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必须走教育科研之路。“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中研,研中教,以教催生研,以研提升教。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教育科研应根植于教学,发源于问题。贴近课堂、走入实践的“田野式”鲜活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教研活动的科学表达是一种幸福的收获。著名教育学者肖川先生说:“造就教师书卷气的有效途径,除了读书,大概就是写作了。”手中有笔,能写,是一种幸福。其一,白纸黑字,写出来,就多了一条表达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顾名思义,教研包括“教”和“研”,在教育教学中要将“教”和“研”有机结合起来。脱离于具体“教学”实践的“科研”,其犹如空中楼阁,缥缈迷离;游离于理论科“研”基础的“教”学,其犹如无源之水,断流枯竭。由此可见,学校要创造条件,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打破“教”和“研”之间的壁垒,使教师在“教”和“研”上得到均衡、和谐、有序发展,因此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中要做到“以教立研,以研促教”。  相似文献   

3.
梁喆 《现代教育》2022,(9):32-35
混合式“教·学·研”是混合式学习模式在教研与教学中的应用,旨在发挥线上线下融合的优势,拓展传统“教·学·研”时空,让教研教学高效、高质的一种生态模式。中学物理教研应当以实验教学知识为基础,注重物理实验实践性探究,改变或丰富前概念认识,形成属于教师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混合式“教·学·研”生态依托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式“教·学·研”体系,融合多种模式建立“教助学、学促研、研哺教”的“教·学·研”新实践。  相似文献   

4.
“能教而不能研,能研而不能教”,这是目前教育中的一个特殊现象。究其缘由,关键是能研究的老师没有找对研究的方向;能教的老师没有形成良好的研究习惯和科学的研究方法。除此之外,学校管理层面上的疏导缺失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有些学校只管“教”不管“研”,或者有的学校突出了“研”而忽视了“教”,逐步丧失了研的落脚点,这样,  相似文献   

5.
如果“科研”(对于教师来说)就是“教学科研”的话,那么,我认为,教学就是科研,科研就是教学。这就是说,要把平时的教学当做作科研工作来做;要把教学科研当做作是平时教学的有机部分。当然,话又说回来,科学研究与一般教学总还是有一点区别的。特别是对于青年教师来说,总是先进行一般的教学工作,尔后才进入对教学进行科学研究的领域。从这个角度看,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包括两层:一是,先有教学,再有科研;二是,“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相似文献   

6.
<正>“研学后教”倡导的是生本教育理念,揭示了“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本质。研学单的设计与使用是为了有更多时间让学生自学、互学、群学与思考、讨论、交流、展示、训练。以研学单为载体进行教学,教师要先“研”:研究教学内容及学情,编制研学案,以研促教。学生先学,以学定教。这种研学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重教师“教”轻学生“学”的做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剖析学习能力,最后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 来 ,随 着“ 科 研 兴 校”、“ 教 师 成 为 研 究 者 ”等观 念 的 深入 人 心 , 学校 教 育 科 研 蓬 勃 发 展 , 校 校 有 课题 ,人 人搞 科研 ,已 不 是新 鲜事 。然 而 ,“ 教育 科 研 唯 文论 ”、“ 教 育 科 研 也 要 治 乱 ”、“ 泡 沫 科 研 ”、“ 科 研 浪费 ” 等 质疑 声也 不 绝于 耳。 中 小学 教 育 科研 到 底 怎 么了 ? 我 们在 找 寻 问 题的 答 案 时 发现 :课 题 多 了 ,但 教 师只 是 帮 助 专 家 检 验 教 育 实 验 假 设 的 操 作 者 和 执 行 者 ;论 文 多 了,但 却不 能 让 我 们看 到 教 师 的 身 影 ,…  相似文献   

8.
一节成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无一例外要经历备课、研课、试讲、教后反思、再试讲、再反思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更有助于教师专业成长且行之有效的策略之一就是“试讲”与试讲后写“教后感”。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一线教师担负着学、教、研三项主要工作任务,“教”是教师工作的重心,“学”是专业化发展的基础,而研是发展的推动力量,三者密切相连,相互促进.“研”如果模糊,“学”与“教”也就混沌.中小学一线教师该研究三类“人”和三件“事”.  相似文献   

10.
教育质量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教师素质是决定性的因素。但是社会的转型使得许多老师感受不到教师职业的尊严与满足,只教不研的现象并不少见,专业素质原地踏步或摇晃衰减的情况也令人不安的凸显出来,视而不见就是对教育事业不负责任。认识危害,寻求对策,教师专业发展最根本的途径一言蔽之就是“研”。只教不研,死水一潭。没有时间是托词,没有动力是实质,把自己当作知识码头的搬运工人;没有激情,没有信仰。只研不教失于空泛,只教不研失于单薄。只有把学习者、研究者和实践者三个角色熔于一炉,不断加温锻炼,才能塑造…  相似文献   

11.
教学研究只有与课堂教学结合才有生命力,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研究能确保教师的精力和智力准确、恰当、高效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教学研究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保证。开展以“研”促“教”的教学活动,旨在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主要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研究的基本方式、初中思想品德课以“研”促“教”的主要途径及初中思想品德课以“研”促“教”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试图构建和完善以“研”促“教”的制度,努力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有效地实施新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2.
黄文龙 《河北教育》2008,(10):36-37
教师的本职在于教,但教师的发展在于研,教与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古人说“教然后知困”。如何解“困”,我们的答案就一个字:“研”!“研”才能使我们对教育现象和问题有深度认知和自觉认知,才能提升教师职业自尊感。越是寻求“教好”,就越会投身于教育教学研究。但是应该看到,时下中小学教育一线普遍存在重教轻研的现象。必须挖出病根才好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3.
番禺区提出“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理念,并努力推进之。于是,衍生了“研学课堂”这个概念,这是应然的,也是必然的。而且,从番禺区的有关指导意见可知,“研学课堂”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即小组学习、研学问题和后教策略。这是践行“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活动所要遵循的一个原则性的问题,语文研学课堂当然也不例外。这本是一个很好的规范,值得每一位老师努力躬行之。  相似文献   

14.
从研究内容来看,教研员要努力实现从单一的“研教者”到“研学”和”研教”并重的双重角色的转变。顾名思义,教研员即教学研究人员。我们知道“教学”普遍地被认定为“教师的教”,因此,研究“教师的教”在我们看来天经地义;这是我们最熟悉、最擅长的领域,是我们的拿手好戏。在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的大背景下,无论是一线教师,还是教研员都存在着重“研教”轻“研学”的问题。但近20年来,一线教师在历经数次新教育理念的洗礼和教育改革实践的多次涤荡之后,其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的形象已经日渐丰富和饱满,尤其是基础教育的课程…  相似文献   

15.
“教·研·写”一体化推进,可以优化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转换思维方式是“教·研·写”一体的基本遵循,教师要从工作思维转向研究思维,从事务思维转向设计思维,实现常规工作与研究工作整合推进。聚焦研究主题,在特定场景中及时提炼教学研究成果,有利于教师近距离习得从“教”到“写”的成果形成路径。教研与科研的整体联动、通力合作,则为“教·研·写”一体提供了行动保障。  相似文献   

16.
数学研课框架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是主体根据自己的经历、感受、需要和掌握的理念选取自己擅长的角度对课进行研究.研课作为一种专业发展的方法,源起于日本.数学研课以“教与学对应”与“教与数学对应”的二重原理作为研究的方法论.数学研课框架就是从事数学研课的基本程序结构,它的建立旨在将对“研什么”和“怎么研”两个基本问题的思考联系起来.数学研课包括如下几个步骤:设置研课目标→听课前的分析与计划→听课中的教学与观察→听课后的讨论与修改→反思报告.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集“编”、“导”、“演”、“研”、“教”于一身的“说课”形式,正在悄然兴起。说课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要求教师不仅说出“怎么教”,而且还要说出“为什么这样教”。对于长期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设计出一个“怎么教”的最佳方案已属不易,现要揭示“为什么要这样教”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则更不容易了;而且我们已经习惯了备课和上课,往往把说课变成上课的扼要重复,还有的教师三言二语走过场。那么思想政治课如何进行说课呢?  相似文献   

18.
番禺区教育系统今年启动的“研学后教”改革.是基于当前国内课堂改革的多种成功模式(如“先学后教”、“讲学稿”模式等),针对番禺区各学校实际而提出的。“研学”主要是教师在深入研究学情、学法和课标、教材的基础上,提出引导学生学习目标、内容、方法的“研学案”.学生在“研学案”的指引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钻研知识和方法,生生互动,提升能力。“后教”主要针对学生钻研后存留的困惑与问题,展示交流,  相似文献   

19.
笔者经过多年实践认识到:初中语文自主阅读研究的核心是突出“先学后教”的“先学”研究,它借助“四学式”落实。自主阅读“四学式”,就是通过教师的助学、导学,达到学生自主阅读的研学、会学的教学方式。它外化为“先学后教”的“先学”研究。具体地讲,一学:助学——引发“学趣”;二学:导学——选择“学法”;三学:研学——结合“学情”;四学:会学——落实“学旨”。“四学式”内核为“学本”思想。  相似文献   

20.
教研组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科教学与科研方面发挥重要功能。教研组首先是一个“组”,一个团队,团队建设和机制建设影响“教”和“研”的成效。我校小学科学教研组在团队建设、教学、科研方面围绕“教”“研”“组”三个关键词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