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我们讨论一下如何根据儿童科学认识活动的规律,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真正做到“用教材教”。 顺应儿童探求科学奥秘的欲望在教育科学出版社的《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中,《植物》单元是设计得非常有吸引力的。其中的观察大树的活动,意在训练学生学习科学观察。  相似文献   

2.
李佩艳 《吉林教育》2006,(10):48-48
新编《科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教学内容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通过“观察大树”、“寻访小动物”和“寻找淀粉的踪迹”等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一些显著事物和现象,从平常的事物和现象中去发现科学。那么如何贯彻《科学课程标准》精神,上好新编《科  相似文献   

3.
教材背景《蚂蚁》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动物》单元中的教学内容。喜爱小动物可以说是小学生们与生俱来的天性,当他们发现可爱的小动物时,往往会情不自禁、兴致勃勃地观察起来。但对于习以为常的小蚂蚁,学生也许观察的兴趣不浓,同时,要清楚地观察蚂蚁的外表特征也有一定  相似文献   

4.
科学课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各个版本的新教材越来越适合学生的科学学习和自主探究了。如科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动物》这一单元的课程就安排得非常好。为了探究这一单元里面的小动物,首先安排了一节《寻访小动物》的准备课,到校外去搜寻小动物,熟悉这些小动物;然后安排蜗牛、蝗虫、蚂蚁等小动物的观察探究课程。教材中的探究活动也编排得恰到好处。教师在课前要吃透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规律和教材中探究活动安排的逻辑性,才能做到合理使用教材,循序渐进地主导学生的探究活动,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我们是教过多年《自然》的自然教师,现就新  相似文献   

5.
<正>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品德与生活》第二单元《我们的动物朋友》中的主题二《可爱的小动物》。本单元以引导儿童注意通过实际的调查、访问、饲养等活动发展爱护动物的情感和对生命的珍爱,并由此树立动物是人类好朋友的观念,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爱心和责任心。同时,让儿童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发展饲养小动物的能力和技能。二、学情分析本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是外来生,生活住所的不安定,使得大  相似文献   

6.
《寻访小动物》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动物”单元的第一课。本课要求引导学生开展寻访小动物的活动;鼓励和指导学生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在课外或校外进行一些研究小动物的活动;并通过活动进行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我根据探究教学的展开过程,采用如下做法:  相似文献   

7.
《小学自然教学》2012,(4):42-43
《小动物的家》与《校园里有哪些动植物》《观察一棵树》《观察蚂蚁》《更多的小动物》共同组成了《寻访校园里的动植物》单元。《小动物的家》是本单元的第3课,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将观察环境中的动物和动物生活的环境结合起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让学生真正走进大自然去发现、去探索,从而领悟、意识到爱护小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第二单元安排了《装满昆虫的衣袋》、《变色龙》和《金蝉脱壳》三篇课文。单元训练的重点是观察小动物、描写小动物。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整体把握单元训练重点的基础上,我进行了以下的教学。一、从养护入手,培养观察习惯学了《装满昆虫的衣袋》,学生们了解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痴迷昆虫的故事。我便引导学生利用星期天去捕捉一些小昆虫,或者购买一只小动物,进行饲养。  相似文献   

9.
背景材料: 《蚂蚁》是教科版《科学》三上动物单元中的一个教学内容。喜爱小动物可以说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天性,当他们发现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往往会情不自禁地、兴致勃勃地观察起来。但对于常见的小蚂蚁来说,学生也许观察的兴趣不浓;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清楚地观察蚂蚁的外表特  相似文献   

10.
<正>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第二单元安排了《装满昆虫的衣袋》、《变色龙》和《金蝉脱壳》三篇课文。单元训练的重点是观察小动物、描写小动物。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整体把握单元训练重点的基础上,我进行了以下的教学。一、从养护入手,培养观察习惯学了《装满昆虫的衣袋》,学生们了解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痴迷昆虫的故事。我便引导学生利用星期天去捕捉一些小昆虫,或者购买一只小动物,进行饲养。不几天,班级里就有很多关于蜗牛、蚱蜢、蟋蟀、小花猫、小棕狗和小白  相似文献   

11.
一、教材分析: 教学思路: 《观察鱼》是苏教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观察小动物》单元的第3课。这课可以分成两个明显的部分:观察鱼和研究鱼。第一部分观察鱼的特征,第二部分研究关于鱼的问题。 观察鱼这部分教学的着眼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又安排了画鱼和寻找两条鱼的不  相似文献   

12.
教材分析《走进池塘》选自湘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本册教材的训练重点是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归纳、演绎等方法进行推理和判断,并能将推理判断的思维过程转化成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本节课主要有两个活动:活动一,池塘里的生物吃什么?旨在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出生物之间的食  相似文献   

13.
《蚂蚁》一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五课时。是在师生一起寻访了小动物、观察了蜗牛,并对蜗牛与蝗虫进行了比较之后,对小动物进行的又一次观察活动。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遵循了“科学探究始于细致观察”的新课程理念,教学中着力去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技能和细致、认真的观察品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真实、生动地受到科学素养的教育。由于蚂蚁是常见而又弱小的生命体,所以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对教材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深入挖掘,通过师与生的情感交流,来达成科学与人文的有机融合。为此,我确定了四个教学目标:1.能…  相似文献   

14.
教学设计说明:《翠鸟》这篇课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了翠鸟美丽的外形以及行动敏捷,生活在石壁上等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翠鸟十分喜爱的思想感情。本课教学目标的制定要考虑到单元训练目标和教材的前后联系。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把小动物的外形写清楚,并适当地写一些活动情况。教学本课时,既要在三年级上写小动物外形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又要为  相似文献   

15.
设计意图科学源于观察。苏教版《科学》教材从学生一接触到科学课就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学会观察。三年级上册还专门设置了一个过程技能训练的单元——《观察与测量》,以期让学生学会各种观察的方法。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观察往往很粗糙,他们不会沉下心来仔细地对一种物质  相似文献   

16.
《观察我们的身体》是教科版《科学》3年级上册教材《我们自己》单元的第一课。《我们自己》主要观察对象是人,它和前面的《植物》、《动物》单元一起,把自然界的生物世界初步展现在孩子们面前,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大树、蜗牛、蚂蚁、人体等活动,获取对生命体特征的体验和丰富的直接认识。在认识生命世界的过程中,认识什么是观察,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17.
教材分析本课是《新数学读本》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本单元的知识点是比轻重、比长短、比高矮,教材创设了“小动物上学”的主题图情境。教材通过呈现直观的情境图,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提问、交流,感受比较的必要性和量的相对性,初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学实录一、观察主题图,看懂图意师:小朋友们天天来学校上学,小动物们也和大家一样要上学,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师出示主题图,生观察2分钟)生:我看到了大象。生:我看到了三匹小马。生:我看到了小猴子在划船。生:还有小羊和长颈鹿。师:你们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观察的?…  相似文献   

18.
共建生态瓶     
《做一个生态瓶》是《生物与环境》单元里学生最感兴趣的一课,可身为教师的我却对水生生物的习性了解得不多。教师在面对一个陌生问题,缺乏应有的知识基础时,该怎么办?如何在这个活动中使学生既获得生态群落的相关知识,又得到科学探究能力的训练,同时还能获得爱护小动物的情感体验呢?为此,我进行了一次有益的探究。  相似文献   

19.
设计意图科学源于观察。苏教版《科学》教材从学生一接触到科学课就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学会观察。三年级上册还专门设置了一个过程技能训练的单元——《观察与测  相似文献   

20.
【教材简析】《我心中的春天》是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春姐姐的脚步》里的第八课。本单元以儿童在春天里的活动为主线,安排了一系列有趣而有意义的活动,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季节的变化,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并学会观察、探究和发现。【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通过引导观察、感受,交流、赞美各自"心中的春天"。2.行为与习惯:通过引导学生对自然的观察、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合作学习的行为和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