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相融合是市场就业形势与思政教育实效的现状所决定,是真正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必然途径与有效手段。文章对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融合的背景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重点对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融合的必要性进行探究,研究显示: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融合可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可强化高校学生就业的综合竞争力。因此,高校必须将党与国家大政方针的解读与就业政策的分析相结合、将时事新闻热点事件的分析与就业形势的判断相融合、将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教育与正确的价值观培育相配合、将就业指导实践与法制知识与观念的普及教育相勾连,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的双赢。  相似文献   

2.
研究生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发展,是研究生教育“立德树人”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二者只有协同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但二者的协同发展存在教学内容融合难度增加、教师沟通不足、学生兴趣降低和管理机构支持力度不够的困境。实现二者协同发展需要端正师生观念,激发内生动力;建立交流机制,畅通沟通渠道;争取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环境;深挖思政元素,推进内容融合,完成协同发展的关键步骤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3.
劳动是人生存阶段需要具备的重要技能,也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在高校中,要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成为学科教学中内核,在高校思政课中也不例外.基于此,本文将分析高校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教学实际阐述开展教学的有效策略.从而延伸高校政治教学课堂,拓宽劳动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就业指导的两翼,"思政"和"双创"两翼并举,同步加强,协调配合,将极大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本文介绍了两翼并举就业指导模式的重要性和该模式运行需遵循的二维、引导、交叉和效应原则。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是高校思政工作落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思政视域下,要充分正视课程思政与课程本身的协同共进关系,探索以课堂为中心,推动学生全面成长。现结合当前高职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落实情况,分析"课程思政"融入的必要性及实施路径,以期更加彰显课程思政的全面育人价值,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打造成助推学生学习成长的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改善现有思政模式已刻不容缓。以协同育人的手段为切入点,构建高校思政模式是最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模式。本文通过分析协同育人思政模式的必要性,并找出当前协同育人思政模式构建的阻碍,为协同育人的思政模式的构建探索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高校德育与思政教育工作被视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新常态背景下,人们对高校的德育及思想教育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高校要进一步提升学生德育工作和思政教育质量。但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和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高校要对德育工作和思政教育工作进行协调,以此促进二者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思政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同属于高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指导学生的思想倾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具体分析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相融合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对两种教育相融合的建设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属于高校思想政治建设推进的新教育模式.基于新时代下意识形态工作开展的复杂性和艰难性考虑,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整体性和开展模式必须要做出重点考量.在教育事业长期探索和实践的过程当中所形成的重要意识是新时代下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高校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不仅仅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协同理论在物理、化学、天文学及数学等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其独特的理论视角,为教育工作稳步推进提供新的契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也应以协同理论为载体,将其内在逻辑及中心思想融入思政教育体系,提高高校多元化思政教育能力,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能更好地满足现有基础教学需求,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理论知识输出与教育实践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思政课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并对高校思政课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也指明了发展方向。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面对当前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开展好思政课是当前教师所要解决的首要课题。基于此,本文将分析高校思政课所遇难点,并提出相应策略,以提高高校思政课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课程思政属于一种新型思维方式与教育理念,对高校思政课程教育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基本联系进行阐述,强调高校建设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对思政教育的意义。提出健全思政课程体系、实现立体德育育人、创新课程思政方法的策略,促进高校建设"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机制的落实。  相似文献   

13.
就业指导是学生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并探析职业发展方向、明确自身发展诉求,确定社会经济建设与个体发展的内在联系.而将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整合,可以切实发挥思政教育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提升就业指导的实效性和有效性,使学生在就业指导与思政教育的双重影响下,更好地解决岗位发展与就业创业中存在的问题.对此,本...  相似文献   

14.
目前,高校专业思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即“一专两课”)协同育人体系的构建还处在探索阶段,制度体系还有待完善,专业课教师对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育人的功能定位、目标要求、建设内容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一专两课”思政育人体系构建要以建立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先导,以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为抓手,以整合教学内容体系建设为重点,以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和课程思政建设能力为关键,将思政教育贯穿于专业体系、教材体系、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搭建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立交桥”,构筑学生抵御各种思想侵蚀的“护城河”,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5.
课程思政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教育理念,为高等教育思政课程改革带来契机。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课程思政的教育价值,要求教育工作者以全面育人为导向,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发挥思政课程育人功能,进而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本文分析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机制目标,论述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机制关键,提出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机制策略。  相似文献   

16.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培养新时代德才兼备人才的需要,是当代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诉求,也是高校立德树人目标实现的要求.对于当前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两张皮”、相脱节的问题,各高校应基于教材、教法和教师“三教融合”的维度,创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17.
农业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特点,找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方向,探索二者协同育人路径,以提高教育成效。一是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于“三农”情怀,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实际行动中;二是建立教材交叉体系,多元开发教学资源、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多元渗透,培养高思想素质和专业技术素质的农业人才;三是搭建教学主体交流平台,使思政课教师和任课教师充分沟通、相互协调,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既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又有较高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的新时代青年。  相似文献   

18.
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是高校思政育人一线的两大主力军,新时代两支队伍协同育人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提升思政工作队伍素质的需要,针对两支队伍协同育人存在育人意识不强、交流平台缺乏、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探讨了强化顶层设计、建强育人阵地、有效整合资源三个提升两支队伍协同育人效果的对策,促进其通力协作,互助共赢,进一步提升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概述了医学生思政教育的意义,分析了高校医学生思政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并提出新时期课程思政建设下医学生思政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20.
针对信息化时代思政教育"碎片化"的不足,依据协同论哲学思想有关原理,总结思政协同教育经验,通过协同规划、协同管理、协同教育、协同保障等举措,推进高校思政教育获得科学基础,扩大整体合力,提高思政教育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