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教融合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新形势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与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对产教融合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府干预是调整“市场失灵”的重要举措,良好的政策环境是产教融合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本研究通过构建“政策内容—政策工具”分析框架对146份央地产教融合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政策内容上,校企合作占文本比重大,但在产权制度建设、激励举措等方面规定较为模糊;在政策工具的使用上,以权威型政策工具为主,但涉及企业等市场主体则以象征号召型政策工具为主,其中涉及企业办学的相关政策存在“责任不清”“义务不明”“激励不足”等问题。针对政策力度不足、相关规定缺乏法律支持等问题,亟待出台更强力政策的。2023年天津市颁布《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促进条例》,通过法律手段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实践中产生的难点问题予以回应,为我国探索产教融合法制路径建设、促进区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体系完善贡献了“天津智慧”。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理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的逻辑思路,拟从多源流理论视角建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政策分析框架。基于时间序列,按照关键性事件和里程碑式政策文件,将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变迁划分为“生产与教育相结合”“产教结合”“产教融合”三个阶段。基于政策演变,利用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打开产教融合政策发展的动力“黑箱”,发现产业结构变革引发劳动力市场供求问题,开启政策议程;问题源流引发政治源流,带来国民关注和舆论反思,并在国家战略和领导人意志引导下明确政策制定方向;政策源流紧跟政治源流,获得人大提案与学者建言,开启政策之窗。基于政策文本内容,总结“产教融合”阶段政策主体、内容和导向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反思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政策内容的中央指导性和地方独到性、提升政策主体间的协调性、重视政策执行的成效性等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要义,产教结合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初级阶段,产教融合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级阶段。在政策变迁方面,我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经历了从产教结合到产教融合的变迁过程。在政策变迁过程中,从追求短期效益到注重长效发展,不断推进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不断完善双师型队伍建设以及不断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之间的精准对接。展望未来,产教融合政策是主导,我国产教融合政策在制度化、法律化的基础上,应该重点关注产教融合的联动机制建设、治理模式创新以及激励机制建设,进而不断完善我国的产教融合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4.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要义,产教结合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初级阶段,产教融合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级阶段。在政策变迁方面,我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经历了从产教结合到产教融合的变迁过程。在政策变迁过程中,从追求短期效益到注重长效发展,不断推进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不断完善双师型队伍建设以及不断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之间的精准对接。展望未来,产教融合政策是主导,我国产教融合政策在制度化、法律化的基础上,应该重点关注产教融合的联动机制建设、治理模式创新以及激励机制建设,进而不断完善我国的产教融合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5.
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层面颁布的324份政策文件为研究对象,基于政策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法,从政策发文变迁、发文类型、发文部门、主题演化、作用对象共五个维度分析我国金融支农政策的演进特征与发展趋势,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支农政策文件在数量上整体呈现递增趋势,绝大多数以意见和通知的形式颁发;政策发文主体呈现多元化特征,跨部门联合决策程度较高,但部门间协同性有待提高;政策着力于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政策演进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精准脱贫阶段,政策聚焦于创新金融扶贫机制,以促进农户脱贫增收;乡村振兴阶段,政策聚焦于深化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6.
面对全球发展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要求,深化产教融合发展成为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江苏省作为我国的经济和教育大省,在产教融合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对其他地区深化产教融合发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从话语分析的视角对江苏省《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分析发现,江苏省产教融合政策文本的形成受到国家大政方针、政治领导人以及经济转型升级等社会语境的影响;在文本内容方面,江苏省对于产教融合质量政策、教师政策、财政政策以及体制政策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关照;在话语得失方面,江苏省对深化产教融合教师队伍建设、制度保障以及对政策本土适切性比较重视,但在可操作性、约束力、规范性等方面却表现不足。鉴于江苏省产教融合政策,其他省份可以在产教融合政策内容的可操作性、政策文本落实的整体性以及政策内容的法律保障性等方面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1985年至2019年政策文本的分析,可将我国高职产教融合政策实践样态演进历程划分为以校办企业与校企联合办学为纽带的初步探索期、以工学结合为抓手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调整期、以各类项目为依托的产教融合全方位深化期、以各层次产教融合政策为基石的政策体系建设期。对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横向比较可以发现,国外产教融合政策实践的成功经验可以为我国产教融合政策的完善提供有益启示。为消解我国高职产教融合政策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政策时效性欠佳、针对性不高、政策体系不完善等困境,在政策制定环节,应多方借鉴,科学制定;在政策执行环节,应高效执行,全面贯彻;在政策评估环节,应定期监测,有效评估;在政策修订环节,应及时反馈,适时修订。  相似文献   

8.
职业教育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总结脱贫攻坚阶段我国职业教育的扶贫路径,助推职业教育将脱贫攻坚前期经验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内容分析法,借助Nvivoplus11软件,选取了14个代表性省份及直辖市出台的41份职业教育扶贫政策文本作为研究样本,从“资助保障”“组织部门保障”“学校建设保障”“帮扶机制保障”“社会保障”等五个方面对脱贫攻坚阶段职业教育扶贫政策进行整理分析,梳理省级层面职教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路径,总结其特点。并从进一步细化职业教育发展政策文本、完善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策略以及扩充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内容等方面,提出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路径,以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9.
学生培养标准开发的实质是实现教育在一定范围内公平性的一种政策学表达方式,呈现出学生培养质量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协同性与融合性的辩证关系。教育标准的历史演进是从经验判断到标准普及的过程中,主要经历经验性标准阶段、工具性标准阶段、结果性标准阶段等三个阶段,同时职业教育学生培养标准开发需要在育人为本、产教融合的价值取向下进行研发。基于此,职业教育学生培养标准的开发在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规范性与结构性统一、动态性与创新性统一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国家标准、尊重区域差异,规范开发流程、内容结构合理,坚持产教融合、动态发展等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将职业教育发展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层面,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教师发展更是波澜壮阔。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政策框架下,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了更加完善的政策体系:政策理念凸显“三性融合”和“理实一体”,政策举措注重“多主体协同”。政策演进逻辑呈现以下特点:教师培养从注重“规模”到“规模与质量”并举,任职资格从参照普通教育模式到更加鲜明的类型教育,评价考核从“单一主体”完善为“多元参与”,教师权利从注重“社会价值”走向“社会价值”与“个人权益”并重,执行主体从“自上而下”单一化到“上下结合”多主体协同。  相似文献   

11.
从国际视野来看,英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体系比较完善,在推动和规范产教融合发展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战后,英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经历了初步探索期、继续推进期、全面改革期和创新发展期等阶段,呈现出了政策内容逐步具体化、政策体系逐渐科学完善、政策制定主体逐步多元化以及政策出台逐渐与时代同步的发展特征。立足现状,展望未来,中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可借鉴英国的理念和有效经验。即:强化政策内容建设,提升政策的可执行性;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增强政策的规范性;规范政策制定,提高政策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本计量法,以1980年至今国家发布的61份涉及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政策文本为研究样本,根据其量化分析结果,建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三维分析框架,并从政策结构、政策工具和政策主题的维度依次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由于社会环境的宏观驱动、市场需求的有效表达以及职业教育的内在需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呈现出政策主体从独立发文到合作参与、政策取向从工具价值到本体价值、政策内容从单边发力到双向对接、政策制定从一元管理到多元治理等嬗变特点。同时,也面临着工具运用失衡、规范引领不足、多元主体的割裂的困境。因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未来发展需要在政策主体、政策布局、政策内容和政策工具的四重逻辑上持续发力,为构建中国特色校企共同体奠定坚实的政策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长红”议题,近年来,围绕产教融合的政策文件更是密集出台。2017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2018年2月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2019年更是连续发文,先是3月份出台《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再到9月份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出台《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但从目前的调研情况来看,国家政策层面的持续推动,  相似文献   

14.
随着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研究我国的职业教育信息化政策文本,对于认清职业教育信息化政策现状,促进其更好的发展十分必要。通过将我国1999—2023年的61份职业教育信息化相关的政策文本放入以政策工具、职业教育信息化构成要素和时间的三维分析框架中进行内容量化分析,得出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演进趋势和使用情况。根据信息化政策文本分析,提出未来优化方向,从而为未来政策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政策工具是实现政策对象发展目标的必要手段,开展职业教育政策工具运用研究是理解与把握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以职业教育行政法规为研究对象,从基本政策工具和职业教育发展两个维度构建二维分析框架,通过内容编码、工具归类以及统计分析等步骤分析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研究表明,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工具运用表现出环境型政策工具占据主导而供给型政策工具与需求型政策工具相对不足的特征。同时,从职业教育发展维度看,政策工具差异化明显,较为突出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保障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府在未来政策工具选取及其运用时应更加注重均衡与协调,注重政策工具与职业教育发展的融合,从而优化并完善职业教育政策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6.
省级政府依据国家政策结合地方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出地方政策是对国家政策的贯彻与优化。从地方政策文本内容分析来看,省级政府在深化产教融合发展策略上都注重强化政府统筹,优化教育布局,促进产教联动发展;都注重强化企业主体,推动企业办学协同创新,促进产教深度融合;都注重强化校企协同,深化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注重搭建对接平台,促进行业协调实现产教双向对接。要想进一步提升产教融合发展实效,省级政府还应形成奖惩并重的产教融合发展实施保障机制、统筹细化的产教融合发展实施路径特色、评估考核的产教融合发展实施反馈机制,以突破当前产教融合实施意见政策文本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本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多由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形态的高职教育产教结合演变而来,当前的本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更加注重技术技能、工艺设计等方面的高层次发展要素,涵盖内生、嵌入、协同与延伸等多种产教融合模式。文章借鉴了活动理论的六要素框架,以我国22所升格为本科的职业大学的本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践为样本,分析了本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存在的活动资源、活动共同体、运转规则、活动工具等掣肘因素,构建政策层面、模式层面、技术层面及实现层面的产教融合共同体进阶体系,探索适合本科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共同体模式,旨在保障产学研资源的供给,促进本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循环互动发展,为新时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特征。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主要侧重于国家、区域如何办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如何办学两个方面;产教融合学术研究主要集中于内涵阐述、路径分析、融合举措和实现路径设想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份由地方政府颁布的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政策文本,研究构建了以产教融合型城市政策工具为X轴、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政策要素为Y轴的“政策工具·要素链”二维框架。研究显示,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政策工具配置齐全,包含权威型、激励型、能力型、系统变革型以及象征与规劝型五种政策工具类型,其中,权威型工具使用频次最高,但其内部作用形式存在失衡;激励型工具、能力型工具以及系统变革型工具使用恰当,象征与规劝型工具使用相对欠缺。建设要素包含先决条件等七个要素,均综合使用了五种政策工具,全面反映了政策制定者对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与规划的深度思考,但也显现出不同政策工具在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中的应用范围及其使用的局限性。基于此,政策制定者应进一步优化政策工具组合,重视政策工具内部结构、均衡各类工具的应用,增加象征与规劝型工具的使用以及加强对政策的评估,以实现政策工具与要素链之间的耦合,共同服务于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政策导向型国家,任何行业发展都离不开政策的引导,研学旅行作为政策催生行业,研究其政策演变有助于对今后的行业发展进行预判。基于中央层面102份研学旅行相关的政策文本,首先,运用扎根理论进行分析,构建出研学旅行政策变迁模型。其次,结合内容分析法将研学旅行政策分为三个阶段,并对各阶段的演进特征、演进逻辑进行梳理。最后得出结论:研学旅行政策由政策主体、政策情形、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四个范畴构成;政策演变分为试点推行期、规范发展期、细分深化期三个阶段;政策演进逻辑主要从政策理念、政策结构、政策过程三个维度体现。并从补充政策、研学旅行行业发展、研学旅行政策研究三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