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振奎 《生物学教学》2004,29(11):36-36
初中《生物》课本第一册(下)第八章“两栖类”一课中,在有关青蛙身体结构内容中,有这样一段叙述:“蛙眼只对活动的物体有反应,对于静止的目标视而不见,所以它只能捕食活动中的昆虫。……青蛙口腔前端的底部附着有肌肉质的舌,舌的游离端指向口腔里边。舌上有粘液,能够粘着捕获的昆虫。”对于课文中的这段叙述,学生只能凭各人的想象去领会,而实际中学生能亲眼看见青蛙用舌捕获活动中的昆虫的机会很少。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数理化》2005,(10):59-59
我们知道,物体的振动引起发声,当物体振动的频率低于20 Hz时只能发出次声波.本期话题就是:假如我能听到次声波.来信请寄:(450004)郑州市顺河路11号《中学生数理化》(初中版)编辑部宋金榜收;或发送电子邮件至songjinbang@vip.sohu.com;也可以到“学好数理化”QQ群来发表观点,群号是8263257;或到我们的树人网论坛来交流,网址是http://www.shuren100.com/bbs/list.asp?boardid=28.我们期待着你的参与.  相似文献   

3.
▲读小语6册第27课《青蛙的眼睛》第4自然段:“人们研究了青蛙的眼睛,制成了‘电子蛙眼’,主要用它来监视飞机。机场上的指挥员凭着‘电子蛙眼’的帮助,就能立刻判断出飞机在哪个方向,飞得多高,飞得多快,正向哪个方向飞。有了‘电子蛙眼’,人们就能更加准确地指挥飞机的飞行或降落。”说说科学家是根据青蛙眼睛的什么特点来制造“电子蛙眼”的?  相似文献   

4.
青蛙抱对     
青蛙抱对河北魏县教研室(656800)连保如初中《生物》第一册(下)P62上有:“春季,雌雄蛙经抱对后,雌蛙将印排在水中……因此青蛙是进行体外受精的。”青蛙是体外受精的动物,为什么还要抱对呢?有些同学提出了这个问题。所谓“抱对”,就是雄蛙趴在雌蛙身体...  相似文献   

5.
朱自清“散文二篇”的“文眼”早有定论(如全国职高教材教参),即《绿》的文眼是开头一句:“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荷塘月色》(以下简称《荷》)的文眼也是开头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新版全日制普高试验本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第124页也说:“一般都认为,这句是‘文眼’。”这样的“定论”总是让人感到“颇不舒服”,细究才发现定论欠当。理由如下:查遍《词典》和《辞海》,并无“文眼”词条:但根据“文眼”的母源词“眼”、“诗眼”等,我们就可大致确定“文眼”的概念。1999年版《辞…  相似文献   

6.
设计意图 分类是把相同的或具有某一共同特征(属性)的东西归并在一起,它是幼儿感知集合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小班学数前教育的内容之一。如何使这内容更贴近幼儿生活,使幼儿更容易掌握呢?本活动是通过郊游──进餐──分食物──收拾娃娃家这一线索,让幼儿在活动中掌握分类的。 一、活动目标 (一)初步能按物体名称进行归类。 (二)在游戏中理解“都是”“放在一起”词语。 (三)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发展(过小桥)。 重点:能对一堆物体按名称进行分类。 难点:不受物体大小、颜色、形状影响进行分类。 二、活动准备 (一)篮子三…  相似文献   

7.
我是如何教学《怎样认识物体──空气》一课的云梦县倒店乡魏店小学李晓明(432500)小学生往往对自己能够用眼看,用手能够触摸的实体比较容易了解和认识,但对那些既看不见又摸不着的东西(或物质,如空气、磁场等)的认识就比较困难,作为一名自然学科的教师,我...  相似文献   

8.
《机械制图》是工科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应用平行投影法,将物体分别向空间相互垂直的三个平面上投影,由此得到物体的三视图。本课程教学目的有两个:一是要求学生掌握将空间物体通过三视图(或多视图)绘制成平面图形的方法;二是要求学生面对三视图(或多视图),读出它所表达的空间物体的实际形状。为了使看图人能够理解画图人的意图,“国家标准”对机械制图的画法作了极为严格和缜密的规定。因此,《机械制图》教学中有两大重点:一是要求学生掌握“国家标准”的内容,这样才能“画出”正确的三…  相似文献   

9.
分析全国各地历年中考物理试题,本章考点有三个.考点一相对运动(运动和静止)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太阳系中,只能说“地球绕太阳运动”,而不能说“太阳绕地球运动”;B.汽车驶过一座桥梁,只能说“汽车是运动的”,而不能说“桥梁是运动的”;C.一座房子造好后,固定在地面上位置不变化,所以它是绝对静止的;D.宇宙是由运动着的物质组成的,自然界中不存在绝对静止的物体.(1992年,浙江省)[分析与解]研究物体是否运动,应选择一个标准的物体(即事先假定为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看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目标分析 《比大小》是在学生已经学过《比一比》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同样多”、“多”、“少”都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比一比》中,学生首次接触了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学生已经掌握了1.5的排列顺序,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应让学生通过摆图形的实践活动学会用词语(小于、大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相似文献   

11.
张学海 《河北教育》2005,(23):45-45
有位妈妈,给《中国青年报》写信,坦称“我是一个失败的妈妈”。主要原因就是儿子中考“失败”.“只能选择一所民办高中”。(载2005年7月24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79页有一幅插图《孙中山手书同盟会纲领》(右图),有学生问我“毅生同志”是谁?我只能尴尬地说不知道,等回去查查资料。  相似文献   

13.
如何让丰富多彩的实验材料真正成为学生亲历科学探究活动的载体,成为教师引领学生深入探究活动得心应手的“法宝”?下面以教科版三(下)《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为例,谈谈我对实验材料处理方面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并首次出现了“过程性目标”,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对这一目标有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在表述教学目标时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从而更好地体现了《标准》对学生在过程性目标的要求.章建跃老师也曾说过:没有“过程”的教学把“思维的体操”降格为“刺激一反应”训练,是教育功利化在数学教学中的集中表现.充分说明在教学的过程中“过程性目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一、二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提出的三个目标:(1)对感兴趣的语文学习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3)结合校园活动、社区活动,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根据此目标,我认真地对二年级语文学科教材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有很多课文内容呼应,并有半数以上可进行实践操作。为此,我有意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分类,以便确定活动主题及实践途径。如:我把第三册教材中的《秋天的画》、《落叶》、《树叶画》作为一组内容进行教学,并…  相似文献   

17.
盲点是指眼睛视网膜中部的一个中央区,该区域由于有眼动静脉和眼神经通过,因此在该区域没有视觉细胞,医学上称为视觉盲点。如果有物体正好处于眼睛的盲点位置。就会出现视而不见的情况。思维盲点是指人在思考问题过程中.由于受问题本身或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出现的一种“思维困境”,  相似文献   

18.
所谓诗(词)眼,是指一首诗(词)或一句诗(词)中统帅整诗(词)中心最精炼传神的一句、一词或一字。诗(词)眼是把诗词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起来的“聚光点”,是诗词创作艺术构思者的“焦点”,其作用在于揭示全诗词的主旨。如《春夜喜雨》这首五言律诗,全诗扣住了一...  相似文献   

19.
用有序的数对描述平面物体的位置,是21世纪数学课程改革新增的内容。按照《课标(2011)》的要求,其教学目标主要不在于用“数对”找位置,而是要为日后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提供直观的认识。但是,当前的一些教科书偏离了这一目标。许多教科书和教学设计都停留在寻找第几排、第几座的位置之类的生活常识上,局限于用“有序数对”确定位置的操作层面。  相似文献   

20.
听 说 美 国 的 一 位 科 学 家 把 一 只 冻 了 9 年 的 青 蛙 拿 出 来 解 冻 , 结 果 那 只 青 蛙 活 过 来 了 , 我 半 信 半 疑 , 决 定 亲 自 给 青 蛙 做 一 次 “ 生 死 实 验 ”。 星 期 天 , 我 早 早 地 起 了 床 , 准 备 做 实 验 。 我 从 田 里 好 不 容 易 才 捉 到 了 一 只 活 蹦 乱 跳 的 小 青 蛙 , 拿 来 一 只 大 碗 , 装 了 些 水 , 再 把 那 只 小 青 蛙 放 到 碗 里 。 小 青 蛙 用 乞 求 的 眼 神 看 着 我 , 嘴 还 “ 呱 呱 呱 ” 地 叫 着 , 好 像 在 哀 求 我 , 求 我 把 它 放 出 去 。 我 并 没 有 心 软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