这样做对吗”为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会持两种意见。然后让持相同意见的同学为一组,双方进行辩论。各方都要从课文中找出支持本方观点的论据,驳倒对方。可是在课堂上,我的问题刚一出口,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对。”我有些慌神了,就进一步问:“想好了再回答我,你认为福勒放弃射门,对吗?”学生好像故意和我作对似的,依旧不约而同地回答:“对。”备好的教案不能用了,我不禁责备自己,怎么没想到学生会持同一种答案呢…  相似文献   

9.
我每次上课前都认真研读课文并精心设计教案,我设计的教案虽说不上经典耐读,但却也详细有加,每个教学环节都安排得井然有序。上课时我一般都按照教案上的流程把必要的课本知识一丝不苟的传授给学生,我总以为这是成功的教学,这样精心设计的课能让学生学到最多的知识。但在上完《陌上桑》一课后,回忆起整个教学过程。我却发现上得最精彩、学生最投入思考并主动回答的环节并未在我的教案的预先设计中,这一发现引起了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林玉松 《教育导刊》2004,(3):124-124
在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下,我发现有同学喜欢在黑板上涂涂抹抹,还模仿老师上课的样子。我灵机一动,让学生过一过“当老师”的瘾。我要求学生报名参加“做个小老师,上好一节课”的活动。消息一传开,全班就像炸开了锅,个个跃跃欲试,大家都很期待这别具一格的语课,我最后让一名较为大胆的学生上了一节课。上课铃一响,“小老师”有模有样地上起课来。他认真,自然,声音响亮,下面的学生呢,都觉得很新鲜,积极配合好“小老师”。这一节上的是《羚羊木雕》,由于这一课书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反应特别热烈。学生认真回答问题,各抒己见,仿佛就是在上一节心与心沟通的课。一节45分钟的课过去了,我坐在教室后面,发现学生的表情是开心的,意犹未尽。这节课的效果比我想像中要好。课后,他们交上这节课的评论,他们的触动也颇大。  相似文献   

11.
记得有一次我上公开课,教学内容是苏教版第十一“册轴对称图形”。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设计一“篇上档次”的教案,我翻阅了好多教学杂志,精心设计如何情境导入,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预约精彩,如何让结尾与众不同……一直忙到自己认为满意为止。为了上一节真实的课,为了让学生拥有好奇,我仅仅让学生把书后的几个平面图形剪下来,没有让学生预习,自己也没有到别的班彩排。等到我上课时才发现,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并不是我想像的那样简单,教学效果并不像我预料的那样成功。当我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平面图形动手操作时,全班没有一个发现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  相似文献   

12.
工作接近二十年之际,居然有幸成为了特级教师张齐华“三门问题”数学课堂中的一名学生。在这次教师和学生角色置换的过程中,我产生了诸多感受,这使我对理解学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张老师的这节课中,所有学生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生。这些学生产生的途径非常奇妙。活动当天签到时,每位教师都领了一张号码牌,我猜想:互动环节时多半是要抽号回答问题了。当第一节课结束后,张老师在做第二节课的教学准备,却迟迟未见学生来,正在纳闷时,张老师说话了:“今天这节课的学生有点特别,请大家取出号码牌,号码牌上打有星号的老师请起立。”  相似文献   

13.
前段时间,听了石林板桥小学一位教师上的苏教版一年级数学课“分类”。这位教师在学生掌握了分类的方法后,提问:“如果把现场的听课教师分类,你想怎样分?”学生窃窃私语。不大一会儿,有学生举手回答:“我想把这些老师按男女分类,分成两类。一类是男老师,一类是女老师。”接着又有学生回答:“我想把这些老师按戴眼镜和没戴眼镜分成两类。  相似文献   

14.
能否取消教案本?这个问题提得新鲜。君不见多少年来,领导检查考核教师的教学,主要依据就是教案。如何抓教案的“经验”屡见不鲜,“优秀教案展览”也常有所闻,甚至评职称也得上缴一本完整的书面教案呢! 但是,我曾对16名教师进行过调查与对比,“懒”得用教案的有6名教师,其中4人是教学骨干。他们备课的方法,是在教科书上点点画画,这里一段,那里一节,什么解释、点评、分析、板书设计,应有尽有。由于书籍版面狭窄,还运用了仅供教师自己掌握的各种符号。平时,他们对教材细嚼慢咽,熟悉了教材内容,讲课滔滔不绝,有条不紊,滴水不漏,学生  相似文献   

15.
教学最重要的环节是备课,教师能否上好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备课的好坏.只有备好课,合理安排好教学环节,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备课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益,关系着学生有效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备课的重要意义,但在例行教案检查中我发现部分教师的备课只是写教案或抄写现成教案,没有进行认真的琢磨与思考.将典型教案一字不漏地抄写下来、分单元备课的确减轻了一些教师的负担,而真正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的教师又不多,因此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怎样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用在自身的学习提高以及钻研教材上呢?到底备课应备什么?怎样备课才能使课堂教学实效显著?现就这些问题谈一些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前些天,在局团委组织的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我有幸拜读了油田中等职业学校及高校部分教师书写的教案。在与几位教师座谈时,他们流露出书写教案的烦恼,认为现在书写教案太占时间,太累人,而作用却不太明显。本人在几年的教学中也有类似的体会,应该把教师从书写教案中解脱出来。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许多教师书写教案主要是为了评比,过分注重教案的外部“形象”,而忽略其本身的作用——实用。出现了许多学校过分注重教师的书写认真不认真、美观不美观、项目全不全、书写的多不多的问题,而忽略了教案的实际用途。由于教学管理层存在着这…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师该把注意力放在哪儿?学生,知识传授还是教案?我们常常会思考这个问题,但在课堂进行中就会不知不觉把精力放到了教案上。尤其是在展示课、公开课上,追求课堂教学环节的完整,心中总惦记着下一环节应该教什么,不敢疏忽,不敢去推敲学生的回答,怕节外生枝,结果一些能使课堂精彩闪亮的回答往往被忽视。教案像是一只无形的手牵制着教师在课堂上沿着一条早已规划好的安全路线行走着。  相似文献   

18.
<正>教师在上课前认真备课、编写教案,是教学中的"前设计",但是,课堂千变万化,教师在台上会遇到各种意料不到的突发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冷静地发挥教学智慧,依据当时的教学环境,艺术性地将教学的"前设计"进行临时修改和处理,从而达到出乎意料的教学效果,这就是教学的"中设计"。那是一节数学练习课,我请几位学生回答昨天布置的一道题目"有一根长4米,底  相似文献   

19.
一、训练听力 ,培养语感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是一种很好的“说话”训练的机会。我的问话力求做到语句简短、要求清楚 ,并且注意逻辑停顿和逻辑重音 ,让学生抓得住问题的要点。上学期我接二年级一个班。一开学 ,我就在说话课上问学生 :“你妈妈 /在什么单位 /做什么工作 ?”一学生答 :“在百货店。”我没什么表示 ,只是把问话重复了一遍。该学生又回答 :“在百货店当营业员。”我仍然没什么表示 ,又一次把问话重复了一遍。学生第三次回答 :“我妈妈在百货店当营业员。”我还是没有什么表示 ,竭力避免有任何暗示。我把学生的三句答话写在黑板上…  相似文献   

20.
如何提高复式教学质量,精心编写设计复式班教案是教师上好课的重要保证。课前认真备课,写好复式教学教案,一方面可以保证教学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顺利进行,一方面可以促使教师钻研教材,吃透教学大纲和理解教材内容。下面介绍我十五年来在复式教学中,采用过的一些复式教学教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