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150株三元能量处理妥布拉霉素(TOB)正突变株的筛选研究,通过初筛获得25株TBO突变株,从中分离出15株高产菌,进一步复筛双从中挑选出5株产量更高的产高菌株。通过最佳培养基配方的发酵试验,确定联抗性能最佳的菌株为QB-130-S1。实验表明:三元能量用于TOB菌诱变,不仅提高了产抗水平,而且菌株生长时间缩短,经4次传代,高产菌株的遗传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2.
以头C产生菌顶头孢霉菌K1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诱变处理后,再经摇瓶初筛、复筛,获得高产菌株K2。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利用采自黑龙江省穆棱林业局某林场东北红豆杉(T.cusuidata)的树皮等部位分离筛选出高效的产紫杉醇的菌株[1],通过向发酵液中添加前体物的方式,观察对树状多节孢Nodulisporium Sylviforme合成紫杉醇的影响,综合TLC、HPLC的结果分析,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当向S-7发酵培养基中加入90.0mg/L苯甲酸钠,60.0 mmol/L丝氨酸,120.0mg/L苯丙氨酸,1.2mg/L乙酸铵时紫杉醇的产量较高;多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当向S-7发酵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依次为90.0mg/L苯甲酸钠,60.0mmol/L丝氨酸,140.0 mg/L苯丙氨酸,10mg/L乙酸铵时,紫杉醇产量为(420.012±1.3)μg/L,比对照组(380.002±1.0μg/L)高,证明通过前体物间的协同作用能够很好地促进发酵液中紫杉醇的含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紫杉醇概述     
紫杉醇作为红豆杉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是近20年来世界范围内抗癌药物研究领域的重大发现,也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红豆杉资源的短缺与紫杉醇需求量的增加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这成了国内外工作人员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紫杉醇,包括作用机制、构效关系、结构修饰、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新资源的展望及开发等来说明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情况及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研究紫杉醇高产菌发酵产物的分离并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紫杉醇分离物中紫杉醇的含量。方法:采用安捷伦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218 mm×4.6mm,5μm),甲醇-水-乙腈(30:40:30),检测波长为225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紫杉醇在5~5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结论:本制剂稳定、可靠,测定方法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7.
紫杉醇是一种具有独特结构和独特作用机制的抗肿瘤药物,该药是从红豆杉属植物紫杉中提取并开发利用的天然广谱抗癌新药。自1992年FDA批准上市以来,紫杉醇独特的抗肿瘤作用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研究人员的重视,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成为多种肿瘤的一线化疗药物。介绍了紫杉醇的抗肿瘤机制、临床应用、结构改进等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紫杉醇的提取工艺进行放大,并且进行提取工艺优化。方法:从红豆杉中提取紫杉醇,使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提取中溶剂的浓度、溶液的用量、提取的次数、提取的时间进行优化选择。结果:RP-HPLC的方法对紫杉醇的提取含量进行测定,经实验证明该方法的精确度高、重复性好、回收率高,可用于对红豆杉树皮中紫杉醇的含量检测;以最终提取红豆杉树皮中紫杉醇的含量为参考指标,经优化筛选确定:使用800ml的95%浓度乙醇,提取两次,每次提取120分钟为最佳工艺提取方案。结论:对紫杉醇的提取工艺进行放大和优化,可有效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9.
东北地区8种毒蘑菇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植物病理学及菌物学的研究方法对8个毒蘑菇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白霜伞、绒白乳菇、厚环鹅膏、珊瑚菌、冠状环柄菇、鳞柄白鹅膏6菌株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细鳞环柄菇和鹅膏菌2菌株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2)各菌株生长最适碳源,除珊瑚菌为麦芽糖,冠状环柄菇为木糖外,其它6菌株均为葡萄糖。(3)除白霜杯伞在无氮条件下生长最好外,其他7菌株生长最佳氮源均为蛋白胨。(4)各菌株生长最适pH值:鹅膏菌、厚环鹅膏、细鳞环柄菇、鳞柄白鹅膏、珊瑚菌为6.0。绒白乳菇和冠状环柄菇为7.0,白霜杯伞为7.5,均属于喜稍偏碱出坏境的菌株。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的冻干制剂工艺和质量的研究。方法:对多西紫杉醇的冻干制剂工艺进行设计,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结果:观察使用该工艺制备的三批次多西紫杉醇冻干制剂形状均是白色块状物,形状检查均合格;观察使用该工艺制备的三批次多西紫杉醇冻干制剂PH为:5.4,5.5,5.4,酸度检查均合格;观察使用该工艺制备的三批次多西紫杉醇冻干制剂最大杂质含量分别是:0.39%,0.40%,0.38%,总杂质含量分别是:1.08%,1.02%,1.03%,杂质查均合格;观察使用该工艺制备的三批次多西紫杉醇冻干制剂不溶性微粒检查均符合规定,均合格。线性方程为A=123453.56+79452454C(r=0.999 9),说明多西紫杉醇的浓度在0.02mg/ml-0.12mg/ml范围内,峰面积和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使用80%甘露醇作为赋形剂,多西紫杉醇冻干制剂的成型结构比较良好,对使用该工艺制备的样品进行质量控制,各项均符合相关要求,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含量进行检测,具有良好的精密性、重复性、回收性。  相似文献   

12.
灿烂弧菌M-1菌株培养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梯度法比较了培养时间、温度、盐度、初始pH值、菌液起始浓度等对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M-1菌株生长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对Zobell 2216 E培养基组分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M-1菌株产最大活菌数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时间48 h、温度32℃、盐度40、初始pH值8.0、菌液起始浓度为1×105 CFU/mL;最佳培养基成分为:蛋白胨7.5 g/L、酵母浸出膏1.5 g/L、CuSO4 0.075 mg/L、CaCl2 0.04 g/L。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利用采自黑龙江省穆棱林业局某林场东北红豆杉(T.cuspidata)的树皮等部位分离筛选出高效的产紫杉醇的菌株[1],通过向发酵液中添加前体物的方式,观察对树状多节孢Nodulisporium Sylviforme合成紫杉醇的影响,综合TLC、HPLC的结果分析,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当向S-7发酵培养基中加入90.0mg/L苯甲酸钠,60.0mmol/L丝氨酸,120.0mg/L苯丙氨酸,1.2mg/L乙酸铵时紫杉醇的产量较高;多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当向S-7发酵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依次为90.0mg/L苯甲酸钠,60.0mmol/L丝氨酸,140.0mg/L苯丙氨酸,1.0mg/L乙酸铵时,紫杉醇产量为(420.012±1.3)μg/L,比对照组(380.002±1.0μg/L)高,证明通过前体物间的协同作用能够很好地促进发酵液中紫杉醇的含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通过用化学诱变剂对现有青霉素生产菌株232#进行诱变育种,筛选高产菌株。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239#菌株是优于232#菌株的高产、稳定菌株。  相似文献   

15.
采用去溶剂法制备了装载紫杉醇(PAC)的人血清白蛋白(HSA)纳米粒(PAC-HSA-NP)。通过Zeta PALS粒度仪对纳米粒进行粒度表征,测定了包封率和产率。并对PAC-HSA-NP进行了体外释放表征,同时将体外释放曲线与已上市注射用紫杉醇粒米制剂Abraxane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此方法适用于制备人血清白蛋白结合紫杉醇纳米粒子。  相似文献   

16.
从青岛石化输油管道爆炸污染的海滩中分离出17株石油降解菌,其中4株Z1、Z2、Z3和Z4降解能力较强,经鉴定分别属于假单胞菌、不动杆菌、红平红球菌和茅孢杆菌.研究了菌株的生长特性与其降解石油能力的关系,表明菌株的降解能力与生物量之间呈相关性.数据表明溢油前四天微生物的降解率最高,经过10天的降解,有三株降解率高达76%以上,其中红平红球菌降解率最高达到79.39%.  相似文献   

17.
周佳  程新  李昆太 《科技广场》2011,(12):82-87
紫杉醇(Paclitaxel,商品名Taxo1)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广谱、疗效确切的二萜类抗癌药物,广泛用于卵巢癌、乳腺癌等的治疗。本文对紫杉醇的药用价值及其生产技术概况进行了综述,尤其就利用现代发酵技术解决紫杉醇药源稀缺问题的前景进行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论文主要研究以二氧化硅为模板制备均一的牛血清白蛋白颗粒的方法。我们运用了纳米层层自组装法(LBL),将牛血清白蛋白逐层包裹于纳米二氧化硅球体表面,得到了均一的以二氧化硅为核的牛血清白蛋白纳米颗粒。制备得到的牛血清白蛋白颗粒具有较好的单分散性和稳定性。我们接着探索了这种牛血清白蛋白颗粒用于抗癌药物多西紫杉醇的载药研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多西紫杉醇的浓度。试验结果表明,在合适的条件下,这种牛血清白蛋白颗粒对于抗癌药物多西紫杉醇可达到较高的包封率和载药率。因而,我们的这种制备方法有望运用于新型的缓释制剂研发中。  相似文献   

19.
对产胞外超氧化物歧化酶的14株菌株进行筛选,其中9251菌株产酶活性最高,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对Trichoderma viride 9251的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在优化的培养条件下,发酵液产酶活性达85U/mL。同时,还考察了金属离子对9251菌株产酶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于栽培菌株予以测定,辨识了蛹虫草含有的腺苷、某含量的虫草素。测得精准含量,为蛹虫草特有的质量评判供应根据。方法:采纳液相色谱法,筛选7个培植菌株,测得它们蕴含着的虫草素以及腺苷,对比数值差异。结果:不同培植菌株之中,蛹虫草特有的腺苷能超出0.15%;虫草素特有的总含量能超出0.35%。结论:蛹虫草细分的多重栽培菌株以内,虫草素凸显了偏大的变动范畴;对应的腺苷总量,维持着稳定情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