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话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撞击的双边教学形式,它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扎实训练、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有效的对话能促进学生深入地思考,本文就教学中如何通过课堂提问促进学生深层对话,引发学生对数学本质的思考进行阐述,从而为进一步实施有效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课改的深入,对话教学受到广大教师和研究者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也千方百计地运用提问来促进学生思考。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质量的保障。笔者基于课堂有效提问个案研究,提出有关有效英语教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汤叶 《大学时代》2006,(11):116-117
新课程标准呼唤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对话理论、对话阅读观念已渐为大家所认同,“对话式”阅读教学方式正逐步深入到语文教育教学中。但在具体的阅读行为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对话呢?本文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提出了“引导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体现自主性”;“把握师生对话契机,促进学生与文本的深层对话”;“营造良好的‘对话’氛围,顺利地完成人本对话、师生对话”等有效方法,力求学生在“对话”的天空中灵性飞扬!  相似文献   

4.
郑俊 《成才之路》2014,(23):83-83
正所谓的对话教学,就是以对话为原则的教学方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主要有学生与课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这三种对话形式,三种对话形式往往不是界限分明,相互孤立,而是互动联系、融为一体的,并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根据以上特点,在教学时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一、学生与文本对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个人思考,要让学生通过独立、深入地与课本进行对话,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领会课文内涵。  相似文献   

5.
有效课堂对话的前提——课前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严 《生物学教学》2008,33(8):20-21
教学活动中创设有效的对话情境能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符合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话运用于教学就是在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的氛围中,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相互对话,在师生经验共享中创生知识和教学意义,从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形式。进行有效课堂对话必须在课前实现课前与文本对话、与学生对话、与资源和设备对话。  相似文献   

6.
沈芳 《考试周刊》2013,(45):36-37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对话理论、对话阅读观念已渐为大家所认同,"对话式"阅读教学方式正逐步深入语文教育教学中。但在具体的阅读行为中,如何在阅读过程中构建主体的和谐对话呢?本文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提出了"引导读者与文本直接对话,体现自主性";"营造师生对话的和谐氛围,促进学生与文本的深层对话";"把握生生对话的契机,激扬学生独特的个性和创造力"等有效方法,力求让学生在"对话"的天空中灵性飞扬。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呼唤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对话理论、对话阅读观念已渐为大家所汲同,“对话式”阅读教学方式正逐步深入到语文教育教学中。但在具体的阅读行为中,如何在阅读过程中构建主体的和谐对话?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提出了“引导读者与文本直接对话,体现自主性”;“营造师生对话的和谐氛围,促进学生与文本的深层对话”;“把握生生对话的契机,激扬学生独特的个性和创造力”等有效方法,力求让学生在“对话”的天空中灵性飞扬!  相似文献   

8.
在目前的阅读教学中,一般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开展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都是被动地学习,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积极促进学生的能动学习。对话是一种有效的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深入学习的方式。在阅读教学中,通过设置相关的教学活动,积极构建师本、师生、生本、生生等形式丰富的对话,在对话中引导学生加强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MS-EEPO有效教学是国家级科研课题,是当前解决课堂教学低效率的有效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有效教学更多强调"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更多地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而有效提问实际上是实现师生交往互动、沟通交流、理解与对话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主动质疑、深入思考,开拓创新,不仅能使学生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而且能让学生在相互碰撞启发中达成深度学习。文章以"复式统计表"教学为例,探讨如何以有效合作学习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深度对话是在阅读教学活动中,以某一具有共鸣、困惑或分歧的问题为话题,以反思或批判性等高阶思维为路径,以厘清问题的思路、认识或缩小分歧为目的的言语活动。阅读教学深度对话的基本条件有:民主、尊重、协作,倾听、表达、应对,质疑、探究、批判。阅读教学深度对话要有问题讨论、比较辨析、话题辩论等情境策略,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对话欲望,引领课堂对话走向深度。阅读教学深度对话中,教师要改变课堂教学中强势主宰课堂现状,将角色定位为对话情景的创设者、对话支架的搭建者、深度对话的引领者。  相似文献   

12.
哈佛大学马祖尔教授的教学改革是美国大学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典型案例。经过近30年的改革实践,创生了主动学习、同伴互助、讨论对话与及时反馈的新式大班课堂。文章从教育技术学的视角出发,发现马祖尔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内涵是:在教与学过程中采取结构化、精致化的教学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中心重构教学内容和开发学习工具;信息技术的应用聚焦于支持教学场域中的生生互动和学习反馈。基于此,文章分析了马祖尔信息化教学改革带来的启示,以期推动我国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并为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explores a teaching approach that aims to engage learners more fully in the deep learning process that i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The concept of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is reconsider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ed to shift focus away from teaching teachers about learning to teaching students about learning. A cross‐disciplinary approach is used, with the educational theory of interactional learning being placed alongside the literary theory of reception study. The result of placing these hitherto unconnected theories side by side is to open up a debate concerning the rhetoric we use when discussing the value of learning, by introducing a new discourse concerning ‘dialogue strategies’. This case study of the potentials in using dialogue strategies during a lecture illustrates how students’ conceptual sophistication in cognitive thinking is achieved by asking them to scrutinise their own involvement in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相似文献   

14.
英语教师要对英语课堂教学进行适当的创新,努力构建充满趣味的英语课堂,调动每一位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构建英语趣味课堂的策略有:有效运用肢体动作,巧妙进行英语教学;将游戏融入课堂,增强英语教学生动性;创设相应教学情境,增强学生对话能力。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examines university teachers’ conceptions of effective teaching. It reports a small illuminatory study of eight teachers. Their narratives identify rich insights. Conceptions of ‘learning through dialogue’, ‘community of learners’ and ‘meta-learning’ emerge as crucial in supporting students’ learning. These conceptions extend understanding of effective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illuminate how teachers transform their teaching to transform learning. Insights emerge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social contexts. Theoretical dimensions informing pedagogy, knowledge constructi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learning are congruent: dialogue and collegiality are key. What inhibits teachers’ effectiveness is the ‘performativity’ culture especially setting aside preferred ways of operating as colleagues. A model is constructed to explain opposing standpoints.  相似文献   

16.
《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是一个多重对话过程,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间对话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对话的过程,是学生自我对话的过程。本文试图在阅读教学中,寻求出处理好这些对话关系的方法和途径,以推进阅读教学高效展开,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对话论强调语言教学的互动性,对外语教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阅读和教学的对话本质使得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包含有多重的对话关系。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通过体验与文本建立深度对话、通过拓展与文本建立广度对话、通过补白在文本中创造隐含对话。  相似文献   

18.
课堂是多维对话的动态过程,其间会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有效的课堂离不开教师的有效调节,这就需要教师既具有预设的目标意识,又具有生成的机智意识。总之,教师调节只有围绕学习目标,树立课程意识,调控最佳时机,关注学生学情,链接生活体验,语文课堂才会充满生机,才能走向高效。  相似文献   

19.
在对话理论视野下,基础英语课堂是师生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平等对话的平台,而对话教学则是所有参与课堂教学的人之间的语言交流、情感互动、精神相遇和经验共享。通过对话促使所有参与课堂教学的人及其文本之间的相互交融,最终实现课程要求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