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将数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四大领域。新教材没有单独设立应用题教学单元,而是结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这两个内容出现了解决问题的教学,或是“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单元。笔者比较过苏教版一至四年级新、老教材上的这些内容。如老教材四年级上册集中学习三步计算应用题和相遇应用题,新教材四年级上册在“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中安排部分三步计算实际问题,而四年级下册在“混合运算”单元中又安排部分三步计算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将数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四大领域。新教材没有单独设立应用题教学单元,而是结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这两个内容出现了解决问题的教学,或是“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单元。笔者比较过苏教版一至四年级新、老教材上的这些内容。如老教材四年级上册集中学习三步计算应用题和相遇应用题,新教材四年级上册在“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中安排部分三步计算实际问题,而四年级下册在“混合运算”单元中又安排部分三步计算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中安排相遇问题。由此看来,取消了独立的应用题教学单元,取而代之的是分散的解决问题的教学。虽然两者的呈现方式和教学方法有所区别,但教学内容的核心却是相同的。应用题教学在小学教学中客观存在,也不可能消失。  相似文献   

3.
应用题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一直是部分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新课标教材中,“应用题”的提法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内容更丰富、呈现形式更多样、问题更具挑战性的“解决问题”。但几年的实践表明:可喜的教材变化并没有带来可喜的教学成绩。在一些学校,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升反降,甚至更多的学生成了“解决问题”学习的学困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何在?固然,教材的变化是一个因素,但我们更多地是要寻找自身的原因。一、我们是不是完全领会了新教材的意图有的教师认为:新课标教材“取消”了应用题,应用题的教学要求降低了,…  相似文献   

4.
导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两步计算应用题例1~3(第6—13页)” ,是在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基础上学习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开始 ,内容包括“以和为基本结构的求剩余题”与“以和为基本结构的剩余平均分题”等两种核心关系的三组应用题。本课拟学习第一种核心关系的两组题 ,拟达到以下目标 :1 初步了解两步应用题的结构 ,初步学会分析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学会解答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2 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和比较能力 ;3 培养初步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导学意图1 把应用题自…  相似文献   

5.
徐友新 《河北教育》2006,(10):14-15
应用题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一直是部分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新课标教材中,“应用题”的提法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内容更丰富、呈现形式更多样、问题更具挑战性的“解决问题”。 但几年的实践表明:可喜的教材变化并没有带来可喜的教学成绩。在一些学校,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升反降,甚至更多的学生成了“解决问题”学习的学困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何在?固然,教材的变化是一个因素,但我们更多地是要寻找自身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应用题”是传统数学教材中的经典板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在“课标”和新教材中.“应用题”的称谓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解决问题”.从“应用题”到“解决问题”究竟有什么变化?本文试图从“解决问题”与传统“应用题”相比.在目标定位、教材编排、教学实践等方面存在的变革性差异.采解读这一新变化  相似文献   

7.
应用题是传统数学教材中的经典板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在《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和新教材中,应用题的称谓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解决问题”。从“应用题”到“解决问题”究竟有什么变化?本文试图从“解决问题”与传统“应用题”相比。就目标定位、教材编排、教学实践等方面存在的变革性差异,来解读这一新变化。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教材中两步应用题设置的量占有重要的比重。众多的应用题以不同表现形式贯穿在教材的始末,成为数学教学中的难点、重点。低年级学生分析能力和解应用题的能力较低。两步应用题教学在小学应用题教学阶段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如果学生对两步应用题学得扎实,解题技巧熟练,以后学习复合应用题就有了良好的基础。围绕重点,引进新课。两步应用题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找出“中间问题”。每一道两步应用题都是由两道相关联的一步应用题组成的,根据两步应用题和一步应用题的互相联系,教学时,我围绕教学重点,采用“拼题法”把两道一步…  相似文献   

9.
两步应用题在应用题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一步应用题的延申与发展,又是后续三步应用题的基础,是学习解答多步应用题的关键。 现行教材中两步应用题的编排,是按运算方法来进行组合的,由于没有突出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学生容易套类型、搬模式、记算法,影响了  相似文献   

10.
按《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实验教材不再设“应用题”这一独立单元,而是将应用题与数学概念及运算一起出现进行编排。这不是取消“应用题”,而是更加强调应用题对发展学生思维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功能。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教材中,应用题已被“  相似文献   

11.
用数学解决问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有别于传统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解决传统教材中的“应用题”材料呈现形式单一、情景人为编制痕迹过重、结构呆板、解题策略不够开放等问题,从而使新课程理念下的应用题教学更贴近生活,在体现数学学习应用价值的同时,实现更为多元的“解决问题”课程目标。然而,实践中,许多教师或受传统应用题教学理念的影响,或片面理解了《课程标准》的理念,对“解决问题”教学的进程缺少准确把握和有效控制,致使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存在着诸多有失偏颇的现象。基于此,我们认为“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2.
应用题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新课标教材中,应用题的提法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内容丰富、呈现形式多样、问题更具挑战性的“解决问题”。但几年的实践表明:教材的变化并没有带来可喜的教学成绩。在一些学校,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升反降,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何在?诚然,教材的变化是一个因素,但我们更多的要寻找自身的原因。一、我们是不是完全领会了新教材的意图?有的教师认为:新课标教材“取消”了应用题,说明应用题的教学要求降低了,不需要重点教学了。显然,这些认识是错误的。首先,新课标教材取消…  相似文献   

13.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备课札记沈长生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六册“混合运算和应用题”这一单元是本册的教学重点之一。它是在学生已学过较简单的混合运算和分步解答两步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教材的内容和编排与现行教材相比,有了比较大的改进。具体地...  相似文献   

14.
两步计算应用题,也叫做基本复合应用题,它是简单应用题的延伸和发展。学生学习两步计算应用题时,如果能很好地掌握它的结构和解题思路,可较顺利地学习三步应用题。原通用教材中两步应用题是按运算方法编的,由于没有突出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学生往往只会套型...  相似文献   

15.
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五单元内容包括:混合运算和两步应用题。下面着重以两步应用题为例,略谈钻研教材,研究学法的指导的初浅看法。  相似文献   

16.
一、全面分析教材,切实把握编写意图。 “九义”教材第五册“混合运算和应用题”这一单元,编者编排了求两个积(或商)之和(或差)的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式题,以及已知三个条件和只含有两个条件的两步计算应用题。这部分教学内容,既是学生已在第四册学习过的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和两步计算应用题在知识上的扩充,又为第六册进一步  相似文献   

17.
小学 6 年级已经是小学升学的冲刺阶段,老师和学生都应该抓紧解决问题。对于数学困难的学生大多数问题都出在了数学应用题上,近年来数学应用题的考察形式方式发生了变化,以往的数学“应用题”改为如今的“解决问题”,这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更是数学结构的变化。“解决问题”策略将以往的数学应用题与学生们可接触到的实际生活案例结合起来,利用加、减、乘、除等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来解决问题,更加贴近于生活。应用题题目不再是直接给出做题信息需要学生自己阅读提取,加大了对阅读理解能力方面的考察力度,相对于以前的考查加大了难度,这也是困难学生面对的难题,本文就对 6 年级学习困难学生的数学运用题阅读理解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九义六年制小学数学备课问答──第四册这册教材的内容有:混合运算和两步计算应用题,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千克的认识,万以内加法和减法(一),时、分、秒,万以内加法和减法(二),共计六个单元。第一单元混合运算和两步计算应用题1.混合运算这一部分内容教材编...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四单元第2节“两步应用题”,是在学生学习了一些简单的两步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下面就本节教材的教学谈几点建议。一.注重基础训练两步应用题是由两道一步应用题复合而成的,一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是学习两步应用题的基础。教学中要注意复习一步应用题,可结合新  相似文献   

20.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思维比较明确的学科,有很多人在学习数学的时候都认为学习数学没有用,在现实生活中根本就用不到,学习数学根本就是在浪费时间,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让学生们进行数学学习并不是要求学生们知识掌握那些数学运算公式,最重要的还是要通过数学学习来锻炼学生们的逻辑性思维,帮助学生们在现实生活中使用逻辑思维来解决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捷径。特别是在初中数学应用题的学习,其实那些问题就是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的缩影,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可以锻炼学生们对问题的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及解答问题的能力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