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老师表情生动、语调起伏,多媒体十八般武艺齐齐上阵;学生们气氛活跃,回答问题争先恐后;一个问题的提出,教师便像主持开幕式-般宣布:讨论。顿时桌椅一阵喧哗,前排同学转过身,课堂人声鼎沸,学生嘴巴上下开合,几分钟过后,教师的手一挥——停!于是,所有学生迅速归位,却似严阵以待或  相似文献   

2.
上课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其质量的好坏关系到知识传授和学习的效果,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对象,处于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一面。因此,对于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探索刻不容缓。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进。  相似文献   

3.
董云安 《辅导员》2014,(18):49-49
语文课上,一个词、一句话、一件小事往往都会出引发学生的质疑或想法。教师应该如何应对课堂上的这些“小插曲”呢?  相似文献   

4.
林意是一个长得蛮帅气的男生,眉清目秀,斯斯文文,顾老师刚接手三(1)班就对他有了印象。上第一课,顾老师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叫到林意时,他一下子面红耳赤,慢腾腾地挪着身子,过了半分钟才站起来,弓着背,低着头,好像刚做了错事等待被  相似文献   

5.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小强,请举出名词的例子。""黄牛。""说得对,请坐下。小明,请你再举一例。""另一头黄牛。"  相似文献   

6.
在阅读中自寻问题、自提问题,是重要的学习方法,自提问题的能力是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主体作用得以发挥的体现。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培养学生自提问题的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小学生年级升得越高,举手回答问题的人越少!究竟是什么使本应"童言无忌"的小学生在课堂上变成了一群"沉默的羔羊"?这其中固然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但不可否认,造成这种现象,教师有不可推脱的责任:你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学生慢慢思考了吗?你的提问学生乐于回答了吗?你对每个学生的回答都予以激励了吗?你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了吗?  相似文献   

8.
徐舒 《现代语文》2011,(9):86-87
一、问题的提出 一些学生厌学语文,上课不专心听讲,忽视语文学习,原因何在呢?  相似文献   

9.
许多做教育工作的同事都反映学生越大,上课越是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大多数教师是这样解释这种现象的;一是孩子长大了,害羞;二是认为孩子学习的独立性增加了,愿意自己独立钻研。但事实是,绝大多数学生把课堂上的问题困惑留在心中,直到下课才能主动去寻找答案。我们要问的问题是:他们为什么不及时提出他们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丁零零……”上课了,同学们可高兴啦,因为又是语文课,罗老师也许又会给我们带来新点子。  相似文献   

11.
宋松梅 《课外阅读》2010,(7):133-134
法国教育学家第惠多斯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学的艺术全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回答问题。”陶行知的这句话一语道破了教学艺术的真谛。教师适当的设疑和巧妙的引导不仅能使学生找到答案、教给学生有效思维的方法、提高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启发学生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必读》2014,(7):16-17
问: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我上课吃糖,自习课讲话,有意不交作业。可是,老师并没有注意我,既不找我谈话,也不找我回答问题,其实我很想被提问,哪怕答不出来或答错。老师眼中没有我。《怀宁琪琪)  相似文献   

13.
14.
让每一节语文课富有活力、充满朝气,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如沐春风之感,在艺术享受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知识,受到教育,就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自觉去欣赏祖国的语言美,陶醉于语言艺术的意境之中。  相似文献   

15.
一位学生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的语文成绩有点差,我很想学好它。一天上课,语文老师提出一个思考题,让同学们回答。我满有信心能答出,我很激动,  相似文献   

16.
陈海燕 《云南教育》2004,(32):41-42
一天,我发现自己噪子哑得几乎失音了,其他老师都忙,我也不想麻烦谁顶课,可,这节课怎么上呢?上课铃已经响了……  相似文献   

17.
一位老师在执教《三亚落日》时,出示了这样几个题目,引导学生感悟“三亚落日”的美。并训练学生如何准确地回答阅读思考练习题。  相似文献   

18.
一般来说,课前预备铃一响,学生应该迅速回到课室并做好下一节课的准备工作,但恰恰相反,他们总是对下课时间情有独钟,表现的是依依不舍,甚至有些同学还沉浸其中,乐不思蜀。如果我们教师一上课就一成不变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学生乐于学习,教师就要想法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就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可见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非同小可。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除了积极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不断更新完善教育教学方法之外,还应想方设法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陈琳玲 《师道》2006,(6):34-35
《孔子游春》我曾上过多遍,可以毫不自谦地说,这篇课文的重难点我是了如指掌,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我也是一清二楚。然而,在今天的课堂上学生却让我上了一节不像语文课的语文课:“同学们,你知道孔子为什么会认为水是真君子吗?”我按部就班地来引导学生把握课文重点内容。“因为,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所以,孔子认为水是真君子。”果然如我所料,学生一下子就抓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