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自振解堵器工作原理,振动对解决油层污染的作用原理以及自振采油原理,通过在枣园油田的应用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作出综合经济评价及建议,认为自振解堵器具有光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冲击波解堵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解堵技术,该技术利用机械学、水力学、化学、热力学等原理,对油水井近井地带解除污染,提高油层渗流能力和单井产能,具有明显解堵和改善井底附近渗漉能力的作用,特别是对固井井底污染造成的油井不出液或洗井造成的产量下降,解堵效果特别好.在江苏油田GJ、MTZ、WZ等区块十几口油井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八面河油田稠油区块属于易出砂地层,在作业过程中存在堵塞、乳化、粘土膨胀,以及蒸汽吞吐后采收率和回采水率较低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研究出了化学预处理地层技术,该技术从油层伤害机理入手,将清洗液解堵与薄膜扩展剂两者综合运用,既可以降低注汽启动压力、提高采收率和回采水率,又可以保护油层、延长防砂有效期,提高了热采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特-超稠油易出砂地层在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堵塞、乳化、粘土膨胀,以及热采采收率和回采水率较低等问题,研究应用了化学预处理地层技术.该技术从油层伤害机理入手,应用清洗液解堵、降粘、隔离水基防砂液等作用,从而提高防砂效果、保护油层;利用薄膜扩展剂低界面张力、耐高温的特点,改善稠油流动性能和提高洗油能力.通过两者的综合运用,既可保护油层、延长防砂有效期,又能降低注汽启动压力、提高采收率和回采水率,从而提高热采效果.  相似文献   

5.
随着聚驱采油开发逐年向差油层的转移,新型表面活性剂降压增注技术克服了氧化剂解堵技术化学反应速度快、控制难度大、解堵半径小、成本高的实际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油井在生产和作业过程中经常因有机或无机堵塞造成油层渗透率下降,导致油井产能降低,实施油井解堵是解除油气层污染的有效措施。由于导致油井堵塞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各种各样的解堵技术也随之发展。主要阐述了目前最新的各种物理、化学及物化复合解堵技术在海上油田群取得的应用效果。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油井解堵优化决策系统,可以准确判断油井堵塞的主要因素,科学制定解堵对策,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7.
高活性添加剂解堵增油技术将缓速解堵与有机驱油相结合,能溶解油层中的无机堵塞物,预防铁离子过早沉淀。有机物质具有渗透和溶解重质烃的能力,能清除无机堵塞物和岩石表面覆盖的油污,彻底解除有机物造成的堵塞,使油层保持水润湿。预防油水乳化,从而延长油水井措施有效期,提高油井产量。  相似文献   

8.
王铁强 《内江科技》2014,35(12):28-29
根据欢喜岭油田稀油区块地质特点和原油物性分析,针对常规解堵技术现场施工压力高、处理半径小、有效期短等弊端,研究了综合震波解堵技术。该技术综合运用物理解堵和化学解堵技术的优点,具有处理半径大,有效期长,减少二次污染等特点,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在辽河欢喜岭油田试验3井次,实施后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9.
崔桂胜  田延喜  樊娜 《内江科技》2013,34(1):101-102,178
针对孤北21区块由于结蜡、地层污染堵塞等原因造成低液低效井,进行了泡沫混排解堵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从泡沫流体的基本特征、泡沫混排解堵机理、泡沫混排解堵技术在孤北21区块的适用性分析、解堵工艺研究、典型井例分析、经济评价、存在问题等方面介绍了泡沫混排解堵技术。目前该技术在孤北21区块取得了明显的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10.
碳酸盐岩油藏在大港油田占有较大的比重,该类油藏在钻开油层时通常存在泥浆漏失、机杂堵塞等现象。由于该类储层原生晶间孔、溶蚀孔和微裂缝间的不连通性,大多数采油井不具备正常投产的条件。以往采用酸化解堵工艺及酸液体系种类繁多,措施效果差别巨大。本文从酸蚀蚓孔滤失机理、酸液滤失控制方法、酸化工艺、残酸返排工艺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投入现场实验,见到了好的效果,形成了整套适合大港油田碳酸盐岩酸化综合配套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1.
连军 《内江科技》2012,(7):135+74
针对草104块的油藏原油粘度高,储层厚度薄、储量级别低,储层敏感性强,油井出砂严重,注汽压力高,井筒举升困难等开采难点,有针对性地对敏感性超稠油开采工艺的全过程油层保护技术、深穿透射孔工艺及混排解堵工艺、封隔高压充填防砂工艺、蒸汽吞吐工艺优化和举升配套工艺等方面进行了优化与改进,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敏感性超稠油开采提供了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2.
长庆油田的作业区域处于我国西北部,该地区冬季天气寒冷,最低气温达到-20℃以下,冬季压裂施工时井口在低温和井口阀门节流作用的双重影响下结冰,使井口堵塞施工无法正常进行。过去采用的是蒸汽加热、浇开水解堵、明火加热等方法,这些方法都存在操作繁琐,解堵效果差的问题,最主要的是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本文通过对新型井口加热装置——电伴热技术的应用,旨在提高大家对该技术的了解,为电伴热技术在气井井口保温大范围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喷砂补孔割缝技术是一项新的油水井解堵增产增注技术,本文介绍了该技术的工艺原理、特点。详细论述了该技术的增产增注机理及技术适用范围。现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高压强脉冲放电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一项电工技术,电缆式大能量脉冲解堵仪是该技术在石油领域的一项成功应用。用该仪器发出的振动波处理油层,可以降粘、解堵、增渗、增注,达到增油增产目的。该文介绍了仪器的设计思想、原理、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新投井完井时,钻井液侵入地层,滤液、泥饼等对地层产生堵塞,使得供液能力变差,制约生产开发。而老井受颗粒运移、沥青沉淀、粘土膨胀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泥砂堵塞、产量递减,影响油井开发。普通酸化、酸洗工艺解堵效果不理想,而高压水射流解堵技术产生高冲击力及高能量脉冲,能冲出井筒及近井地带的细砂等堵塞物,再通过氮气返排将堵塞物带出地面,起到解除污染堵塞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压裂防砂技术是依据成熟的压裂和充填防砂两种工艺方法,将“端部脱砂压裂”技术运用于其中,使其达到防砂和解堵增产的双重效果。压裂防砂技术可以使地层与井筒之间的压降降低,减少流体对地层的冲击,可以起到防止地层出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西区采油厂是个多层系同时注水开发的油田,由于注水井各单井层数多、间隔远、物性差别大另造成高渗层吸水指数高,受益油井层见水快,而低渗层甚至不吸水,受益油井见不到注水效果,为改善剖面动用状况,提高油层动用程度,实现油田稳产,开展分层解堵试验,探索出一条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化工行业的发展,化学暂堵剂在行业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根据化学暂堵剂溶液中的是否溶于水划分为水溶性暂堵剂、油性暂堵剂,根据溶液酸碱性划分为碱性暂堵剂、酸性暂堵剂。本文将对化学暂堵剂的作用发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正>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油水井及附近地层的堵塞会严重影响油田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对生物酶解堵技术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首先对该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分析了生物酶解堵技术的作用机理、特点以及选井原则,最后进行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生物酶解堵技术的解堵、驱油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应用推广。石油是一种由多种烃类及非烃类化合物组成的可燃粘稠液体,被誉为“工业的血液”。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而言,石油的重要性不言自明。目前,石油的开发方式主要有三种:  相似文献   

20.
石峰 《中国科技信息》2006,(19):58-59,61
油井出砂问题一直是困扰着油田开发的重要因素之一,割缝筛管防砂工艺是一种新型防砂技术,它是结合深部解堵技术、稳砂固砂技术,以充填防砂工艺的基础发展起来的。本文简单论述了割缝筛管充填防砂技术中等有关方面的研究和实验,通过现场应用证明,该项防砂技术适用于草13区块以及类似的疏松砂岩地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