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厚报时代的今天,尽管经济类新闻仍因其相对的专业性而只能吸引部分读者的关注,但都市类报纸仍要坚持对经济新闻贴近性的思考,从而吸引更多受众。相比《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营报》、《第一财经日报》等专业财经报纸,都市报经济新闻应  相似文献   

2.
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必将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新闻工作者要摆脱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旧观念,牢固树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新思想,努力写好经济新闻,搞好经济报道,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读图时代”里,地方党报纷纷拿出较大较多的版面刊登新闻图片,以吸引读者的眼球,增加卖点。但效果不甚理想。为什么?究其原因,是具有贴近性的精品图片少得可怜,很难引起读者共鸣。那么如何才能使新闻摄影具有贴近性呢?  相似文献   

4.
经济新闻在党报的版面中占据越来越多的分量。因为党报地位的特殊性,党报在新闻报道中,容易产生这样的倾向,即:宏观材料多,宏观数据多,宏观叙述多。比如在经济成就报道中,经常有经济持续  相似文献   

5.
地方党报的经济报道内容,常常是读者不满意、经济主管部门也不满意。解决经济报道不活、不深、不实用的问题,是党报权威性、公正性、服务性的必然要求。解决之道就是提高地方党报经济新闻的贴近性。  相似文献   

6.
很多经济新闻缺少贴近性和可读性,影响了经济新闻的传播,弱化了宣传效果。笔者就如何增强经济新闻的贴近性和可读性谈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8.
何琳 《新闻前哨》2014,(10):81-81
时政新闻是关于国家政治生活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目前时政新闻尤其地方台时事新闻中大部分是会议新闻和领导会见等活动。如果会议和会见有延伸性的内容,画面和内容往往会出现声画脱节,如会议谈交通治堵,画面中是参会人头,会议谈市民菜篮子,画面是领导们轮番发言。电视是声、画两个信息渠道并重的表现方式,这样的报道已经在画面上丧失了表现力。时政新闻在报道语言中普遍存在报道公式化、程式化的问题,仅仅是简单的罗列新闻的几个要素,叙述方式中规中矩,毫无新意。  相似文献   

9.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我们党一直以来所提倡的。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精辟地论述了作家和生活的关系。为什么如今党中央把它作为宣传工作的必然要求、实现途径、重要突破口,必须长期坚持的新闻宣传工作的原则来强调呢?显然是因为我们的一些新闻报道、新闻工作已自觉不自觉地凌驾于实际、生活和群众之上。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体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现如今,新闻媒体的传播手段日益丰富,人们收看几十套电视新闻节目已不是什么稀罕事.而在这数十套的电视新闻节目中,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只有两三套.地方电视台无论是在人力、物力、财力,还是在新闻的专业性上,都无法与省级及以上电视台相比较.但是,地方电视台离群众最近,离社区最近,离农村最近.因此,地方电视台要充分利用这种优势,使新闻报道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换句话说,地方电视台的新闻报道要具有贴近性,报道百姓身边的事,反映百姓关心的事,真正做到"上传舆情,下传党声",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做到百姓的"传声筒".  相似文献   

11.
如何增强地方电视台电视新闻的贴近性,即如何将电视新闻做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笔者认为,应在强化微观取向、强化真实感、增强亲和力、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四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2.
申红 《视听界》2011,(3):99-99
广播新闻编排技巧的贴近性是指按新闻规律把受众关心的新闻由政治及社会生活、由远及近、由大及小进行编排。  相似文献   

13.
14.
查理 《新闻前哨》2004,(9):34-34
2003年6月以来,《黄石日报》在民生新闻版没立了“社区新闻”专栏,并明确提出将社区新闻作为民生新闻的重点来经营,下大力气搞好社区新闻的报道,为党报进社区、进家庭创造条件。经过一年来的实践,社区新闻在“贴近”二字上下了功夫,受到了广大读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电视媒体的不断发展,对优质新闻资源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一趋势下,电视媒体为了更加吸引老百姓的目光,把民生新闻作为重要的新闻形式予以打造,形成了不少特色和品牌。纵观当前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还存在着科学定位、广泛参与等方面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民生新闻在贴近性方面的一些认识偏差,对电视民生新闻坚持贴近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社会新闻作为地市报重要的报道品种,在引导社舆论,沟通社情民意,弘扬良好风气,针砭社会时弊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社会新闻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起读者的共鸣呢?面对媒体争日益加剧的现实,搞好社会新闻报道的动力何在?在长期从事社会新闻稿件的采编过程中,笔者深切会到,地市报社会新闻要应对日趋激烈的竞争与挑,不断与时俱进,最关键之处是必须始终坚持与强调会新闻的贴近性。强化贴近性,密切党报与读者的联系社会新闻要不断强化贴近性,这是由新闻的一般规与社会新闻的特殊规律决定的。贴近,包括地理上、心上、思想上、感情…  相似文献   

17.
许秋娟 《新闻传播》2010,(4):104-104
广播新闻的贴近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台实现效益的必然选择,是县市级电台成功发展的鲜明特征。随着听众新闻观念的转变,贴近性也有了新的含义,广播新闻应实现除指导性而外的多种功能,如传播信息功能、社会服务功能、文化教育功能、舆论监督功能、休闲娱乐功能等等,只有这样,广播新闻的贴近性才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广播新闻编排技巧的贴近性是指按新闻规律把受众关心的新闻由政治及社会生活、由远及近、由大及小进行编排.政治贴近性不论是新闻联播节目,还是整点新闻、滚动新闻以及各类延伸节目,在编排上始终要“讲政治”——及时反映党委、政府的工作.比如,某省党代会开幕了,但同时该地发生了一件离奇车祸,9车相撞造成10多人死亡,30多人受伤.后者是一条吸引人们眼球的即时新闻.但在编排时,必须把车祸新闻放在党代会开幕的新闻之后,并弱化处理.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主要工作的新闻在节目编排时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不能用社会类新闻、轰动性新闻、引起人们争议的新闻去排挤和取代它.即便没有党代会这样的大事,在日常的广播新闻编排中,也要把反映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新闻放在社会类新闻之前,当然在长短取合上可以作出调整.  相似文献   

19.
许海凌 《记者摇篮》2006,(11):64-64
所谓贴近性,指的就是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在企业宣传报道工作中,贴近职工是最为重要的。因为,职工是企业的主体,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实践者。离开这个主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也就无从谈起了。  相似文献   

20.
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如何应对强手如林的竞争形势?笔者认为,宜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想方设法在贴近观众上下功夫,努力使自己的报道以重要、深刻、新鲜的内涵,生动活泼的形式,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