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学位点质量保障手段总是服务于特定的目的或功效。在质量保障体系中,建立相对完备的一套学位(学术)规范体系是质量保障体系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我国在学位点建设与改革进程中,应尽早制定和完善学术规范体系并积极引导和鼓励院校深入推进内部学位点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科调整是学科建设的动力,学科建设是学科调整的目的。中国高校学位点与学科关系紧密,学位点动态调整对学科调整与建设意义重大。基于对2016-2018年高校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动态调整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影响中国高校学位点动态调整的因素可分为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在宏观层面,学位点动态调整深受学科发展历史与学科政策的影响;在微观层面,学位点动态调整则与高校师资力量、人才培养质量、办学特色以及调整策略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校学位点自我评估要把高校自我评估与政府合格评估相结合、学位点自我评估与学科动态调整相结合、学位点自我评估与学科绩效投入相结合、综合评估与专项评估相结合、学位点评估与后续建设相结合等五项基本原则。在机制整体构架上,需要综合评估与专项评估相衔接,更要突出专项评估;多元主体参与,鼓励社会参与,突出学术评价;高校自我评估与后续建设等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自我评估的作用;高校自我诊断评估、社会中介水平评估与政府合格评估相结合,形成完整学位点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4.
推进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高校要开展诊断式的自我评估,学位点自我评估具有前瞻性、激励性、监控性,有利于及早发现学位点在设置、师资等方面的问题,以便实行动态调整。因此,细化学位点评估流程,建立评估约束机制,明确评估责任主体,协同内外监督,兼顾内外需求,合理构建学位点评估体系,以评促管,才能加快推进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学位点动态调整制度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认为动态调整制度形成与发展,既是国家推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表征,更是贯穿研究生教育始终的质量发展观的体现。学位点动态调整制度的发展趋势,必然是继续强化学位授予单位为质量建设主体意识,推动学位点更高质量发展。当下学位点动态调整制度存在国家层面仍停留在整体规划和宏观指导上,引领力度不够;社会层面对学位点动态调整政策背景缺乏了解;学位授予单位层面主动开展动态调整的决心不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教育行政部门和学位授予单位两个层面,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学位点动态调整制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围绕当前大学学位点自我评估中的突出问题,强调学位点的建设与发展要推进两方面改革,一是改革自我评估体系,全面分析学位点要素及其结构,构建具有内外多维视角的评估指标体系;二是加强过程性评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搭建学位点综合评估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对学位点建设过程的全面管理。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学科布局的基础上,详述了学校主动撤销涉及13个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的具体做法,对学位点撤销后的效果进行了阐述,并总结了建立学位点退出机制的经验:规范学位点撤销流程;学科规划要综合考虑学校状况与国家需求;人才培养质量是学位点撤销的基本依据;学位点调整要促进学科生态系统建设;加强学位点的过程管理。  相似文献   

8.
进行学位点立项建设的几点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水平的硕士点、博士点是研究生教育数量扩大、质量提高的重要基础。本文作者在组织开展硕士点和博士点立项建设的创造性实践基础上 ,对研究生教育中数量与质量、需求与条件等重要关系进行理性思考。作者认为 ,由于社会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研究生 ,因而应当千方百计加大学位点的建设力度 ,积极创造条件 ,促进研究生教育数量大发展、质量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为提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我国在立法上建构了申请撤销和强制撤销两种不同的学位点撤销机制。但申请撤销存在省级学位委员会权力来源不明的困境,强制撤销亦面临实体性标准模糊和程序性规范缺失的难题。为此,应当认定省级学位委员会在撤销学位点中的权力源于“行政委托”而非“行政授权”,并且应从细化评估标准、优化评估主体结构、从轻处理新设学位点等实体维度和确立事中申辩权、保障事后救济权、创新撤销学位点的信息公开制度等程序维度着手,达至撤销学位点的规范化,推动高等教育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学位点建设水平直接决定和体现着民族院校的整体办学实力和服务民族地区发展的能力.作为民族院校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核心工作,存在着学科门类结构失调加之布点重复、所依托学科发展先天不足、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偏少且分布不平衡、学术团队难以支撑学位点发展、经费不足导致科研基础较为薄弱、学位点管理体制与机制陈旧滞后等问题.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从顶层设计、学科建设、制度完善、团队创新、经费投入和自我评估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1.
加强学校领导班子的能力建设关系到高等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关系到能否把高等教育真正办成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当前,加强学校领导班子的能力建设,就是要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导学校党的工作。要加强学校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着力提高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能力;增强民主和法制观念,着力提高科学民主决策的能力;善于团结和激励师生,着力提高调动教职工积极性的能力;加强勤政和廉政建设,着力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建立在终身教育框架下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21世纪成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不能仅仅将成人教育作为学历教育的延续,要以少学时、精内容、多实践作为课程改革方向,重视应用技术开发能力的培养。从谋求成人教育新发展出发,应理性地选择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衔接贯通的发展模式:加强继续学历教育,形成专、本、研各梯次教育形式齐全的格局...  相似文献   

13.
强化独立学院学位管理 提高学士学位授予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国务院学位办2007年5-7月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独立学院发展概况,以及独立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2008年2月22日教育部颁布《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之前,独立学院自己没有学士学位授予权,一般由公办母体高校进行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在学士学位授予标准、授予方式、管理机构和工作程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影响了学士学位授予质量。为此,本文建议:应进一步规范独立学院学士学位授予标准,提高学士学位授予质量;加强独立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管理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其学士学位授予管理机构与程序。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高等教育目前已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但距离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还有较大差距;高等教育呈现多样化发展格局,但办学体制和质量标准比较单一;信息化水平较低;高等教育特而不优、特而不名的现象十分突出;终身化高等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但规模较小;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加强,但开放程度较低;民主化改革尚需继续完善;服务社会的能力有待提高。在未来10年,甘肃省高等教育应持续扩大规模,促进普及化、办学体制和质量标准多样化;提升信息化水平;促进高校特色化发展;完善终身化体系,提高开放程度与国际化水平;推进民主化改革,促进科学发展;扩大继续高等教育规模;提高服务社会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特色化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基本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学科体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突出职业素养培育、强化全程职业教育、重视多元主体办学、追求学生对口择业,办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色。然而,目前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着政府"一刀切"推进、社会认同度不高、高校认识与准备不足、导师主动性不强、人才培养体系设计不完善等诸多问题,无法彰显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色。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特色化培养,必须政府、高校、社会、导师等共同努力,允许高校差异化发展,构建多元主体合作共赢机制,构建"两段式、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过渡的进程加快,高职院校规模迅速扩大,质量无法保证,很难发挥社会效益,由此带来诸多问题,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适度控制高职院校规模,切实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社会效益,既是促进高等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7.
陈闻 《高教论坛》2001,(3):31-34
本文主要论述硕士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和途径。指出 :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研究生如何做人的教育 ,其目的在于提高研究生做人的品位和做事的智慧 ;其主要途径是课程教学 ,并必须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研究生培养从办学指导思想、培养方案的确定到科研和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生活等研究生成长过程 ;同时要加强研究生人文素质的自我修养  相似文献   

18.
大学排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等教育的质量,满足了公众对大学透明度和信息的需求。但同时,大学排名也可能诱使高校趋同发展,产生片面的导向。改进大学排名应明确排名的目的、作用;使用多渠道数据全面评价;将评价指标重心落在产出上;对排名进行分类,使用有差别的指标体系;建立适当的监督或顾问机构。  相似文献   

19.
双语课程资源匮乏是影响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开发双语课程资源是解决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质量不高、发展缓慢的有效途径。具体包括通过发挥双语专家的才能,加强双语课程文本资源建设;加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发挥好双语教师作为双语课程实施最重要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网络传递快、支持自主学习的特点,加强网络双语课程资源建设等几个方面。还应该通过突破体制机制的壁垒,最大限度地释放双语课程开发的人才的活力;在国家层面的少数民族教育研究项目方面重点关注双语课程开发问题;加强双语课程开发的资金保障,设立双语课程开发的专门经费等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我国少数民族双语课程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20.
论高等教育发展的“适切性”质量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要适应和切合社会、个人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就必须提高高等教育的适切性,必须以多样化的形式,以动态的、多层次的高等教育适切性质量观来发展和评价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