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人们对打官司这类事情持反感和拒斥态度,即所谓"厌讼"。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管理的一个现象,"厌讼"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是对"和"的追求,其文化基础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德性至上取向。中国传统文化以强调人的主体至善为基本路径,实现了现代法治难以企及的效果。中国传统法律不应该被当作现代法治的障碍或者历史的珍藏品,而应该在中国法学自我建构中发挥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传统法律观念中,"无讼"、"息讼"一直是主流论调,但是,在我国历史上某些朝代,也曾出现过"好讼"、"健讼"。在本文中,笔者以宋代中国普通民众的诉讼观为切入点,试图分析宋代时代背景,及民众诉讼观"好讼之风"的场景,探究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3.
我国民事诉讼立法有关非讼程序尚不完善,理论研究也不系统,已落后于时代需要。为解决日趋复杂的非讼纠纷,充分发挥非讼程序的功能,有必要对非讼程序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研究,以期能为将来的非讼程序立法完善提供一个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4.
中国本土语境中的民事非讼程序仅系学理概念.民事非讼程序之理念应随时代要求而与时俱新;民事非讼程序之制度应随社会变迁而与时俱进;民事非讼程序之内容应随民主发展而与时俱增.民事非讼程序话语权提升之关键在于立法规范形式的科学性、非讼程序的独立性以及功能的多元性.民事非讼程序立法体例的二元对立论应当转而采取“阶段论”逐步推进的立法进路.本文本着科学、合理、符合逻辑的原则对民事非讼程序法之内容与架构予以设计,这将有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实质升华.  相似文献   

5.
刘璐 《天中学刊》2014,(3):52-57
在诉讼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单一适用诉讼程序,采用诉讼法理,已经难以满足实现实体法的权利和使纠纷获得妥当解决的需求。诉讼案件的非讼化审理,即法院适用非讼程序或采用非讼法理审理诉讼案件,从目前审判实践的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看,它已经成为得到合目的性、妥当性判决的必要途径。在中国本土语境下,实现诉讼案件的非讼审理,仍存在一些障碍和困惑,针对非讼程序的具体适用范围.非讼审理过程中法定听审权的保障以及非讼审理中法官裁量权的扩张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思索。2012年最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第一项,给了我们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6.
非讼程序的理论思考与立法完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非讼程序与诉讼程序是民事审判程序的基本分类。长期以来,我国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对非讼程序的规定一直停滞不前,理论研究也明显落后于诉讼程序。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非讼案件不仅数量上升,而且日趋复杂、相对落后的非讼程序与此很不适应。为使不同性质及特点的案件能够通过审判程序得以妥善解决,促进司法解决民事案件功能的整体发挥,加速非讼程序的建设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天人交感的宇宙观、注重道德的人生哲学、患事宁人的人生观,构成我国古代"无讼"观的主要哲学基础.作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组成部分,"无讼"观具有鲜明的历史性、遗传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8.
"无讼"、"息讼"思想是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高度概括,也是处理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之一,有其深厚历史根源。在麻城民间家训中大量存在"戒讼"、"息讼"等条款,探讨其背后的社会根源,不仅有其历史意义,对于当前和谐社会建设也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无讼思想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中占据重要地位,它蕴含了我国古代对和谐社会的一种价值追求。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这必须重视借鉴传统无讼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无讼观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核心,它的形成有复杂的原因.无讼状态是理想的社会状态,但是禁讼限讼是不对的,诉讼是达到无讼状态的手段之一,有讼才能最终无讼.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压力剧增、心灵世界危机突起的现代社会,“话痨”现象成为高校教师群体中的普遍现象,成为危害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问题。从哲学根源上来看,“话痨”现象是当前社会整体异化现象下人性扭曲和压抑状态在心理层面的体现;从现实根源上来看,“话痨”现象源于职业、社会和个人因素所带来的心理压力。缓解和根除“话痨”现象所折射出的高校教师心理问题成为当前提高高校教师健康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被XX"成为时髦用语,在网络上迅速蹿红。这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语言现象。通过分析"被"字句的语义特征,从模因论的角度探析其流行原因,总结"被XX"流行语的功能,希望能为人们正确看待网络流行语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现代叙事与"读图时代"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瑾 《培训与研究》2003,20(4):15-17
经典的小说叙事艺术正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趋于式微,语言的缺场和图像的霸权深刻影响着现代社会叙事策略。叙事艺术的生产性审美转向视觉化的消费性审美,并逐步上升为化主因,叙事策略的改变建构起新的阅读习惯和审美趣味,既有的化规则被打破,由此引发出一系列值得我们高度注意和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汉语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类义词的融合现象,即:最初具有分布对立关系的两个或多个类义词,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后,只有一个得以保留,另一个不再具有独立的使用环境,只能作为一个语素和融合者共同出现在同一个使用环境中。“肌肉”义的“肌”和“肉”的融合过程就是类义词融合现象的表现。类义词融合现象的产生大致是思维经济原则、认知因素、语言符争的任意性以及词汇的丰富和发达等方面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戏剧作为一种通俗的文艺样式,在《红楼梦》由小说文本向一种社会性文化现象的传播过程申所起作用十分巨大。但众多的清代“红楼戏”中,清代“红楼”第一戏创作与流传至今却未有定论。清代道光年间泰州人仲振奎《红楼梦传奇》,作为清代红楼戏曲的“开山之作”,推动了《红楼梦》在全社会范围的传播进程,促进了“红学”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采用符号学的方法对网络“恶搞”进行研究发现,“恶搞”就是利用“拼贴”、“戏仿”等手段,使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发生变化,进而产生“恶搞”效果。辩证地思考这一现象,发现网络“恶搞”在视觉文化意义上体现为创新性,在视觉素养教育层面上体现为寓教于乐功能。  相似文献   

17.
昔日辉煌的赵树理方向与今日赵树理研究界的相对冷清同样是令人关注的文学现象。本文试图从时代背景、评论介入、创作心理及读者群的转换几个方面去分析赵树理的创作“命运”,并在此基础上体验赵树理创作的本真状态。  相似文献   

18.
高考作为高等学校选拔人才的一项活动,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引发了一系列被称做"高考现象"的社会现象。"高考现象"的出现表明高考已不仅仅是教育界的事情,而且已经变成整个社会的事情。"高考现象"出现的背后有种种原因,但学历社会的现实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将"高考现象"放入学历社会的背景下考察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这些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一百多年来,勃朗特三姐妹的出现,一直被人们惊为奇迹,传为佳话.但勃氏三姐妹的成就并非一日之功.从地域环境、家庭背景、童年生活、成长历程等四个方面出发,可以揭示勃朗特三姐妹如何由孤独走向倾诉、由智力游戏发展为天才,将梦想演变为现实,从而在文坛上创下奇迹的人生路向.勃氏姐妹的成功表现了一种文化现象,"梦",是一个作家经由的必然心历.  相似文献   

20.
“各吃了”在安徽芜湖方言中独具特色,语用中可表方言中“各”句式疑问功能,又可表礼貌功能,并且后者在方言区内呈强势。这是语法化的产物,语法化的过程还在继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