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其坤 《现代教学》2011,(11):22-24
目前,我国已经将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战略。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型教师队伍。本期,我们邀请了沪上两位知名教育专家就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学校教育不只是教师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有机活动:应通过创新教育使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因素,使教学真正成为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相似文献   

3.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而教师则是完成这一神圣使命的重要载体。大量研究表明,教师是否具有创新能力与学生的创新能力高低密切相关。例如,托兰斯的研究发现,教师在创造性动机测验中的成绩与学生的创造性写作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具有高创造成果的学生对不寻常的和以独创性为前提的教师和教学方法深感兴趣。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明确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大量的创新型人才。由此可见,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势在必行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主阵地的物理课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和摇篮,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必须全方位更新观念,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在新观念、新技术不断产生的今天,高校重点培养的,应该是能领导科技潮流、有发明创造能力的人才。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的三大支柱之一,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职能,应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王强 《湖北教育》2005,(12):51-51
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广大农村长期落后的根本原因之一。为农村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建设人才.是农村学校而临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缺乏长期困扰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健在于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时代呼唤高素质人才、高效益教育!因此尽快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优化师资结构,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应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但是,我们的很多老师还是埋头苦干于备课、上课、批改、辅导和考试这些教学的基本环节,唯命是从于敦参的专制答案及单一解释。[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赵海 《考试周刊》2010,(2):186-186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个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必将使人类社会发生深刻的变化。江泽民同志曾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未来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更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创新能力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0.
11.
创新教育诞生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上世纪70年代后在发达国家迅速兴起。创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今乃至今后教育教学发展的人才目标。无论是进行技术创新,还是进行知识创新,最关键、最根本的因素是人才、是创新者。要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要有创新型的教师。教师首先必须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教师应具有创新理念。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如何更新教师的创新理念呢?我认为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2.
当前,全国教育系统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大力开展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没有教师的质量,就没有教育的质量;没有教师的创新,就没有教育的创新。因此,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推进教育创新,实施素质教育,当务之急必须建设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教师只有具备创新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创新的需要。那么,创新型教师应当具备怎样的素质?教师如何培养创新素质?围绕这些问题,笔者在此略谈一些看法与思考。一、思想素养要有新…  相似文献   

13.
幼儿英语教师创新能力培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人们对在幼儿园是否开设英语课还存有异议,但这种势头在现实中已势不可挡,有条件的幼儿园,纷纷将幼儿英语教学作为“办园特色”之一。由于幼儿英语还是个新兴的外语教学领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摸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一些相对稳定的教学理论,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有许多不足的问题还是暴露出来了,其中“幼儿英语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众多问题中比较突出,也是我们发展幼儿英语教学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一、创新能力的涵义一般说来,创新是淘汰旧的东西,创造新的东西,它是一切事物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事物内…  相似文献   

14.
创造和创新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对提高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提高创新能力必须更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营造学术氛围,提高创新素质;开拓进取,勇于实践;善于理论,指导实践;积极培训,接受继续教育。  相似文献   

15.
在21世纪,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又主要体现于创造力的竞争。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他又强调:“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因此,培养创造性人才和创新精神是当前我们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培养创新型人才,离不开创新型教师,更离不开教师适应学生实际需求而采取的创新型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基础教育崭新的课题。江泽民部书记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而教育对各个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当今的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人才和知识的竞争,发展的优势蕴藏于知识和科技之不,社会财富日益向拥有知识和科技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聚集,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上占优势,谁就在发展上占据主导地位,江泽民总书记的讲话为我国教育指明了方向,那就是为了综合国力的增强,为了取得科技创新上的优势,占领发展的主导地位,我国教育必须培养出大批的具有创新意识,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了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今天的教育决定着明天的经济,因此今天的教育更应该成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人才的摇篮和主要阵地,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相似文献   

17.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设计者和指导者。教师自身具有创新素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前提。邓小平明确指出:“能否促进学生主动、和谐、活泼地发展,关键在教师。”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教师的教学创新,是学生消除创新神秘感、激发创新意识的最好范例。教师以创新意识去唤醒学生,以创新精神去感染学生,以创新实践去带动学生,以创新成就去鼓舞学生,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创造的积极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创新型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思维人才。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性较强的教师比创新性较差的教师能在更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学科,  相似文献   

18.
许文杰 《现代教育》2003,(17):75-7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在于教育创新。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出创新人才是当今社会的新要求,也是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其关键在于培养出大批的创新型人才。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高校具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着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深入推进的诸多因素,需要通过实施创新教育予以克服。  相似文献   

20.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它需要通过后天有目的的培养才能获得,为了培养具有“计算机文化”素养的21世纪创新型人才,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独立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