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现在尚未看到好转的趋向,在这种情况下,传媒业尤其是广告业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但电影业和网游等文化娱乐产业却一派繁荣景象。其背后的原因何在?文化产业是否存在“口红效应”以及“口红效应”会对传媒业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2.
由于各类媒体自身的特性和"口红效应"的对其的影响程度大小不同,传媒业的不同分行业在当前的经济危机下受影响的程度也大不相同.归纳起来,可以从商品属性、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总效应、带来感情慰籍的程度、广告占收入中比例的大小、"口红效应"大小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传媒业“口红效应”现实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整体上看,传媒业的"口红效应"在金融危机中是存在的,但具体到传媒的各行业,其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金融危机时传媒业的盛衰发展并非决定性的,"口红效应"也仅能为传媒业的某些行业发展助力.传媒业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有必要利用"口红效应"的经济规律化危为机.  相似文献   

4.
传媒业如何面对“口红效应”的诱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口红效应",其有效性的边界十分清晰.这也是消费支出肾缩的大环境下,传媒受众对传媒产品要求更加苛刻的结果.在顺风顺水中快速积累起财富的中国传媒业,如何才能从这次经济危机中享受到"口红效应"带来的"豁免权"呢?在经济危机席卷全球的时刻,仅仅依靠"口红效应",所起到的作用也是有限的,文化传媒业一枝独秀的空间也相对有限.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究竟是机遇还是挑战?无论如何,具体深入的思考都将有助于出版人理性地成长。对于出版人而言,"口红效应"的意义在于:将读者的心理放到宏观的背景下,定量、动态地进行分析,发现规律。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历史背景和现实数据剖析了中美电影市场在金融危机初期的表现,得出2008年美国电影市场的波动和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都不能简单归因于"口红效应",金融危机对中、美两国电影市场的冲击程度需要继续观察,最后提出一些应对之策供电影市场发展参考.  相似文献   

7.
时统宇 《视听界》2009,(3):114-114
经济危机来了,有人挖掘出了“口红效应”。 简单地说,“口红效应”就是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人们的物质需求会紧缩,而精神文化需求会膨胀。当购车、买房成为困难的时候,人们会转向相对廉价的消费,文化消费既能满足精神需要,又符合其承受力,就有可能成为一种大规模的需求。这种效应被称为“口红效应”。不相信吗?有人说:今年全国贺岁片票房超过5亿元,  相似文献   

8.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的传媒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经济学上的“口红效应”再次出现在了传媒业身上,但受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广告量缩水却限制了“口红效应”给传媒业带来的机会。本文通过分析传媒业面临的挑战与矛盾,提出一些缓和矛盾以利于中国传媒业更加健康发展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回眸我国传媒业的对外开放之路,大致经过了四个阶段的历程:试探期(1980~1990年).上世纪80年代,国家新闻出版署对国外科技类期刊网开一面,批准数家以合资形式出现的出版公司.当时,合资不是主流,中外双方主要以单项合作的形式运营,如美国Ziff Davis集团,通过版权合作的形式创办杂志.1988年,法国桦榭·菲力柏契出版集团推出《世界时装之苑——ELLE》,其后拓展到时尚、体育、健康、汽车等杂志出版领域.这期间,外资对中国的市场和政策不了解,只有少数外资传媒尝试性进入.  相似文献   

10.
2008年虚拟类小说的排行榜上总少不了职场类小说的影子,据北京市新华书店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9月中旬,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职场生存小说的销量明显增加,平均增幅都在20%左右。此次职场类小说的热销的原因之一便是抓住了“口红效应”带来的机遇。  相似文献   

11.
惠天灵  吕在乾 《传媒》2012,(5):75-76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是促进文化发展的主要文件。该文结合《纲要》,分析当前传媒业发展的形势,对传媒业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传媒业“渠道霸权”时代的终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传播竞争时代的特点在于,传播渠道的拥有和掌控能力对于传媒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贡献将越来越小,而传播内容的原创能力及内容资源的集成配置能力,以及对于销售终端的掌控能力、终端服务链产业链价值链的扩张能力却越来越成为形成传媒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杨驰原  查国伟 《传媒》2005,(4):10-12
2005年3月25日,“传媒业改革与发展走势研讨会”在北京大观园酒店成功举办。此次研讨会是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传媒》杂志社主办的。中宣部、国家发改委、新闻出版总署等传媒管理机构的领导,报刊行业协会的负责人,传媒研究机构的著名专家、学者,传媒改革试点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以及其它媒体的代表70余人出席了此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14.
张昕、黄姗姗在《出版广角》撰文说在经济学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美国,每当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这是因为,人们认为口红是一种比较廉价的消费品,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仍然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所以会转而购买比较廉价的商品。  相似文献   

15.
16.
姜华 《青年记者》2022,(1):8-12
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媒体融合的理解或采取技术立场,或立足文化视角,但都是以人类实体为中心的思考路径,未能很好地解释传媒业的现状及其面临的未来演变格局。现实中,非人类实体在传媒业的地位日益凸显,却较少得到应有的重视。认识传媒业在当下及未来发展中非人类实体的独特地位、有别于人类实体的行动能力以及由其引发的多元社会效应,有利于拓宽我们对媒体融合的理解,也可激发对传媒业未来实践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代表性技术之一,在无形中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经济、文化和政治等领域变革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面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挑战,媒体生存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如何更高层次发展、如何同互联网有机融合,优化产业格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共同发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需要媒体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效应,提升传媒业技术含量,赋予传媒业新的发展活力和生命力。但是,当前互联网时代下传媒业融合发展受限,甚至出现了发展方向本末倒置的情况,有待进一步改进。本文从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出发着手分析,探究传媒业融合发展现状,了解科学技术对传媒业发展的影响,提出合理有效措施,进而推动传媒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方立明 《传媒》2022,(19):25-27
技术的变革和产业的创新将为传媒业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元宇宙正以其时空拓展性、开放参与性、虚实融生性、经济增值性重塑传媒业。传媒业需跟上大局要求,审视技术发展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并从思维变革、人才培养、制度革新三个层面入手,把握时代机遇,应对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在读者消费能力、广告主投放能力都在缩小的情况之下,传壤企业如何自救、如何自用、如何自处.即使在经济衰退的环境之下,媒介行业也能出现经济学上所谓的"口红效应",即媒体经营仍然有很多的机会,很多的好消息.对传媒企业来说,应对金融风暴,一在心态,二在积极地看到机会和寻求突破点,以求逆势飘红.  相似文献   

20.
2008年虚拟类小说的排行榜上总少不了职场类小说的影子,据北京市新华书店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9月中旬,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职场生存小说的销量明显增加,平均增幅都在20%左右。此次职场类小说的热销的原因之一便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