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地震灾难事件中伤员及家属的心理危机干预。方法:对汶川大地震灾难中伤员及家属进行以小组咨询为主,辅以个别咨询的心理危机干预。结果:10名伤员和9名陪护家属都不同程度地减轻了焦虑,增加自信,社会功能恢复,能积极采取各种方法接受现实,平安地踏上归途。结论:地震灾难事件会对伤员及家属的心理健康造成极大损害,进行有效心理危机干预,植入正面社会支持系统信息和调动灾民自我价值感,可帮助个体度过危机,减少创伤,恢复身心平衡。  相似文献   

2.
政府危机公关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部门在治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因自然环境、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的冲突和风险引发的公共危机等公共问题,诸如汶川大地震、甲型H1N1流感等,如何及时有效应对危机,成功地开展危机公关活动,顺利解决危机,关系到政府形象的树立、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该文就政府危机公关的含义与策略选择作一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汶川大地震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公共危机应对中,非政府组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制约非政府组织发挥作用的因素,提出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中更好发挥作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心理危机干预和灾难性危机事件的概念,并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说明了积极心理干预的意义,详细阐述了积极心理干预在汶川大地震中的应用,最后展望了未来积极心理干预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以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为时间界,有关羌民族宗教、文化的学术研究在此前后因地震灾害的毁灭性,呈现出不同的研究样态。20世纪初,国内外学者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初步整理出羌民族宗教、文化研究的原始资料,并为后人提供一定的研究方法;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汶川大地震灾难发生时止,各学科交叉运用,使羌民族宗教、文化研究逐步成为显学,为古老羌民族宗教、文化传承保留了文化遗脉;地震之后,学者则更多地关注地震灾区羌民族宗教、文化的保护和重建。系统回顾近百年来对羌民族宗教、文化的研究,不仅是对汶川大地震的学术纪念,更多的是期望可以对地震灾区羌民族宗教、文化传承及灾区重建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作为灾区接收信息的唯一大众媒体--广播,利用先天的危机传播优势,在救援中建立起独特的媒介议程,以快捷的行动力承担起连通灾区内外信息渠道的功能,有效地推进了危机的解决。  相似文献   

7.
政府网络舆论危机是公共危机的一种,指网络公共舆论因某些突发事件而背离政府主导的价值取向和话语主流,官民信任破裂、互动僵化,导致政府公信力骤降的紧急态势。政府网络舆论危机根源于政府公信力的不断流失以及官民和谐关系的僵化变异,也是网络公共舆论汇聚、公众公民意识形成和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治理问题暴露与偶发的结果。应对政府网络舆论危机,存在着四个层次的治理举措:第一层次是采用危机治理策略平息事态;第二层次是促进理性的网络政治参与,慎用网络技术控制;第三层次是修复和提升政府公信力,促进社会和谐;第四层次是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打造政治共识。  相似文献   

8.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5.12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在重建工作中,与救灾抗灾紧紧关联着的是我国的危机管理体制建设问题。危机管理体制的建立健全有助于提高国家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预防和减少各种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保障国家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9.
赵兵 《中学教育》2009,(10):44-46,13
我国目前的安全教育,主要是通过其它学科的渗透教学,而缺乏全面、系统的针对性课程和有效深入的教学。本文基于汶川大地震的启示,从学校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的维度阐释了在我国中小学阶段开设危机课程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开设危机课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汶川大地震触发我们思考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关系.笔者以为,自由与责任自古以来紧密相连,新时期"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更是强调二者不可偏废.尊重和保障个人自由的同时,"以人为本"要求公民应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且无论是在常态下,还是在突发危机的时刻,二者的和谐共存都有其必然性、可能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网络舆论在我国迅速崛起,并对政府公共决策的进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文章在对网络舆论的特征及其正负面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利用网络舆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公共产品的供给发展与社会公共问题的有效解决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公共问题的解决,必须借助于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大众日益增长的公共需要,进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公共利益。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公共产品的未来供给趋势应该是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多元化的开放主体体系。  相似文献   

13.
在微博时代,提升公共管理部门危机公关能力,首先要充分认识公共管理部门危机传播的特点与规律,其次,要坚持公共管理部门危机公关管理的基本原则。政府公关人员要借助政务微博在危机公关管理中的“微”力。  相似文献   

14.
推进公共事业单位改革,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公共事业单位改革的宗旨是维护公共利益,改善公共服务。加快公共事业单位改革步伐,一要建立公共事业单位分类管理体制,二要推行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估制度。三要综合配套。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5.
越南历来重视公共外交,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名称不同,但为越南国家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越南公共外交主体发展迅速,分别从事外交活动,中越之间积极开展公共外交活动,为两国关系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社会整体的诚信危机需要研究者反思传统的信任研究方法,并科学地考察和界定公共生活中的信任.后工业化过程中公共信任的凸显与公共性在公共组织、私人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等社会组织中的重叠及这些组织的社会责任的普泛化和理性化密切相关.公共信任问题是公众对负有公共责任的社会组织的“公共质疑”的累积,是削弱社会整体诚信度,引起社会道德危机的首因.公共信任问题及其导致的社会诚信危机使公共信任管理成为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基本问题.因此,必须对公共信任进行有效的研究、管理,从而使之成为一种客观的社会整合力量.  相似文献   

17.
公共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我国在新时期开展的文化建设举措,也是图书馆提升自身,扩大社会影响,充分发挥作用的良好机遇。文章就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性,提出图书馆应紧紧抓住机遇,开拓思路,努力创新,积极投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迅速崛起,网络传播方式也成为公众表达民意、参与政治生活以及进行舆论监督的重要平台,越来越多的公众选择通过网络参与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我国各级政府对网络舆情也愈来越重视,通过网络了解民情,制定和调整市政方针,已成为我国政府施政的一种新形式。然而,网络舆情作为新生事物它的发展既有利又有弊,在促进社会良性发展的同时也有可能给社会造成不安定的因素。因此,我们应该在清楚了解我国网络舆情的现状的前提下积极加以引导,使之朝有利于社会和谐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公共权力、合法性与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梳理了公共服务作为政府内在属性的理论来源,并且提出对于现代政府来说,公共服务是其获得合法性的重要来源。在这个意义上,公共服务的实现方式和手段具有普遍性和相互借鉴性。对于中国来说,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是改革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有效的、可持续的公共服务必须依靠进一步的改革深化。  相似文献   

20.
The ministers responsible for the Bologna Process have supported the idea that higher education is a public good and a public responsibility. The public authorities must have exclusiv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framework of higher education, including the degree structure, the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and the framework for quality assurance. The public authorities should have financial responsibility for higher education and should bear the main responsibility for ensuring equal opportunities, including responsibility for access policies and student finance. Most importantly, public responsibility must remain a pillar of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policies when facing the global marketpla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