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偌大一个太阳系中只有地球上有人类,好像茫茫戈壁荒原上仅有一个村落一样,地球村实在是太“孤独”了。 “地球村”多么欢迎“外星人”! 地球以外到底有没有“外星人”?多少年以来,地球人一直在探索这个问题。先是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内外曾盛传火星上有人,有的刊物甚至凭想象绘出  相似文献   

2.
人的一生是在比较中度过的。童年最浅薄,公然比较谁的父母棒。有的说:“我父亲的官高。”有的说:“我父亲有很多很多钱。”其实这最无聊的比较是人生最无法选择的无奈。生在朱门与草户,由得人选择吗?世界本来就不公平,有的人一辈子之奋斗所得,有的人一生下来就拥有了。童年的比较是无法比的比较。  相似文献   

3.
高中第二册课文《兰亭集序》中有一个这样的句子“: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这个句子中的“一”字如何解释?有的人认为它是名词“一点儿”的意思,因为课文下面的注解中就将“一觞一咏”翻译成“喝点酒,作点诗”;有人认为它是分指代词“有的人”,“一觞一咏”即“有的人喝酒,有的人作诗”;还有的人依据教师用书中“一边饮酒一边赋诗”的翻译将“一……一……”理解为并列关系的连词“一边……一边……”。笔者认为以上几种解释都不够准确。“一觞一咏”虽然可以意译为“喝点酒,作点诗”“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但并不能据此将“一”解释成“一点儿”、“一边”,不论是古代汉语词典还是现代汉语词典,“一”都没有作名词或连词的解释;至于将“一”理解成“有的人”,将“一觞一咏”理解成“有的人喝酒,有的人作“诗”,则既找不到佐证,又不符合文中所反映的实情。在聚会中,明明是大家都喝酒都作诗,怎能说成是“有的人喝酒,有的人作诗”呢?《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认为“一”可以作副词,解释成“有时,或者”,如“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在现代汉语中,它也有这种用法:用在相对的动词前面,表示两个方面的行动协调配合或两种动作交替进行,如“一唱一和“”一张一弛”。...  相似文献   

4.
在抓食堂工作方面,我是门外汉。组织上叫我兼管食堂工作时,师生员工对食堂意见很多,什么“有的人到食堂自己盛菜盛饭不卫生”,什么“有的人从食堂拿菜拿饭不交钱”,“食堂给的饭菜量越来越少”,“食堂工作人员边干边吃,肥了自己,亏了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孩子的发展”。课程的改革。不仅是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且也是变革人。然而,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泡沫科研”问题相当严重,有的教师教学与教研分离,有的只教不研,有的研而不究,有的究而不果,有的“述而不作”……,应该对这些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6.
在行程问题的教学中,有的人使用“路程”这个概念,有的人使用“距离”这个概念。“路程”和“距离”没有区别吗,如图:A点到B点的距离是连接这两点线段的长,而A点到B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晋语有下列常用语气词: 了 的 来 呀 嘞 哇 么 这些语气词,有的和普通话差异较小,有的差异较大;有的使用范围较广,用于多种句类,有的较窄,只适用于某一种句类。本文描写其中的“的”、“呀”和“么”。 一、 的 内蒙古晋浯的“的”来源不一,用法较复杂,可用于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 1.1.“的”在陈述句中的用法,有的跟普通话相同,如在动词性谓语句末表“确实如此”,这里不赘述。而在形容词谓语名末,则和普通话不同。 在某些相互问答的场合,“的”在答话的谓语后表示肯定,所表口气跟“嘞”相同。试比较: (1) 对不对——对 (2) 好不好——好嘞 通不通——通的 行不行——行嘞 (3) 白不白——白的/嘞 明小明——明的/嘞 袭人不袭人——袭人的/嘞 其中,有的形容词后只能用“的”,有的只能用“嘞”,有的可换用“的/嘞”,换用后语气的  相似文献   

8.
生物课要“加盐调醋”陕西扶风县高中(722200)白胜利厨师做饭,同一材料,有的人做的好吃,有的人做的不好吃,关键是调料的搭配问题。教师讲课,同一教材,有的人讲的学生爱听,有的人讲的学生不爱听,关键是教材的处理问题。目前,生物课是名符其实的“副课”,...  相似文献   

9.
在学习生活中,我们会经常自觉不自觉地问自己:“这事我能行吗?”如有的同学跑百米达不了标,就说:“我不适合短跑。”有的同学字写得潦草,就说自己是个不适合写字的人。如果学习没搞好,考试失败了,又说自己是个头脑笨的人。这样的心理暗示是很危险  相似文献   

10.
“断奶”记     
我把房间反锁上便开始失声痛哭,几分钟前,老妈气呼呼地甩门而去,偌大的屋里只留下了我与寂寞。“在你心里,我根本不重要!”“你怎么一点也不听话,都15岁了,还要妈妈陪!”  相似文献   

11.
鹿荣 《语文学习》2010,(3):49-49
在《欢乐中国行》、《同一首歌》之类的文艺演出中.主持人或演员问候观众时.有的喜欢说“大家好”.有的则习惯说“你们好”。“大家”与“你们”都是人称代词.可以指称不止一人的对方.但给人的感觉却并不完全相同.“你们”是典型的第二人称代词.是“你们”当然就不是“我们”。“你”、“我”完全不同.一个“你”就把说话人跟听话人划分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阵营.  相似文献   

12.
一堂课下来,常听有的教师抱怨说:“这班学生真象木头人,费了老大的劲,就是‘启而不发’!”很显然,这是把“启而不发”的原因归于学生。我认为:问题表现在学生身上,原因却主要在教师。 从教师方面看,一是急躁。有的教师每提出一个问题,或要学生回答;或稍加诱导就要学生完全答对,否则不是冷眼逼视,便是“榆木脑袋”之类的讥讽,人都有自尊心,没有十足的把握,谁肯冒此风险举手应答? 在这种气氛之中,很多人已是“毛孔痉挛,汗不敢出”了。于是大家都保持沉默。 二是不明。有的教师对讲述的内容钻研不深,理解不透,或固执一得,或含糊其辞。所提问题,又大多先带上“唯一性”答案的框框,此时的“启发”,实际上变成了迫使学生“就范”的代词。在这种束缚下,倘若教师的语言再不精当,那实在是不  相似文献   

13.
“想啥”实例孔子说:“四十而不惑。”对芸芸众生来说,这又谈何容易!有的人此事不惑而彼事惑,有的人此时不惑而彼时惑;有的人年纪轻轻就能够大彻大悟,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执迷不悟;还有人自以为不惑,其实只是把思想的权利交给他人去支配了。中国人重视“不惑”,殊不知,  相似文献   

14.
吴强 《师道》2009,(6):25-25
“我就不信,偌大的班级离开了你张西平,我还找不出个能当班长的人来!”撂下这句话,我起身悻悻地走出了办公室。  相似文献   

15.
高中第二册课文《兰亭集序》中有一个这样的句子:“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这个句子中的“一”字如何解释?有的人认为它是名词“一点儿”的意思,因为课文下面的注解中就将“一觞一咏”翻译成“喝点酒,作点诗”;有人认为它是分指代词“有的人”,“一觞一咏”即“有的人喝酒,有的人作诗”;还有的人依据教师用书中“一边饮酒一边赋诗”的翻译将“……一…….”理解为并列关系的连词“一边……一边……”。  相似文献   

16.
情感是画家的精神世界,有的人安静、有的人优雅、有的人激烈、有的人狂躁.蒙克就是一位在表达自己精神世界时比较异样的画家之一.本文论述了笔者对“诡异”情感的理解和笔者的油画作品中“诡异”情感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古典诗词中,点化运用最多。不过,其中有的点化得好,青出于蓝;有的却是东施效颦,点金成铁了。点化得好的,有下述种种情况: 一、联想更深远。南宋陆游曾在《马上作》中写过:“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稍后的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中将此点化成“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个“满园”,一个“关不住”,一个“来”,使人想到的就不单是杨柳、红杏与春色的关系了,那浓郁盎然,充盈活跃的春意简直使人有扑面之感;而且还不由使人发出这样的疑问:“关不住”的,难道仅仅是“满园春色”和”一枝红杏”吗?  相似文献   

18.
芸芸众生,来到世间,行走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该追求什么?古往今来,有的人追求九五之尊的无上地位,有的人追求退居山林的清净之地,还有很多的人梦寐以求的是“一品大员”“一品高官”“一品诰命”,然而也有人立志要做“一品百姓”。最终那些立志做“一品大员”“一品高官”“一品诰命”的人,终究是消失在了岁月的尘埃里,而立志要做“一品百姓”的人却光彩照人、彪炳史册。  相似文献   

19.
中日两国同为使用汉字的国家,遇到地名、人名汉字翻译,其读音一般就按翻译者国家的读音译读之。但是日本地名“新潟”,以前我们都译读为“新泻”,而近年来又改为“新潟”,引起混乱和不便。笔者认为历史上将“新舄”译读为“新泻”,在字源上有其合理性,并非误译,现在也没必要非改正为“新舄”不可,因为“舄”字对一般的中国人来说难认难读。即使要改,也只能由语言文字主管部门作出统一规定,而不能放任自流,造成有的改,有的不改;有的只改读音,不改汉字,有的只改汉字,不改读音这样的混乱局面。  相似文献   

20.
“须”和“需”这两个同音不同义的词使用分工是明确的,可是有的人由于词义掌握不准,或一时疏忽,有时使用混淆。该用“需”的却误用了“须”;该用“须”的又错用了“需”。“须”和“需”词性不同,词义也不相同。“须”是能愿动词,也叫助动词,表示人的意愿。例如,务须注意、必须努力。“需”常作动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