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网络多媒体传播——媒介进化史上新的里程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继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三类新闻传播媒介之后的第四传播渠道,因特网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井成为新闻与传播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鲁汉(Mcluhan,Marshall)倡导这样一种媒体研究方法:把媒体与它们的“内容”分开,然后只单独研究媒体本身。他有一句名言:“媒介即讯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在他看来,是传播工具塑造、控制着人类团体及人类活动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短信全扫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维山  成文胜 《传媒》2005,(5):17-20
"媒介即讯息",麦克鲁汉先生的经典论述在任何时代都彰现出这个北美大陆传播学者的才华与睿智,一种传播技术发展到可以彰显这个时代的传播特征的时候,那么这种技术就已经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并在使用者身上强烈地折射出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3.
这篇文章的作者原为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教师,现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他在文章中介绍了西方传播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即包括语言等在内的媒介对人们在各方面的影响。我们知道,著名的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鲁汉在他于1964年出版的《媒介通论:人体的延伸》一书中提出了: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介即信息”,“所有“媒介都是活生生的比喻”等著名论断。他的名噪世界理示色激发了人们研究各种传播媒介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这一现象至今未衰,随着人们对包括语言等在内的各种媒介的认识逐步加深,人们对媒介与人的关系的透视也越来越清晰。现在人们认识到媒介是主体人与客体一世界的中介。人们创造出传播信息的媒介,用来传递人的思想、经验,借助媒介人创造的精神文化散播得更加广泛,更加深远,媒介大大地延长了人的各种器官。但与此同时,媒介对社会,府接受者和使用者来说,它又限制和决定了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行为方式,即麦克鲁汉所说的“所有媒介都是活生生的比喻。”这就是说:主体人是通过各种媒介来认识外部客体的,人们从媒介中得到的对客体的间接经验是经过媒介改造了的经验。这种主体人得到的间接经验是在经过了媒介这个观察窗去看对象客体的认识过程中得出的。这一过程就象人们在使用比喻认识未知客体一样。比喻实则是人们通过比喻客体来认识比喻主体从而进行新的总结的过程,譬如“她象花一样美”,这一比喻是人们通过“花”这一客体去认识“她”这一主体。媒介在人们认识客观世界,丰富间接经验的过程中正是发挥如此的功能。媒介是人们创造出来为自己认识世界提供的一种渠道,同时(也正因为如此)它又改变、制约着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和行为方式,即制约着人本身。这也是这篇文章的主旨。孙振斌同志还随稿附了一封给朱光烈同志的信,信中提到了国外传学研究的焦点所在和发展趋势,可以帮助读者理解这篇稿件,也在此一并发表。  相似文献   

4.
媒介环境研究的重要意义已经被认可。但是,对“媒介即讯息”这一媒介环境学经典观点的误读依然存在。“媒介即讯息”意在说明,媒介/技术除了本身具有实用意义,还会产生其它意义。这些意义并不一定为其发明者和使用者所察觉,但却真切地改变了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方式。“媒介即讯息”是媒介环境学的基石,它提出了思考媒介的环境视角,促使我们思考媒介技术、传播方式对人思想和行为的改变,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传播就是文化 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鲁汉有一句名言:“媒介就是信息。”意在强调媒介,强调传播方式。媒介的文化力量,等于甚至大于信息本身的文化力量。不论是“热媒介”、“冷媒介”或“软媒介”、“硬媒介”,媒介作为传播的载体与过程,就是一种文化力量。从人文哲学的历史角度来看,过程常常比要素更重要。仪式会产生诗神,速度会改变力的要素结构。基因是生命的基本要素,但若没有形体,生命既不会形成,也不会运动。因此,我们不妨对这句名言作个阐释和引申:传播就是文化,就是人类文明化的过程。 在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史上,任何有…  相似文献   

6.
吴雯 《新闻窗》2012,(3):53-54
麦克卢汉的经典理论“媒介即讯息”印证了网络时代的本质,在虚拟网络中传播的“讯息”并不是媒介想要传递给人们的内容,而是媒介本身。诚然,不断出现的新媒介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形态和生活方式,正如麦克卢汉曾经预言“技术将会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人的环境……”。  相似文献   

7.
杨一萌 《新闻世界》2013,(10):315-317
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讯息”理论强调了媒介之所以能够对人类产生影响,其关键并不是媒介传递和表达的内容,而是在于技术本身。换言之,这种媒介技术本身就是起到信息传递作用的“讯息”。纵观近代新闻事业发展史,期间无不渗透着从机械化到电力化,再到数字化这三次科技革命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从不同时期科学技术在新闻事业中媒介形态、传播方式、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应用入手,通过史料分析、现象观察等方法,综合论证了人类科技体系发展给新闻事业带来的正反两方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何镇飚 《新闻界》2006,(1):40-42
近两年不断遇到“媒介即按摩”与“媒介即信息”的同时出现,似乎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媒介即信息”的金科玉律。在《从容面对媒体——让你的媒体亮相尽善尽美》一书的第三章《表演戒律》中,作者乔治·莫利斯指出:“马绍尔·麦克卢恩,被尊称为‘电子时代的先圣’。他道出了那句名言‘媒介就是按摩’。后来他把这句话作为一本书的书名,而这书几乎被所有的人误念为‘媒介就是信息’(把m assage中的a看作e)——使得整整一代发言人认为只要在电视上露面或者在印刷品上署名就能成功地传递讯息。其实,这一书名术语是一个文字游戏;麦克卢恩使…  相似文献   

9.
六十年代,当电视在全世界蓬勃发展的时期,人称“传播学怪杰”的著名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接连发表了三本论述传播媒介的著作:《古腾堡的灿烂群星:印刷文人的诞生》(1962)、《媒介通论:人体的延伸》(1964)和《媒介即讯息》(1967),提出了他的以“媒介即讯息”为中心论点的媒介理论。他以一系列大胆创新的论断,呼唤人们研究传播技术/媒介除运用于传递讯息内容以外它本身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讯息——各种传播媒介的出现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一时,麦克卢汉不仅在学术界声名大噪,而且在大众传播媒介中倍受重视。他的新颖论点,启发、吸引了许多学者对各种传播媒介特别是电视的性质、特点和社会作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传播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对社会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影响。从口头传播到文字传播再到电子传播,人类的生活已被媒体层层包裹,媒介的触角已经深入到我们的思维领域。麦克卢汉就此提出了“媒介即是讯息”的理念,这对于把媒介理解为传递讯息的载体的观点来说,无疑是一次翻天覆地的革命。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网络传播的技术手段日益更新,整个世界都被小小的电脑芯片和细细的网线连接在一起,  相似文献   

11.
余霞  程珊 《东南传播》2011,(12):62-64
媒介环境随着科学技术、媒介制度等的发展已发生了剧变,媒介与人的关系也相应发生改变。媒体内容极为丰富、媒介形式日益多样化,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本质上代表何种媒体现象.全媒体将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本文以全媒体环境为背景,通过探讨全媒体的真正内涵,揭示全媒体时代媒介与人的关系,进而对全媒体时代媒介与人的关系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2.
媒介技术创造新环境,新环境与人的适应性之间存在间隙,因此人们在面临媒介新环境时最先感受到的往往是痛苦,人体的神经系统选择“关闭”以阻塞痛苦,就形成了所谓的“那喀索斯自恋”,引发一系列诸如麻木、梦游、幻觉、焦虑等“心理病态”症状,而破解之方蕴藏在对媒介的深刻理解中.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提出“媒介即讯息”“媒介即人的延伸”和冷、热媒介理论,提供了探析这一症状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理论,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即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电视发展到今天,手握遥控器的人们对于电视产品的选择更加随意,兴之所至,偶尔停留。因此,一个电视谈话体评论性节目要使受众的眼光在这里驻足,就要使自己所表现、所提供的内容有看点,以此改变人们这种漫无目的的状态,从而形成对这一节目的清醒认识和执著追求。  相似文献   

14.
王秋 《新闻世界》2013,(3):173-175
“媒介即讯息”,每个时代的主导媒介不同,对媒介素养的要求和实施方式也会有所不同。web2.0时代是自媒体的黄金时代,社会对全方位拥抱自媒体的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web2.0时代的技术又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正>媒介,从定义上来讲一般有两种:第一,它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第二,它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施拉姆对媒介的定义和第一种类似,即:“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之中, 用于扩大并延伸讯息传送的工具”。本文所提及的媒介是该种定义的媒介,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  相似文献   

16.
于勤  马驰 《记者摇篮》2008,(3):29-30
与传统印刷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在媒介属性上具有技术层面上的优势。无论在传递讯息的速度,还是讯息更新的频率上,网络媒体都体现出明显的优势。特别在有关新闻报道的背景方面,由于网络媒体自身所具有的超级链接功能,使得网络媒体能够为受众提供数量庞大、内容丰富的新闻背景资料。这一点,在传统印刷媒体那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电视收视需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社会及时政新闻讯息的传播时效、速度等方面的要求也愈来愈高。真正做到在“第一时间”接受感知新闻讯息,成了媒体受体和媒介传播之间切实的矛盾焦点。因此一种谓为“另类”的新闻制作模式也在这几年发展成熟起来,那就是“无剪辑拍摄”。  相似文献   

18.
纵观媒体发展的历史.可以清晰地发现:推动媒体发展的根本性因素就是媒体技术的革新。从某种意义而言。目前中国广电业改革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其根源正是“改革的步伐还滞后于媒介技术的革新”。因此,要解决转型期中国广电业改革与发展的问题.就要解决好技术创新与内容创新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形象指社会公众对某一组织的整体看法和评价。在公共关系学中,人们更多地探讨形象在经济组织中的作用。本文拟把形象的有关理论运用到新闻媒体中,探讨在新闻媒体产业化特点越来越明显的今天和未来,注重媒体形象塑造的意义和途径。新闻媒体形象指的是社会公众对新闻媒体的总体看法和评价,形象是一个多维立体的概念,由多种形象要素构成。著名学者莎尔托尔认为,形象“是作用而非事物”,形象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形象会规范行动”。我们透过媒体形象才能判断媒体,从而在与媒体的关系活动中采取符合我们判断的行动。比如对中央电视台所有的信息传递,我们总是宁愿信其真,而不愿信其假,这是媒体形象在起决定作用;而对于一些没什么知名度的媒体、形象平平的媒体,人们感受就会更具多样性。由于每个人的观察角度不同,对媒体形象的心理感受就不同。德国学者马莱茨克在论述他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时,曾说:“接收者(受众)心目中的媒介形象导致接收者对媒介内容的期望,因而认为这种形象对于接收者对内容的选择、对内容感受和反应方式都具有影响。媒介的知名度和可信性是这一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媒体的形象在传播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改革开放和市场化大潮不可阻挡的今天,“形象是无形资...  相似文献   

20.
媒介素养:考察农民与媒体关系的一种视野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李苓  李红涛 《新闻界》2005,(3):121-122
在通过对当前国内的媒介素养研究的文献梳理基础上,笔者认为,作为一种面向全体公民的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理应涵盖各种人群和各个社会阶层的受众。并提出以媒介素养作为考察农民与传媒关系的一种视野,考察农民与媒体之间的真正的关系状态,以使农村受众更好地使用大众传媒、参与传播活动,促进其自身的发展和农村现代化的实现。文章还从“对大众传媒的认知”、“对媒体信息的接收、理解与评价”和“对大众传媒的使用与传播活动的参与”等三个方面讨论了用以考察农村受众媒介素养状况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