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优势1.大容量的信息传输,适时的教师点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思维能力。学生求知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感性认识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从量变飞跃为质变。学生如果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就难以对事物和问题形成理性认识。政治课传统授课方法的不足,便是无法在课堂上向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而多媒体课件则因为它的容量极大,因而在使用过程中能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在学生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后,教师再适时加以讲解点拨,可以促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从了解事物现象到认识事物本质,从而培养了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2.人机交互,双边互动,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多数学生上课习惯于被动地听教师讲授,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发挥。多媒体课件则具有较强的人—机—人的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可以使学生充分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同时,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还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不同难度的授课内容和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他们各有所学,各有所得。因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探究知识的参与性也明...  相似文献   

2.
学生感性认识的缺乏、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脱节以及“三维教学目标”中维度的缺失,是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面临的带有共性的困难。要克服这些困难,有必要从认识的“内涵及程度”,认识的路径以及认识的方法三个维度对演示实验教学过程进行系统化设计。  相似文献   

3.
当前,物理教学很大程度上把知识传授看得太重,往往淡化获取知识的过程。显然,这种方法舍本逐末,得不偿失。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呢?笔者就多年教学实践经验谈三点看法。1.让学生知道“理”从“物”中来———见物人的认识过程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物理教学要加强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充分利用图形、图片、电视录像、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再现物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变化过程,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学生提供信息,促使学生进行分析物理现象的思维活动,自然地“悟”出其中的道理和规律,从而使学生掌握分析物…  相似文献   

4.
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示范是给学生去感知,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教师的讲解则是帮助学生理解技术动作,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在教学中正确使用讲解与示范,并在实践中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美术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在教学中,特别是在操作训练过程中,是眼、手、脑密切配合的能力活动。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要能让学生做到视有所感、手有所致、脑有所思。这就是说,使学生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从喜欢到学会“会学”本领。下面就介绍几种在美术教学中可以教给学生学习美术的“双基”方法。  相似文献   

6.
“平抛物体的运动”作为“曲线运动”一章的重点 ,是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曲线运动 ,是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知识的第一次实际应用 ,是理解和掌握其它曲线运动的基础 .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是本课的重点 ,平抛运动的分解和水平方向速度的大小并不影响平抛物体在竖直方向的运动是本课的难点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同时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培养学生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深刻理解平抛运动的特点、熟练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 .本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再从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识的教学理念 ,笔者设计和实施本课教学的流程图和一…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学生感性认识特点的研究,意在克服教学过程理论上长期存在的机械唯物论观点。文章认为学生感性认识的三个特点是:一、不是学生从学习书本知识所获得的理性认识的源泉;二、不完全是在教学过程中获得的;三、具有随机性和典型性,缺乏定向性和全面性。  相似文献   

8.
政治课教学,重在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而政治课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具体的、丰富的、直观的感性材料,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思考空间。1 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政治课与恰当的导入是分不开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用多媒体巧妙的导入,可以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我在…  相似文献   

9.
教学过程是教学论的重要范畴,历来的教育学者都很重视对教学过程的研究。   我国古代教育家,一般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在教师循序引导下,学生学习知识和修养道德的统一过程。他们从朴素的认识论出发,把学习看作是“闻”、“见”、“知”、“行”的统一过程,他们主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知和行的统一。儒家曾对学习过程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继之、笃行之”。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系指开展教授活动和学习活动的时间与空间流程。”教学过程所涉及的要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相对稳定的因素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构成…  相似文献   

10.
1感性认识课的设置,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过程。这一环节,让学生坐在计算机面前,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小单元学习内容和目标,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探索计算机世界的奥秘,并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要相互合作、互相为师。这样既使学生先从直观上对知识形成了感性认识,又在学习中发现了问题,主动地明确了知识点中的重难点,为下一课型“精讲突破课”中重难点的突破奠定了基础。2自主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四课型一条龙教学模式,首…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强调教师讲,忽视指导学生学,特别是忽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我根据“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的辩证唯物论观点,改进了“长方体体积”的教学。  相似文献   

12.
中学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但观察、实验中所得到的只是感性认识,须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才能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形成概念,找出一般规律,进而指导社会实践。可见,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物理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3.
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便于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在这种良性的氛围中,充满激情地去学习,对文本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激活了语文课堂,提升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一、语文教师应具有“思想” “做有思想的教师”较早源于北大教授钱理群给特级教师王立根的一个题词。这里所讲的“思想”很显然不是普通的“念头、想法”之意,《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解释为“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产生的结果,属于理性认识”,《辞海》解释为“思想亦称‘观念’,即理性认识”。其核心是区别于零碎无序、肤浅低层的感性认识.是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要根据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知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和作者思路,确定教学过程的起点和终点。  相似文献   

16.
一、利用直观教具,培养学生理解概念的能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活动,总是从感知开始,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而数学中的许多概念都是从它的形成过程提出的。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利用直观教具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归纳能力。例如:在讲“圆周角”和“弦切角”概...  相似文献   

17.
在高二<思想政治>第五课的教学中,学生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许多错误认识,如认为现象属于感性认识,本质属于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最终归宿;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第二次飞跃等等.为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走出认识的误区,本文着重澄清如下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18.
唯物辩证法认为,认识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美术鉴赏中,感性认识是学生以视觉为主要方式与美术作品的直接感触。理性认识是学生在感性认识基础上对美术作品的进一步理解。为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在美术鉴赏课中,教师要科学地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获得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进而提高其学习美术的能力。本文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美术鉴赏》教材为例,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分析并总结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所谓美术鉴赏“三部曲”。是指在教学中分为三个步骤引导学生学会鉴赏美术作品。  相似文献   

19.
赵芝翠 《甘肃教育》2005,(12):56-56
观察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知觉活动,是人们获得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而思维是对感性认识进行思维加工,获得理性认识的过程。任何生物课题的提出和研究,都离不开对生物本身的观察和思考。那么,面对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如何结合新教材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思考能力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体会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历史教学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也是树立学生正确、健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多媒体的应用为学生提供具体、丰富、直观的历史材料,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