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松海 《初中生》2008,(4):22-26
【阅读导引】孟子曾说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是人人都应具备的品德,可在善恶、是非面前,有时,我们往往经不起考验:灵魂总搁置在最低处,良知总被现实的浓云所蒙蔽,意志总在各种诱惑中动摇。此时,请唤醒我们的良知吧,让心灵的天空永远澄澈与明净,让生命的旅程永远宽广与平坦……  相似文献   

2.
《孟子·告子上》中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一观点是基于其人性本善说而提出来的。我们姑且不论人性本善说的对错,单就孟子提出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四心,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却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认为人的心理结构或人格结构是"本我""自我""超我"之三"我"的结合体,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力比多"。  相似文献   

3.
<正>推荐书目:《孟子》孟轲 等著推荐理由:以前,我对《孟子》的印象只是考试要考,要背出来,为此十分厌恶。究竟是什么让我对《孟子》的态度发生了如此大的改变?我想,或许是它独有的魅力。“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伴随着朗朗的读书声,我仿佛看到一位衣袂飘飘的老者,用苍老却极其有力的声音讲着四端之心,讲着仁义礼智。喜欢《孟子》,有许多原因,请听我细细道来。  相似文献   

4.
道德品质     
命题原创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孟子·公孙丑上》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  相似文献   

5.
<正>(1)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所谓辞让,就是指谦让。孟子把谦让当作了"四端"之一,摆在与四肢同等重要的地位,体现了儒家对谦虚、恭敬、礼让的美好品德不遗余力的提倡。(2)古人谦让的故事非常多。王泰让枣,孔融让梨,蔺相如让廉颇,皆为美谈。当  相似文献   

6.
坚守良知     
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是非之心即为良知,丧失了良知的才智比没有才智更糟。坚守良知,才不辱没自己的才智,才能坚守自己做人的灵魂。  相似文献   

7.
《三字经》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可谓妇孺皆知。这种"性善论"的观点,正是源于孟子。孟子认为,所有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譬如有小孩子落到井中,不管是谁看到了都会生出同情,想要帮上一把。人生而善良,正  相似文献   

8.
福州第四中学创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前身为福州商立学堂、私立四端中学(四端即恻隐之心为仁之端,羞恶之心为义之端,辞让之心为礼之端,是非之心为智之端)。学校地处的大庙山因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在此册封无诸  相似文献   

9.
人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历来可谓众说纷纭,至今仍是扑朔迷离.古代圣哲孟子认为人的天性都是善的,因为人一生下来就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善良本性.  相似文献   

10.
7月29日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这是先秦大儒“亚圣”告诫世人的警世名言。然而,学生要在此提出亚圣还落了一心——虚荣之心。您没看错,正是虚荣这心。  相似文献   

11.
福州第四中学创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前身为福州商立学堂、私立四端中学(四端即恻隐之心为仁之端,羞恶之心为义之端,辞让之心为礼之端,是非之心为智之端)。学校地处的大庙山因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在此册封无诸为闽越王,而载入史册,闻名遐迩。因此,学校是一所有着2200年古老文化深厚凝重积淀的百年老校。学校于2002年4月被授予省一级达标校称号。  相似文献   

12.
孟子的“性善论”是其伦理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他认为,任何人都潜在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并且以此出发,建立了仁、义、礼、智“四德”统一的伦理学思想体系。而他的教育、政治学等一系列思想理论都是在这个哲学基础上建构起来的。故此,人们认为孟子的“性善论”是其理论思想的核心。本文就孟子“性善论”产生的理论、历史背景,“性善论”的具体内容及如何评价等三个方面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孟子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然而今天,作为文明之邦的后人,有些青少年朋友,逐渐变得我行我素麻木不仁是非不分,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个别学生甚至称“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理想理想有利就想”。这种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问题的若干意见》,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若没有了对普遍道德准则的敬畏,人就不成其为人了,犹古人所云无恻隐之心,无羞恶之心,无辞让之心,无是非之心者,非人也。众所周知,社会文明的底线,正是于公民对人性和人文的守望。读者朋友也知,我刊新辟“公民守望”栏目,所关注的恰在于此——观察公民对人性和人文的守望状态,探讨古今中外人类共同必须守住的,不能动摇的信念,  相似文献   

15.
孟子说过:"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耻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把道德要求讲的很具体,认为无道德就称不上人。可见,一个人的品德是否高尚是何等重要。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为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  相似文献   

16.
前些年,我市发生了两起中学生严重伤害女乞丐的案件.这不仅令人愤慨,也令人反省.孩子们对别人的生命怎么这么麻木不仁,冷酷无情?他们的恻隐之心、是非之心呢?不敢想象,他们走上社会后将会怎样!我们的生命教育是否缺失? 恻隐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当我们突然看到小孩掉到河里或有人出了车祸,都会产生惊惧和同情的心理.这并不是为了讨好落难者家人,也不是为了在群众中获得好名声,而完全是出于人的本性.然而许多青少年看到别人陷入逆境,要么漠然视之,要么幸灾乐祸,更有甚者落井下石.是什么抹杀了他们纯真善良的天性,辨别是非的能力?是糟糕的家庭环境,是充斥暴力的文化产品,是一贯对生命的漠然,还是对法律的无知?  相似文献   

17.
《问说》教材注解对《孟子》“求其放心”的释义为“找回自己放纵散漫的心”,这是不确的。既然是“放纵散漫的心”,还要“找回”它干什么呢!查《孟子》原文,知道“放心”的“放’不是“放纵”的意思,而是“丢失”的意思,“求放心”就是“找回丢失的本心”。盂子的哲学思想是“性善”沦,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只是普通的人容易丧失这些“本心”,“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受之”,“此之谓失其本心”。他认为学问之道就是在于找回已经丢失的善良的本心。至于“大人者”,则“不…  相似文献   

18.
何为恻隐之心,《说文解字》解释说:"恻,痛也。"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对他人的不幸予以同情、怜悯。两千年前,孟子首先提出这一概念并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进一步指出了"无恻隐之心,非人也。"孟子以此为基点建构起它的整个学说。本文试图重新审视恻隐之心这一命题,并探讨其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荀子"伪起而生礼义"的学说,认为荀子之礼不同于孔子以仁为本的"克己复礼",也不同于孟子的作为仁义之端的"恭敬之心"之礼,与"祀神致福"的礼的原初本义更相去甚远。在荀子"伪"为礼的本质。礼之"伪"是人为努力的过程和结果,"伪"作用于人的性情和本能欲望,通过对情性的"矫饰"、"扰化",对欲望的节制,形成礼义文理,最终达到"文理隆盛",即把完备的礼节仪式应用在日用生活、人际交往、生产劳动和治理国家中,因此荀子之礼具有修身和治理天下的双重功效。  相似文献   

20.
古人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就是同情之心。同情之心也是一种爱心。我们在很多时候都需要表达它。夏小雪同学在自己的作文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家里养了一只小鸡,有一天因为自己不小心把小鸡一脚就踩死了,自己很悲伤,也很自责。之后不久的一天傍晚,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只受伤的猫,而且不停地叫着。她觉得它很可怜,顿生同情之心。写到这里,她没有停笔:我心里忽然有一种想抱它的冲动,我想抚它软软的毛,感觉它的温暖和它轻轻的心跳。我想告诉它,如果没有人关心它,我可以照顾它,给它温暖。我不知道它能不能看出我的心思。但我在它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