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认可和国内高校工程教育转型要求,给工程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在讨论两岸交通运输专业认证的异同基础上,从人才培养理念、培养要求、专业认证规范等方面进行比较,借鉴台湾交通运输专业认证经验,以闽工院为例总结了适合地方交通运输人才需求的交通运输专业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2.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是地方本科高校的重要课题.从地方本科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现状入手,提出"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转型策略,以期为促进专业发展和培养大量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在城市化建设和高校扩招背景下快速发展,并表现出学科渊源的理工差异性、学生培养的就业导向性、教学改革的课程趋同性等特征。城乡规划成为一级学科是地方高校推进专业重构的新契机。基于学科整合的继承性、理工人文的综合性、人才培养的地方性等专业属性分析,地方高校须推动理、工科城乡规划的专业整合。围绕学科综合实力提升目标,顺应学科发展趋势、尊重高校地方特征、坚持开放办学模式、拓展师生社会实践,培养集理性分析、工程设计、美学评价于一体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4.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组织教学过程、规范教学环节以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本文首先对国内八所高校交通运输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了调研与分析,总结其在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方面的差异性,然后对交通运输专业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进行调研,分析了交通运输专业培养方案的实践效果,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交通运输专业培养方案优化建议,使得培养方案的修订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滁州学院学报》2021,(1):127-131
商务英语一流本科专业须遵循分"赛道"、差异化建设原则,秉持分层定位,分类发展思路与方针。地方应用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具有独特内涵和轨迹。在对地方应用型高校特点简要叙述的基础上,分析了一流专业建设对地方应用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带来的新挑战,重点从专业建设理念遵循、专业定位与学校定位契合、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重构、专业特色培育以及产教融合深化等六个方面论述了商务英语一流专业建设的主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地方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文章通过对X省5所地方工科优势高校就业质量报告的分析,研究地方高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发现:地方高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存在教学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人才培养结构有待优化、专业设置同质现象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较弱等问题,需高校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与人才培养结构,建立面向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工科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科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等。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交通运输专业的特点以及相关高校的培养特色,依据同济大学交通运输专业的实验教学原则和定位,结合培养目标,构建以增强实验教学为目的的交通运输专业实践和实验教学体系,并分别设计了适合交通运输专业的专业基础实验、专业技能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创新研究实验,使学生在校期间得到充分的实践训练,提高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交通运输专业在过去的教学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此做出调查和详细分析。结合当前高校学分制改革和社会需求,提出交通运输专业改革方案,包括专业建设优化设计、师资队伍建设设计、教学管理优化设计方案,为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当前学分制改革的需求和本专业的发展提供有利帮助。  相似文献   

9.
黄春梅 《教师》2022,(13):87-89
2017年2月以来,在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广东理工学院根据区域工业化建设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开设了“交通运输”专业。该专业的开设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广东理工学院汽车专业的协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其目标是最终做到将专业建设的效果立足肇庆地区、面向广东省、辐射华南地区。几年来,广东理工学院在交通运输专业建设方面坚持校企合作,以“产教融合”助力“产、学、研”的发展,推动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为社会培养出一批能适应交通运输行业变革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相似文献   

10.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交通运输专业具有自身特点,交运卓越人才思政课实践教学应重点加强工程道德的培养.首先应当强化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与交运卓越人才专业相结合的意识,其次要突出明确交运卓越人才思政课创新实践教学工程道德培养的目标以及规范交通运输专业卓越人才思政课实践教学要求,最后要创新性地设计交通运输专业卓越人才思政课实践教学项目并充分地实践这些项目.这些创新性探索大大增强了思政课实践教学工程道德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对专业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新文科背景下,地方财经类高校应重视学生计算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计算机通识课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地方财经类高校需要对现有的计算机通识课进行改革,融合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先进理论知识,以适应新财经的需求。本文对财经类高校的学生培养需求进行分析,结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基本要求》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提出针对地方财经类高校计算机通识课的课程体系建设路径,探讨教学和考试的具体改革方式,有助于培养地方财经类高校学生的计算思维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新文科背景下,地方财经类高校应重视学生计算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计算机通识课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地方财经类高校需要对现有的计算机通识课进行改革,融合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先进理论知识,以适应新财经的需求。本文对财经类高校的学生培养需求进行分析,结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基本要求》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提出针对地方财经类高校计算机通识课的课程体系建设路径,探讨教学和考试的具体改革方式,有助于培养地方财经类高校学生的计算思维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国内交通运输领域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现状与差异性的基础上,对同济大学交通运输领域专业学位已毕业研究生以及主要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目前交通运输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专业实践为导向,基于校企合作优化调整交通运输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培养交通运输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针对地方高校传统工科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与自动化专业创新创业培养的需求,探索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自动化专业创新创业的模式,从五个方面进行较为详细全面的探讨,并进行初步实践。实践结果证明,该培养模式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创业思维,促进自动化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地方输送更加符合产业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经济逐渐步入新常态,随之而来的是地方经济的飞速发展,如何推动地方高校教育以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已经成为众多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许多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及专业学科设置上,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在素质结构方面存在偏差,本文通过剖析地方高校网络舆情分析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及成因,探讨复合应用型专业舆情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及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6.
高等工程教育要求高校理工类专业注重实践教学,提倡"工程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打造与提升。交通运输作为一门应用型专业,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与发展潜力,其实践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要着力培养"交通运输工程师"。比较国内外交通运输专业工程教育实施及发展现状,分析我国高校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的需求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一条主线,四种能力,梯度递进"的教学改革模式,并从专业定位、管理体制、质量考核、教学形式以及自我提升等五个方面探讨其发展策略,为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转型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新工科”建设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提升的客观要求,地方本科高校应从理念更新,学科专业群构建,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服务能力提升以及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等方面加强学科建设。福建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实践探索为“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学科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新工科"建设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提升的客观要求,地方本科高校应从理念更新,学科专业群构建,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服务能力提升以及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等方面加强学科建设。福建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实践探索为"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学科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地方高校专业设置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对现有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布局、新专业的设置以及对现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方向的影响。因此,在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方面如何主动去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引领当地文化的建设,引导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是地方高校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新工科"教学改革背景下,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立足现有条件,"以本为本",培养从事大数据处理的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填补相关人才需求空缺.针对普通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教学体系、师资等方面需要,从师资队伍、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等方面,探索地方高校大数据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提升高校大数据科研和人才培养能力,培养适合国家和市场需要的大数据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