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报纸是传播领域中最古老的手段之一。中国的《邸报》是世界上发行最早,时间最久的报纸,它出现在西汉初年公元前二世纪左右,比罗马帝国的《每日纪闻》大约要早一个世纪。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是中国报业的发展时期,仅北京就有报馆一百多家,发行报纸三百多种。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报业更是飞速发展,到2007年中国报纸日发行量已经达到1.07亿份。  相似文献   

2.
报纸是传播领域中最古老的手段之一,在我国更有悠久历史。中国的《邸报》约出现在公元前二世纪,它是世界上发行最早、历时最久的报纸。不过,现代报纸在我国出现较晚,直到19世纪末,中国官办、民办的报纸才逐渐兴起。  相似文献   

3.
孔非 《新闻爱好者》2011,(9):156-157
作为传播领域中最古老的手段之一,千百年来,报纸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然而,在视觉文化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处于强势电子媒体包围中的现代社会受众,已经习惯于丰富、逼真的视觉文化语言表达。这就要求报纸新闻及时从呆板、模式化的文字新闻中解脱出来,将新闻视觉化、形象化、生动化,以"悦读"吸引读者的眼球。  相似文献   

4.
世界新闻的演进,从烽火传递信息的古代,到以电子计算机和通信卫星为标志的今天,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世界上报纸的雏形是在文字发明以后产生的。在东方,它最早产生于中国。相传在我国唐代已出现了一种封建朝庭的机关报——邸报。最近在伦敦发现的敦煌邸报,是现存的中国最古老的报纸,也是现存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它发行于公元887年,距今1100年。在西方,报纸的雏形则首先问世于古罗马,它称为《每日纪闻》是公元前60年按凯撤大帝指令出版的政府公报。《每日纪闻》直到公元后四世纪还存在。 作为传递信息工具的报纸,是在资本主义初期形成的。资产阶级报纸是在资本主义纪元开始后资本主义发展的产  相似文献   

5.
三十年,近三分之一个世纪,时间不算短,中国报业也在这三十年里起飞,由报业小国变为报业大国。可以说,三十年来,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报纸能比中国的报纸更像"历史记录者"。三十年来,我们没有产生伟大的小说,却有伟大的报纸。"伟大"之所在,是因为报纸比其他任何媒体都更好地记载了古老中国数千年来最伟大的变革,记载了这个民族迄今最丰富、最复杂的心灵史。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广告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尽管广告媒体的种类丰富多彩,但是现在最普及、占用人们时间最多的媒体就是电视,所以电视广告对社会的影响也最为深远。所谓电视广告就是指以电视为传播载体的广告。电视广告兼有报纸、广播和电影的视听特色,成为最引人注目的广告形式。  相似文献   

7.
强化报纸新闻的时间厚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滨 《传媒观察》2007,(4):32-32,33
随着网络的发展,传统报纸新闻在传播空间特别是时间上遭受着越来越大的挤压。网络技术实现的新闻即时传播,使得报纸新闻面临着生存上的挑战。在世界范围,网络冲击造成的报纸发行量萎缩与广告下滑是不争的事实。这一现实,迫使报纸从业人员不得不思考在网络传播冲击下报纸新闻产品的定位,寻找在快速更新的网络时代报纸新闻的特色及价值所在,思考在报纸传统出版周期的制约下,如何体现纸质新闻自己的时间定位。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从强化报纸新闻的时间厚度入手,探析报纸新闻在当前传媒竞争格局中的定位。  相似文献   

8.
际春  范玮 《传媒观察》2004,(11):56-57
当读者拿到一份风格迥异、版式新颖的报纸,惊讶之后是惊喜;当市场接受了一份标新立异的报纸,回报显而易见——报纸发行量和广告收入明显提高。于是,报社的老总们自觉不自觉地开始意识到,现代设计给现代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报纸的版式设计已经突破了作为报纸美术编辑的传统概念:它在平面纸质媒体上展开的艺术造型行为构成了现代报纸的信息传播要素;报纸版式设计能力构成了报业发展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公众日新月异的需求,新媒体成为新时代下应运而生的产物,这给传统陈旧的传媒格局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和冲击,传媒环境发生了爆炸性的更新换代,信息来源渠道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报纸产业将要面临印刷成本增加、广告下滑和读者流失的巨大压力和考验,来自互联网的冲击不容忽视。据调查显示,现在的网民几乎都是通过社交媒体软件、微信微博以及手机新闻客户端等途径了解即时信息,已经很少通过报纸来了解时政信息。显然,新媒体正在改变社会公众获取信息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都市类报纸是一种面向城市市民的大众性报纸,也是我国报业市场中竞争最激烈的报纸种类。都市类报纸趋同化倾向从都市类报纸诞生不久,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就开始出现了。随着时间的发展,趋同化倾向已经成为了我国都市类报纸发展过程中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们的报纸是面向农民的。几年来,由于我们坚持四个服务——政策、技术、信息,生活服务,受到了广大农民的喜爱。今年报纸的发行量,已经达八十一万份,而且95%以上都是个人订户。在办报的实践中,我们体会最深的一条,就是报纸要回答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就农民最迫切关心的问题,开展讨论。自1979年报纸上开辟《讨论会》专栏以来,每年在报纸上至少开展四五次问题讨论。《讨论会》活跃了农民  相似文献   

12.
唐代进奏院述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代进奏院述略李彬在唐代的官方传播网络中,进奏院一直是新闻史研究者所关注的焦点。因为,方家们普遍认为,中国最古老的报纸可上溯到唐代,而“唐代报纸的孕育和发展,是和唐代邸务和藩镇制度的发展紧密联系的”。①另外经方汉奇先生最早考订并确认的一份现存最古老的...  相似文献   

13.
最近,泰国一个女权组织专门为七十万妓女出版了一份称为《派特彭》的报纸。旨在引导这些酒吧女郎脱离这个世界上最古老、最下贱的职业。这份报纸的发起人说:“泰国有七十万妓女,如果包括那些在国外谋生的要有一百万。不管是劝阻还是惩罚,没有人把她们当作人来保护。而我们试图要做到的,就是要使她们重建自尊,帮助她们重新生活。”这份报纸四页,双色,大部用泰文出版,只附带  相似文献   

14.
1引言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这一,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发明了造纸、火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极大地加快了人类社会文明的步伐.其实我国也是世界上报纸出现最早的国家之一.在宋代就出现了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报纸--《邸报》,它是由官府主办的,用来抄写政府官文、臣民奏折、皇帝诏谕的抄本.后来在不同朝代被称为邸抄、阁抄、朝报、杂报、条报等,但这些报纸不具备现代报纸新闻时效性的特征、严格地说并不是真正的报纸,只是现代报纸的雏形.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的报纸当中,通常最吸引读者的新闻是现场短新闻,它是报纸的轻型武器,是报纸大餐中最不可缺少的“佐料”,它包含着一是现场的情形,二是短的叙述。两者的相互融合就构成了现场短新闻的简洁美。简洁美是时代特征的体现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当快,形势发展时不我待,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要应该发扬“短、快、活”的优良传统,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因受众文化水平的提高,不但要求及时获得更多新闻信息,还要求在短新闻中得到美的享受。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记者必须在采访与写作上下功夫,在题材选择、报道时间、作品篇幅上都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地…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也迅速兴起,知识经济目前最直接的表现形态是网络经济,报纸这一古老的新闻与信息传播媒体,在以计算机为主要生产和处理手段,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要传输手段的信息革命中,面临着空前的压力;报纸的时间优势进一步削弱,空间优势进一步削减,并且报纸之间的竞争出现了高技术化的趋势,面对知识经济给报业带来的压力与挑战,报纸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7.
曹凯 《传媒》2005,(10):57-59
<泰晤士报>创刊于1785年,是英国历史最长、影响力最大的报纸,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受尊敬的报纸之一,一向以消息准确、社论严肃闻名.很长时间内,该报的知名度一直较高,19世纪前期和中期是<泰晤士报>的黄金时代,当时的美国总统林肯曾说,除密西西比河以外,他不知道有什么东西拥有像<泰晤士报>那样强大的力量.然而,就象大英帝国盛极而衰一样,该报的发展有高峰也有低谷,历经曲折.  相似文献   

18.
《青年记者》2015,(3):32-33
20年前的今天,华西都市报以《做市民的忠实公仆》为题发表创刊词。20年后的今天,青春华西正当年。成长最应感谢谁?谁还陪在你身边?所有缘分,过了就逝。但若有了文字,有人将之写下来,有人读了,那缘分便会再次获得。报纸与人的奇妙之处在于,总会有那么一页回忆。喜欢那些文字承载的记忆,它留下了我们飞翔过的痕迹。时间到了,就会明了。20年了,搬新办公楼。搜出20年前报纸若干,办公室一  相似文献   

19.
薛冰 《传媒》2004,(4):40-41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版报纸已经成为报纸发展的另一必然趋势.然而通过统计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报纸的网络版在版式安排和广告经营上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法制新闻作为一种专业性新闻,是以1980年《中国法制报》(《法制日报》前身)的创刊为标志的。跨入21世纪,中国民主法制建设仍在不断加强。法制新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法制日报》在20多年的发展中已经成为法制新闻报道的先驱和典范,是全国法制类报纸中知名度最高、传播信息最权威、影响力最大的中央级报纸。本文总结并提炼它的法制新闻的采写特色不仅可为其他法制类报纸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也可为社会主义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