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唐代七律前已有人不少精辟论断,然较少有人从宏观上对其整体演进轨迹加以论说。本从七律之初成、七律之发展与过渡、七律之集大成、七律之繁荣、七律之精纯等五个阶段入手,贯串各阶段之主要人物,展示唐代七律演进的总体风貌。  相似文献   

2.
杜甫的七言律诗是杜甫诗歌中较受人关注的一个方面。通过对杜甫七律的声律研究,可以看出杜甫在注意打破原有的声律结构而创作变体七律的同时,也在遵循传统创作正体七律。正体七律一直以来虽较少受关注,但也是杜甫诗律艺术的一个体现。正体七律是杜甫对历来七律形式的一个总结,为七律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正体七律的创作以及在声律方面所做的努力,也显示出杜甫对诗律的精心追求和求新求变的创作态度。  相似文献   

3.
《登高》《蜀相》代表着杜甫七律的最高成就。教学这两首诗,仅仅就诗论诗是不够的。应该学习这两首七律,使学生在读过《春望》的基础上,对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有一个初步的领会,对七律臻于完美的形式有  相似文献   

4.
关于唐代七律前已有人不少精辟论断,然较少有人从宏观上对其整体演进 轨迹加以论说。本文从七律之初成、七律之发展与过渡、七律之集大成、七律之繁荣、七律之精纯等五个阶段入手,贯串各阶段之主要人物,展示唐代七律演进的总体风貌。  相似文献   

5.
邵雍的诗学思想基本形成于庆历、嘉祐时期,代表了诗文革新时期诗风转变的一个分支,但其现存《击壤集》绝大部分作品作于熙宁年间,因此他对熙元诗坛影响更大。他的七律内容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内省自适,一类为外化教人。内省自适源于“颜回之乐”,外化教人源于“孔门之教”,这使得他的七律呈现出鲜明的理学特征。他对于七律的最大创变在于形式,以“吟”体结构七律,使得七律具有了古体的顺畅流走之感,也因过于口语化而失去了七律的形式美,从而将白体七律的语言平实坦易,重视说理写意,不注重诗法的特征推向了极致而形成别具一格的“邵康节体”七律。北宋白体七律的发展流变呈现出一正两变的特征,欧阳修、苏辙、张耒的七律代表了白体中的正体,邵雍七律和苏轼七律则分属两个变体。  相似文献   

6.
欧阳修七律共225首,约占其诗歌创作总数的四分之一。在诗文革新诗人中,欧阳修是七律创作数量比较大,比例亦比较高的一位诗人。其七律在内容上多写闲适细腻的日常生活情事;在艺术上,以平实流畅、质朴自然为主,又能整合杜甫七律及晚唐体、西昆体七律之长,发展了宋初王禹偁等人的白体七律,并影响到后来的苏辙、张耒等诗人,最终确立了北宋七律平易畅达的风格。欧阳修的七律诗风与其诗学思想密切相关,体现了诗文革新诗人在诗体学上的认知与理念。  相似文献   

7.
本用比较的方式,把金圣叹选评杜牧七律诗与杜牧的七律诗作比较,并从他们的身世出发,探讨形成他们的诗歌创作与诗歌批评之差异及共鸣的原因,由此试图揭示学创作与学批评与创作与批评之间的某种联系。  相似文献   

8.
李商隐的七言律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商隐的七律恢复并发展了杜甫七律关注国运、感伤时事的传统,创造了以咏史方式反映时事的新手段,显著提高了七律的讽刺艺术;创造了七律无题这种特殊的抒情诗,极大地提高了七律抒写心灵的艺术,从而在内容和艺术上对七律作了重大的拓新.他的七律既有典丽精工型的,又有清空流美型的,二者在深情绵邈这一点上又有其内在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9.
自德宗贞元中至文宗大和年间,诗坛风光旖旎,佳作荟萃,七律蔚为大国。短短四十年,染指七律的诗人近七十,七律达一千六百首之多,超过了前两百年七律创作之总和。白居易、元稹成就斐然,张籍、王建创作繁丰,韩愈、贾岛、柳宗元、刘禹锡各有建树,姚合、杨巨源、牟融、李绅、鲍溶、殷尧藩等亦各有千秋。唐代的七律创作,首次出现了繁荣局面。白居易是七律发展史上的一面大纛,其七律有589首,是杜甫的三倍多。由于他的  相似文献   

10.
七律·庆祝香港回归郭晋稀香岛骊龙颔下珠,被人强摘受揶揄。虎门战垒埋忠骨,清室蒙羞捧载书。忍痛当年离故国,欢腾今返旧舆图。万方使者来中土,四海真宜享大甫酉。七律·庆祝香港回归@郭晋稀...  相似文献   

11.
七律·回归颂郑文白下迫盟启祸殃,狼吞虎咽面存亡。井冈赤帜高高举,华国义声处处扬。尘垢百年忻澡雪,繁荣奕世庆隆昌。一邦两制昭模示,台海伫看聚一堂。七律·回归颂@郑文...  相似文献   

12.
黄庭坚的拗体七律是其成就较高的体裁,但学界对其关注不够,并且对于拗体的界定也众说纷纭。笔者采用王力的七律标准,认为黄庭坚的拗体七律只有31首,并具有如下特点:(1)拗句三句到八句不等;(2)平收类的拗句种类和数量大大多于仄收类,且都和古体诗声律相近。其成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专名的妥协;(2)对对仗的妥协;(3)有意为“拗”,追求奇峭美。  相似文献   

13.
杜甫安史乱后所作七律在艺术上达到精妙绝伦、登峰造极的地步(一)七律在杜甫手中成为可以表现各方面内容的艺术形式,在现实政治、历史人生等前人很少或几乎没有表现的天地中尤为用力;(二)杜甫在语式方面所作的开拓与创新也影响着后世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其七律句式灵活多变、丰富多彩;(三)杜甫运用七律联章诗形式,使七律的表现形式有所发展;(四)杜七律不及五律多,但从两种诗体的建设过程看,杜甫在七律方面所起的作用及贡献则显示出尤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唐诗学是明代诗学的主体,七律研究是明代唐诗学关注的热点之一。产生于晚明的《诗源辩体》中的七律论不是许学夷所独创,而是与前代、同时代诗论有着深厚渊源。正是在融汇众家的基础上,《诗源辩体》中的七律论成为了明代唐诗七律研究的总结之作。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李商隐七律的三个突出特点,试图说明李商隐七律的艺术成就。首先,意象的错综。李商隐的七律,在意象的使用上,比前人进了一步。义山诗中的意象是用心制造和安排的,且喜用非现实之物,来表现哀伤幽眇的情思。其次,章法的变化。李商隐的七律,精彩处常在于发端和结尾。有的善于学习老杜七律的章法;有的独具自己的特色.再次,对仗的精工与灵活。李商隐的七律既有大量的工对,也有很多灵活的对仗,更多时候能做到了精工和灵活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校园生活     
功高天下共歌讴———读七律二首《怀念周恩来同志》□江苏蒋秀明3月5日是周恩来同志百年诞辰。此前,重读吴汉若先生1986年写的二首七律《怀念周恩来同志》,倍感亲切:山川灵秀钟英杰,风貌才华轶等伦。面壁功深通马列,弭兵心切展经纶。惯冲虎穴忘生死,久秉钧枢...  相似文献   

17.
李白的七律少,这是客观事实。对其创作七律少的原因,则众说纷纭,各执一词。概而言之,大致有三: 其一,认为李白不善七律。过去讲格调者,多持此说。“李太白不作七言律,……古人立名之意甚坚,每不肯以其拙示人。”(贺贻考《诗笺》)“李白不长于七律,故集中厥体遂少。”(《柴虎臣家诫》) 其二,认为李白不愿作七律。今人讲李白诗,多持此说。“他所以只有很少几首律诗,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的“友人”究竟是谁吴美潮,周彦瑜七律答友人(1961年)九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徽。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这首形象绮丽、韵律悠扬、意境深邃的七言律诗写...  相似文献   

19.
杜审言的七律《大酺》是一首早期的七言律诗,确定其作年,对准确地了解七言律诗的发展演变过程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确定杜审言任洛阳丞的确切时间。本文经过深入的考察、排比,考定杜审言的七律《大酺》应当作于万岁通天元年(696)三月;也正是在这一年的年中,杜审言离开常州江阴,升任洛阳丞。  相似文献   

20.
苏俊海 《考试周刊》2011,(49):54-55
一读:悲凉 师: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尤其在七律方面,他的贡献最大,有"七律圣手"之美誉。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最负盛名的七律——《登高》。请同学们把这首诗集体朗读一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