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沉淀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直至今天依然有着无可比拟的美感教育作用。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使学生领悟古诗文的精髓,感受祖国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热爱母语的情感。  相似文献   

2.
古典诗文是传统文化中的奇丽瑰宝。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诗歌,感受音乐美、想象图画美;巧妙分析诗歌,领略诗歌的情感美;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意境美、人文美,使学生感受到诗中的美。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古代诗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尤其是诗歌,更是文苑中的精品,它具有想象丰富、语言精练、音韵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教学古诗可大大丰富学生的情感,发挥想象力,培养创新能力。课标要求小学生感受古诗文,了解祖国悠久灿烂文化,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高尚的道德观,陶冶爱美情趣。[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让孩子直面经典诗歌,接受古典诗歌的陶冶,已成为众多有识之士的共识。那么,如何引领学生步入“经典诗文”的殿堂,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使诗教之花在校园内盛开呢?一、在浓郁的诗意氛围中让学生感受诗1.让学生喜欢诗,就要营造一种诗教氛围让学生感受诗。学校可在校园墙壁的醒目位  相似文献   

5.
刘娴 《小学生》2010,(1):5-6
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的瑰宝。经典诗文作为宝贵的精神食粮,其间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更积淀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灵魂。而今天的孩子就是祖国的未来,民族明天的希望,让中华经典诵读走进孩子,趁他们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最具有道德价值、文化价值的中华经典诗文,渐渐开启其智慧、培养其性格、塑造其品德。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沉淀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直至今天依然有着无可比拟的美感教育作用。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使学生领悟古诗文的精髓,感受祖国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热爱母语的情感。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古典诗词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无可替代的瑰宝。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需要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7.
活动范围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背诵的160篇(段)优秀古诗文。活动准备 :1 分组。每组推选三人参加竞赛 ,其余同学作后援团 ;2 多媒体课件、投影、简易抢答器、号牌、记分牌、头饰等。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趣 ,感受祖国悠久的文化背景。(伴随着优美的音乐 ,多媒体展示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主持人甲 :同学们 ,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丰厚。在这灿烂的文化里 ,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古诗文。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 ,千百年来 ,万口传诵 ,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它虽然篇幅较为短小 ,却含义深…  相似文献   

8.
李春红 《考试周刊》2012,(64):26-26
为使中学生更好地鉴赏古诗词.提高其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增进中学生对祖国浩瀚历史文化的了解.提升文学素养.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古诗词诵读的训练,感受诗词的音韵美;注重对诗词写作背景的了解,从而感受其情感美;注重诗文的拓展教学,进一步体会诗词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9.
《长城和运河》以诗的语言,描述了壮丽雄伟的万里长城和气势磅礴的京杭大运河。根据“立足教材,多维阅读”的学习主题,确立本课教学的重点为:以诗为本,诗文并进。通过诗文结合、课内外联系和有针对性的“多维阅读”,拓展学生阅读领域,为学生的感悟、理解、积累和想象打开一扇窗户。引导学生在诗的情境中,感受诗句所描述的“奇异景象”,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使学生的主体性阅读形成开放的空间。教学目标设计:1.在对课文内容理解的过程中,积累“蜿蜒曲折”、“连绵起伏”、“不朽的诗篇”、“奇异的景象”等词语。2.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和…  相似文献   

10.
韩永忠 《教育》2012,(15):54-55
学习古典诗文,有助于学生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和伟大,更加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而塑造高尚优美的灵魂和完善的人格。学习和积累一定数量的古诗文,能为学生语言的发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9,(71):20-21
我国经典诗文博大精深,灿若星海。在经典诗文的熏陶和感染下,能汲取中华优秀文化,增长智慧,陶冶情操,提高鉴赏力,从而进入诗意的境界。为让学生在记忆的黄金时期,以最感性快捷的方式获得经典古诗文的基本素养,我在教学中努力创设诗意环境;立足课堂,感受诗意教学;活动促进,尽显诗意风采,让孩子的童年浸润在诗意中。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6,(43):40-41
<正>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有生命力的瑰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千百年来,它以独特的文化影响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我校《小学生经典诗词诵读课外阅读过级册》序言中谈到:"经典诵读,使孩子在最佳的年龄段能接受祖国源头文化的熏陶,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自己的人格。"我们以课标规定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为主,适当增补经典的古诗词曲、三字经等,共列出古诗文背诵篇目175首,经典名言警句  相似文献   

13.
诗歌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感受汉语言文字的优美和伟大,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1-6年级的学生需学习古今优秀诗文160篇,  相似文献   

14.
如何发掘“文包诗”的优势?真正做到文为诗服务,诗文互为交融?笔者做了一点尝试--通过《黄鹤楼送别》诗文比较,体会诗歌语言的独特魅力,感受诗歌中的浓郁情感。  相似文献   

15.
诗是中国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美丽耀眼的花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诗歌是提高每个人人文素养的基本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年的中考、高考考试试题,从来不会缺失诗歌的内容。从小学开始培养孩子学习诗歌的能力,培养对诗歌的兴趣是我们每个小学语文老师的重要教学任务。小学语文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初读课文,初步感知;师生交流对话,理解诗意,感受作者的感情和人生理想;带感情朗读,学习诗歌语言的美,感受诗中文字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诵读中华经典诗文,让学生从小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丰富文化储备,提升思维水平,在感受中华语言魅力的同时提升审美能力,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逐渐培养孩子仁义、敦厚和高尚的人格品德,开启孩子的创新思维,从而奠定孩子一生中具有高远智慧和优秀人格与秉性的基础,让我们的下一代更具文化气质。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6,(87):22-23
诗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典,它使中国的文学殿堂翰墨飘香。中学语文教师有责任传承祖国的这一优秀文化。本文对古代诗歌教学的应对策略作了分析,旨在通过文本解读、体会情感、知人论事、诵读、以诗育人等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诵读中华经典诗文,让学生从小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丰富文化储备,提升思维水平,在感受中华语言魅力的同时提升审美能力,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逐渐培养孩子仁义、敦厚和高尚的人格品德,开启孩子的创新思维,从而奠定孩子一生中具有高远智慧和优秀人格与秉性的基础,让我们的下一代更具文化气质.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了不少文质兼美、意境深远的古诗,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诗歌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但是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在普遍缺乏对古典诗文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艺术价值足够认识的今天,  相似文献   

20.
设计理念 《种子的梦》的教学重点是感知诗歌凝练的语言以及丰富生动的想象。而感受诗歌深刻的内涵和充沛的情感则是其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抓住诗文中的“梦”“土地”“孕育”来作文章:由“梦”引入,默读全诗,初步感知诗歌内容;由“土地”带人诗境,训练句式,培养斟酌诗歌文字的能力;由“孕育”深入诗心,交流体会、训练朗读,领悟诗歌内涵;最后又回到“梦”进行创作,展现个性的诗句,抓住“梦”思索课题的美感、诗文的意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