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意义]研究学术论文创新性有助于加快知识创新共享,促进创新突破或再创新,推动国家创新发展;有助于营造良好科研氛围,引导科学研究“重创新”。[研究设计/方法]从学术论文创新性相关概念辨析、学术论文创新性类型、学术论文创新性识别方法、学术论文创新性研究的应用四个维度阐述当前学术论文创新性研究现状,并展望未来研究。[结果/结论]概述了学术论文创新性内涵、2种学术论文创新性类型及其关系,梳理了学术论文创新性识别的4种方法及学术论文创新性研究的应用,并指明学术论文创新性研究具有以下动态:(1)立足新时代科学评价,深化学术论文创新性理论研究,为遴选高质量学术论文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2)借助新信息技术,综合识别学术论文创新性;(3)强化学术论文创新性研究应用,提升创新力,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创新/价值]多维度阐述学术论文创新性研究进展,以全面理解学术论文创新性,准确把握其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主题创新是学术论文创新最本质的特征之一。基于主题演化视角对情报学论文的创新性进行分析,以期提供动态评价的新思路。[研究设计/方法]选取情报学领域11种CSSCI期刊近20年的论文作为样本,结合LDA主题模型与SVM分类算法,对摘要进行潜在主题识别,并判断论文创新性。最后,采用统计方法验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结论/发现]应用的学术论文创新性评价方法能够有效识别情报学领域不同时期具有创新价值的论文,可以为学者的科研选题、论文主题创新性评价以及期刊的论文评审提供参考。[创新/价值]拓展融合LDA与SVM的创新性评价方法的应用领域,丰富基于内容的科研论文创新性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基于知识元的学术论文内容创新性智能化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创新性是对学术论文质量最基本的要求,是学术论文的灵魂,是学术论文评价的核心。知识元是学术论文基本组成单元。基于知识元理论和机器学习相关理论与算法,从学术论文内容层面研究计算机如何智能化地进行创新性评价及其实现过程与方法。[方法/过程] 首先,构建学术论文的研究问题、理论、方法、结论4个知识元本体,接着提出基于知识元的学术论文创新性判断模型。其次,根据学术论文研究特点,构建理论与方法机器分类模型及知识元的抽取规则与抽取方法,建立规则库和知识语料库。最后,基于语义相似度计算方法,根据判断规则和相关权重对学术论文4个维度的创新性进行评分。[结果/结论] 基于知识元抽取的学术论文创新性评分系统的实证结果表明,该智能化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为学术论文内容创新性智能化评价系统的最终实现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4.
对学术论文创新性评价方法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分类,总结现有评价方法存在的不足,展望未来研究趋势。文章针对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和创新性评价的不同进行了分析,指出两种评价方式的区别和侧重点。依据评价所采用的技术和数据的不同将创新性评价方法分为三类,分别是基于同行评议的方法、基于引文指标的方法和基于内容指标的方法,并对每种方法的原理和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当前学术论文创新性评价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基于学术论文内容构成分析的学术质量鉴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论文的基本构成包括3个方面,即基础知识内容(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引用文献内容和学术创新内容,其核心是学术创新内容.文章论述三方面之间的内在关系,指出学术论文质量评审的关键是通过对论文的基础内容、引文内容和创新内容本身及其内在关系的具体分析,确认学术创新内容,并提出基于学术论文内容构成分析的论文学术质量评审和评价原则及要点.  相似文献   

6.
学术论文质量的标准与要求归纳为创新性与学术价值、语言艺术、文章格式等三个方面。本文提出了论文质量的质、功、形评价,探讨了编辑初审评价论文稿件质、功、形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同行评议的主观性和低效率、文献计量学的人为操纵和不针对内容等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学术论文评价面临不同评价方法之间难以相互弥补的矛盾,亟需新的评价理论和方法。认知计算是一个以一定的规模进行学习,带着某种目的进行推理,以此来与人类进行交互的系统。将认知计算引入学术论文评价领域,有望同时解决专家定性评价中的主观性和低效率,以及定量评价中不针对内容等缺陷。本文介绍了认知计算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探讨了学术论文评价的发展历程及其困境,揭示了学术论文评价的本质,重点论述了基于认知计算的学术论文评价新思路。研究发现,学术论文评价的发展与科学交流方式和技术变革密切相关。学术论文的评价本质是对其学术价值的评价,具体体现为创新性的测度。从学术论文语义内容角度,构建基于认知计算的学术论文评价系统是完善现有论文评价理论和方法的新视角,有望成为未来学术论文评价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图3。参考文献43。  相似文献   

8.
知识转移视角下的学术论文老化与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SCI和CNKI数据库中数学等学科50年的引文数据分析可知,学术论文自身条件和信息环境是影响其知识转移的主要因素,知识元在学术论文间的运动是导致学术论文老化和创新的根本原因。学术论文间的引证关系揭示了学术论文间知识的运动轨迹。因而,可以利用学术论文中知识元转移的数量测度学术论文的老化度和创新度。假设学术论文是一组知识元的逻辑组合,其中含有m个知识元和n个创新知识元(其中m≥n),则学术论文在其学术生命周期中第i年的老化度Ai=(∑1iSi)/n,创新度Ii=(m-∑1iSi)/n。  相似文献   

9.
创新性是科技期刊论文的核心价值,研究科技期刊论文创新性评价有助于促进科技创新知识共享与科研创新发展。笔者基于知识图谱的梳理,总结科技期刊论文创新性的内涵与类型,剖析了基于论文组成部分和关联内容的论文创新性评价方法,提出了夯实理论、多维度评价、多学科协作、以应用促评价等提高科技期刊论文创新性评价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学术论文是学术创新的结晶,学术论文本身是否有创新、是否包括有前人未有的洞见是评价一篇学术论文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准.  相似文献   

11.
认为学术论文评价方法在引导基础研究人员行为和科研产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故有必要制定成本合理、科学公正的评价体系。以文献[3]提出的论文推荐-传播模型为基准,通过控制评价信息中大同行和小同行的比例、评价对象的选择方法以及给推荐者赋权3个策略来优化推荐-传播模型的学术评价功能。运用仿真方法验证优化策略的有效性后,提出利用平台用户的推荐-传播行为,自动计算学术论文影响指数、质量指数和价值指数的方法,从而构建一种新的学术论文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学术期刊每期发排文章的确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张君颖 《编辑学报》2001,13(3):149-150
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学术期刊如何选择每期要发表的文章。认为应从文章的内容和时效性以及投搞时间等多方面综合进行安排,争取做到内容丰富,重点突出,体现学术期刊的学术性和导向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知网:期刊编辑评审学术论文的助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雪荣 《编辑学报》2006,18(4):287-288
中国知网拥有全球最大的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其海量的学术信息,强大的信息分析功能,对期刊编辑审阅学术稿件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编辑可以充分利用中国知网的检索功能审评学术论文选题的创新性、内容的相关性及参考文献的规范性,提高审稿质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科研论文信息量的计算程序。研究指出:以论文的真实性为前提,可以用创新性、重要性、学术性、科学性及深难度等五要素,对论文的信息量进行度量,并给出了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5.
科技学术期刊编辑初审稿件的“三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李宗红 《编辑学报》2008,20(4):296-297
为使科技学术期刊编辑更好地对稿件的初审把关,提高初审的效率和质量,提出了一审规范化,二审学术化,三审精品化的"三审"建议.  相似文献   

16.
孙晓玲 《编辑学报》2007,19(3):233-235
"核心期刊效应"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学术评价标准的单一化与绝对化倾向,其所导致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价值目标的偏离.学术期刊编辑群体要从价值理性上牢牢把握学术期刊的价值目标,最大限度地消减种种负面效应,从实践操作的层面上牢牢把握学术性、科学性、创新性这个价值标尺,以保证学术期刊按照既定的价值目标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朱大明 《编辑学报》2007,19(5):345-346
综述(包括述评)作为特殊的学术论文类型,其内容不同于原创研究类论文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要素,一般采用指示性摘要的形式.为突出综述类论文的学术性和创新性,通过对综述类论文内容特征及学术价值的分析,指出了采用指示性摘要存在的缺陷,建议采用"论题指示-作者见解"的摘要模式.  相似文献   

18.
基于编辑角度的科技论文创新性评价方法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创新性是科技期刊应对竞争的需要,创新性评价能力是科技期刊编辑创造力的体现。科技期刊编辑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对科技论文的创新性进行评价:1)对稿件来源进行分析;2)对作者信息进行分析;3)用逻辑方法分析;4)用现代检索手段评价;5)通过引文评价;6)凭借审稿专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论科技编辑工作的创造性价值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玉珠 《编辑学报》1994,6(3):125-128
在科技编辑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都体现出编辑劳动的创造性价值。编辑家在选题组稿时,择优弃劣,弘扬创造性,引导着科技创造活动的新潮流;在修改稿件时,将自身的创造性融入稿件中,将稿件转变为文献,使信息智化;在总体设计时,构造科技书刊整体,产生创造性价值增量,增大其创造性;在编辑产品流通时,对科学技术中的创造性成果发挥着运载传播、转化促生和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学术论文评价体系中仅有专家评价以及使用计量学指标进行评价、缺少读者意见的现状,提出在现有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增加读者评价的互动评价机制。学术论文的互动评价可以明确读者的主体地位,增强作者的存在感,改变学术信息单向传播的现状,打破论文评价中少数人的垄断地位,体现出对信息传播规律的尊重。数字出版建立在高度互动的互联网媒体平台上,使互动评价的实施变得简单、容易。在现有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具有读者反馈功能的互动评价机制,可以促进学术交流,丰富并完善现有的学术论文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