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原则。智育、德育、美育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是融为一体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德育和美育因素,和学生共同挖掘教学内容和运用教学形式艺术化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实现德育、美育和智育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应当把德育、智育、美育熔为一炉,在传授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爱国主义精神和健康审美观。其中,培养学生高尚的志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的培养外,还要实施审美教育。语文课美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形象、情感去熏陶、感染学生,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和爱美、追求美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4.
刘志岗 《教育艺术》2010,(1):29-29,39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这意味着语文不仅要肩负智育,而且要肩负德育与美育等方面的重任。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主要构成部分在于美育教育、智育教育、德育教育。开展美育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陶冶学生语文情操,体会小学语文的文化意蕴。这些都是我们研究美育教育融合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6.
张泽青 《吉林教育》2006,(12):42-42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能促进智育的发展,并能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及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一、栩栩如生的形象美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哪些美育内容呢?文学以形象反映生活,形象是艺术家审美认识  相似文献   

7.
蔡元培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中说:"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美育以陶冶人们的情操为目的,从而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语文教学实质上是一个美育过程,也是学生对雄材闻师的  相似文献   

8.
从教育的固有规律和青年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把学科教育(智育)融汇于美育和德育之中,从而形成一种融德育、智育、美育于一体的教育机制。会产生三项教育互相促进的效果。这种教学机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创造性思维,是一种良性循环的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9.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并不存在“单纯的智育”,只有在知识转变并发展为信念的时候,才能谈得上教育。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在优化人的素质、实施德育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和德育是语文教学必然的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0.
学校美育能促进学生智力和思想品德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审美教育对于提高青少年的智力水平、审美能力、道德情操具有极其重要作用。在目前的中学教育中,普遍存在偏重智育,德育而忽视美育的现象。本文主要是作者在教育实习期间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的总结,立足于在学校的日常教学中采取适当的美育措施,构建美育、智育、德育、体育四位一体的中学美术学科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1.
武术教学是新课标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独特的功用。在武术教学中不仅应使学生学到武术的技术.而且能够修身养性,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得到较全面的发展。可实际上武术教学的情况却不容乐观,许多学校的武术内容已经减少。甚至几乎没有了。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给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和输送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把美育同德育、智育、体育一样纳入培养人才的轨道,用马克思主义的美学思想来指导学生,把共产主义的道德情操作为我们时代美的最高准则,加强美育,寓德育于美育之中。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融德育、智育、美育为一体,因此,语文课以其知识面广、情感性强而在渗透德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华章》2008,(2)
美育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广泛开展,渗透在德、智、体各个方面的教育中,当然语文也不例外。最优化的语言教学是德育、智育、美育的以智育为中心的"三位一体"。  相似文献   

15.
情感教育和智育、德育、美育等都是构成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元素。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把情感教育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本文简述了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情感教育的三个方向。  相似文献   

16.
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教学,其整个过程都应该贯穿着、渗透着"情",语文教学本身就具有着集智育、德育、美育、情育于一身的特质。我们在重视智育、德育、美育的同时,更应该重视"情育"的功能,因为有"情育"的语文教学才能走进学生心里,缺少"情育"的语文教学是没有色彩没有灵魂的。优秀的语文教师必定善于用语文的深情蜜意浇灌学生的精神家园,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选入的《小巷深处》(第6课)就是对学生进行"情育"熏陶、感恩教育的好教材。  相似文献   

17.
语文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审美教育尹建芳李丽英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培养其理解、运用语文的能力。但这一目的的完成不是一种纯技术性的孤立的工作,而是一项包括德育、美育在内的系统工程,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中的智育、德育和美育是一个层次上的三个不同...  相似文献   

18.
刘琨 《文教资料》2007,(36):106-107
美育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讲述的是关于语文教学中如何在品味作品语言、赏析人物形象、感悟人物情操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的美育渗透,提升学生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陈清林 《教师》2014,(25):81-81
正语文教学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去体验、发现、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受到思想政治、道德情操、人文素养等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发展。语文教育和德育的关系就像沙土与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深入挖掘语文课程中的德育因素,以教材中感人的事迹、高尚的思想情操、鲜明的道德观点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而这种全面发展并非是一个简单相加的问题,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单独的智育,也没有单独的德育。”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内容渗透进去,与其有机结合,从而产生综合效益。学校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主要场所,我作为一名有多年教龄的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尝试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