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化学教学中,我们时常会遇到一些教学上的困惑:有一部分学生根本就不重视化学的学习,即使是非常基础的化学知识也不能够掌握.种种迹象表明他们对这门课程缺乏兴趣.学习兴趣是一种渴望获取知识,并能促进个人主动寻求知识的意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催化剂".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入手,注重  相似文献   

2.
初中阶段是学生接触化学学科的出发点,在初中阶段学好化学对学生今后的化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比较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意识,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乐趣,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激发学生兴趣,营造高效初中化学课堂。  相似文献   

3.
<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使学生学好化学,必须是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化学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21,(95):112-114
化学是一门很有魔力的学科,但高中化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繁杂的知识体系。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仅要培养学生化学知识学习的技能,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自主学习、主动研判、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意识能促使学生合理安排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这种"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张仁宏 《教师》2014,(33):88-88
正依照《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创设科学探究的教学氛围,设置探究活动的主题,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从而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1.培养学生探究化学的兴趣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他们会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师设置的化学活动中,挖掘自己的学习潜力,激发求知的欲望。教学活动是学习提高的有效载体,教师要主动创设化学教学情境,积极引导学生进入化学学  相似文献   

7.
运用微型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它能够强化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8.
刘遂周 《考试周刊》2013,(56):144-144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教师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之一。用兴趣作为纽带揭示教学相长的关系,力求说明只有引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学生学好初中化学。化学教师应针对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一、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习兴趣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对于学习紧张的初三学生来讲是极具诱惑力的。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一系列的化学课外活动,比如"化学知识讲座"、"化学知识竞赛"、"化学猜谜"  相似文献   

9.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脉搏",也是化学教学的灵魂。好的实验资源的选择与整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和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  相似文献   

10.
《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教育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关注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而如今,学生环保意识淡薄,习惯使用塑料袋、一次性筷子;乱丢废电池;浪费水电等等。如何通过化学教学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我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何彦国 《中国教师》2013,(Z1):169-169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中学生年龄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面对我们有限的办学条件和教学仪器,如何才能搞好初中化学教学,尤其是怎样利用化学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陈阳 《成才之路》2013,(9):92-92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要通过化学课堂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考……"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课堂中要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通过优化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益。  相似文献   

13.
图示思维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而且能够引导和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学生对化学习题课兴趣不高,这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将合作学习运用到化学习题课中,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交流表达的能力。习题课中的合作学习主要分为课前准备、课堂讨论和课后测试。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苏教版《化学2》"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教学为例,阐述如何运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诸如让学生自己在分组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何运用探究实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何以趣味化学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等。教学实践表明,实验确实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成绩。  相似文献   

16.
在化学实验中,激发学生实验兴趣,有助于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激励他们努力去求知、探索、创新和改造。"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教师立足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忠于教材而不盲从于教材,这样才能充分挖掘现有教材中的类似课题,从而使学生形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不再是听化学、读化学,而是在做化学(即探究)中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对探究有兴趣,是探究能够顺利进行的直接动力。因此,为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实验内容除课本外,也应该选择与日常生活、环境、能源、生产等相联系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初中化学教学的目的是提升学生化学素养,使其能够利用自己所学化学知识解答生活问题,并建立浓厚的化学兴趣,打下坚实的学识基础。而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教师利用"生活化"教学手段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讨论具体的"生活化"手段,希望能够为初中化学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学习,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问题意识的培养更多的得益于教师的引导与激发.因此,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课堂中,教师需充分发挥其"引导者"的作用,加强对学习过程中相关拓展性问题的设计,从而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以进一步的提高化学学习效率.一、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实施拓展性问题设计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化学实验在实际的初中化学教学中占据着相当  相似文献   

19.
中职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中职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中职化学教学实效性的提升。为此提出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化学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由此可见学习兴趣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是学习兴趣呢?学习兴趣就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意识倾向,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它也是一个人走向成才之路的一种高效能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