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蔡锷自1905年应邀赴桂后一直在桂负责编练新军。到1910年他已兼任兵备处总办、干部学堂监督、学兵营营长及广西仅有一协的新军混成协协统等职,基本掌握了编练新军的大权。他以其特有的军事才干和果敢干练、任劳任怨的品质,深得历任巡抚的信任和倚重,在来桂后的最初几年里工作开展得比较顺利,取得了一系列成就。这主要表现在:(一)大力加强边防建设。不仅提出了一系列积极可行的建议,还撰写了《越南重塞图说》和《桂边要塞图说》两部军事著作。(二)培养了一大批军事人才。“民国以后,桂系人才如李宗仁、白崇禧等,担当国事,皆蔡公教泽所遗。”①(三)蔡锷本人富有革命思想,在他的影响下,很多军官都倾向革命,这对促进广西革命思潮的传播和革命运动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因此有人评论说:“广西宣布独立时,蔡虽不在桂林,拿他‘种因’这一点来说,不能否认他是广西响应武昌起义的主要人物。”② 虽然蔡锷在桂期间做了不少贡献,但随着他在军界地位的不断升迁,终于在1910年爆发了“轰轰烈烈”的驱蔡风潮③。客观地分析这一风潮发生的原因,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辛亥革命前夕广西的各种社会矛盾及其对广西辛亥革命进程的影响都是大有裨益的。 风潮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广西本拟编练新军一镇一协,但由于财政紧绌,军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云南护国起义前,蔡锷从拥袁以及在京期间同以梁启超为 首的进步党、以孙中山、黄兴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西南地方实力派的联络活 动等史实,主要说明蔡锷在云南护国起义发动过程中的历史作用,并以此肯定蔡 锷是云南护国起义最主要的发动者,应居首功,以别于“纯蔡锷发动说”和“唐 继尧发动说”,“云南中下级军官发动说”和“孙中山、黄兴发动说”。  相似文献   

3.
清末新军是新政时期中国传统军事体制向近代军事体制转型的产物,而清末新军编练则是传统军事训练教育制度向近代军事训练教育制度转型的体现.在清末新军编练热潮中,云南也进行了编练新军的活动,并先后拟具和实施了三个"教育计划",使云南新军的编练与军事教育比西南乃至全国其他省区更有成效.然而,迄今为止,史学界少有人对清末新军的编练与教育进行深入探讨,更无人对云南新军编练与教育计划进行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对云南新军编练与教育计划的解读,为清末新军编练与教育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材料.  相似文献   

4.
本就云南护国起义前,蔡锷从拥袁以及在京期间同以梁启超为首的进步党、以孙中山、黄兴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西南地方实力派的联络活动等史实,主要说明蔡锷在云南护国起义发动过程中的历史作用,并以此肯定蔡锷是云南护国起义最主要的发动,应居首功,以别于“纯蔡锷发动说”和“唐继尧发动说”,“云南中下级军官发动说”和“孙中山、黄兴发动说”。  相似文献   

5.
黄兴和蔡锷在日本留学期间,因参与革命实践活动相识相知。嗣后,黄兴在领导东南沿海反清武装斗争时,蔡锷配合默契,暗中予以支持。武昌首义后,两人此呼彼应,黄兴领导的阳夏之战刚刚开场,蔡锷领导的云南“重九”起义旗开得胜。在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同盟会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最终推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建立了南京临时政府。在反袁护国战争中,黄兴流寓美国,幕后策划反袁斗争方略;蔡锷则在云南前线亲自领导护国战争,彻底粉碎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阴谋。黄兴和蔡锷在创造共和、再造共和的伟大斗争中都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对清末民初政局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奠定了他们彼此之间生死与共的战斗情谊。  相似文献   

6.
蔡锷将军(1882—1916)一生短暂,但他不仅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而且留下许多克已奉公、清正廉洁的事迹。 1904年8月,蔡锷担任广西新军总参谋。为了表明自己廉洁奉公的心迹,他在寓所门口书联自警:“淡泊明志,夙夜在公。”自此至1910年,蔡锷在广西6年,身兼数职,为训练新军殚精竭虑,煞费苦心,最终才有积  相似文献   

7.
建国前后是解放战争中的一个特殊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规模庞大的国民党军起义投诚事件,这些频繁而又大规模的国民党军起义投诚,不仅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原因,也有着与前期的起义投诚不同的特点,所起的作用也更重要。大批国民党军的起义投诚,是在“理”与“势”的双重震慑下作出的有利于民族,有利于人民的抉择。  相似文献   

8.
蔡锷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改革家,曾领导了1911年10月的昆明重九起义和1915年12月的云南护国起义,为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文章从相关文献资料中勾稽了蔡锷不平凡的一生,对于认识、了解和研究蔡锷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9.
清末广西的反清斗争中,太平天国运动最为引人瞩目,而同时期广西反清队伍中力量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吴凌云起义,在广西当局亦引起巨大的震动。吴凌云是壮族杰出领袖,从其首举义旗肇始,便得到反清力量的八方呼应,行军势如破竹,席卷广西十多个府县,多次攻占省治,建立延陵国政权,将广西左右江地区尽收麾下,达到了起义的全盛时期。在太平天国运动被国内外势力联合打压下兵败如山之时,吴凌云战死,延陵国亦由盛转衰,走向末路。其子吴亚忠继续领导起义。经过七年惨淡经营,吴亚忠领导的起义也宣告失败,其部队归由黑旗军首领刘永福统辖,成为援越抗法劲旅。  相似文献   

10.
清末新军入伊是长庚练兵的重要举措之一。伊犁新军的构成较为复杂;入伊后分别妥善安置、管理;军官的素质较高,任免严格;编练成协后军饷的筹措艰难。  相似文献   

11.
作为清末民初著名的军事将领,蔡锷不仅护国军功家喻户晓,而且其军事著作内容丰富,治军思想更是影响深远。其中,《曾胡治兵语录》在继承曾国藩、胡林翼军事思想基础之上,又吸收了以日本为代表的西方先进国家的治军理念,最终形成了蔡锷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道德教育为方式、以增强军队战斗力为目标的治军思想体系。在这种治军思想的影响下,云南新军纪律严明、作风优良,最终成为辛亥革命云南起义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2011,(Z4):14-16
1911年9月24日,起义临时指挥部在武昌胭脂巷11号胡祖禹家召开干部会议。会议决定,将于1911年10月6日起义。那一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暗合元末"八月十五杀鞑子"的传说。此前,四川发生保路风潮,清廷抓紧在全国范围内抽调部队去四川镇压,其中,就包括武汉的湖北新军第31标以及第32标的一个营。蒋翊武所在的第41标,也被调往岳州驻防。  相似文献   

13.
太平天国起义前夜广西局势的特点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平天国起义前夜广西局势的特点是:天地会掀起的不是“反清起义高潮”,而是盗匪劫掠狂潮;由于广西当局的弛治放任,和会党仅以劫掠为志,形成了二者互求容忍的短暂格局;会党劫掠狂潮的不可遏止,招致清政府将广西列为重点用兵之区,而会党劫掠狂潮顿时变成了降清高潮。这种局势对于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犹如双刃剑,它既在客观上对拜上帝会的组织活动起过掩护作用,又成为太平军义旗甫举就陷入清军重兵围剿的起因;既在客观上为太平天国发动起义拓展了社会基础,又使太平军在首义之区陷于孤立状态,不得不放弃“东进”计划而北上。  相似文献   

14.
蔡锷是辛亥云南起义后云南军都督府的主要领导人,滇军入黔是以蔡锷为首的云南军政府采取的一项重大军事行动.入黔是北伐过程中形势发展所致,应肯定蔡锷派滇军北伐的动机;蔡锷偏听了贵州宪政会耆老会的片面之词后,做出了错误的军事决定,则应予否定.在滇军入黔过程中,蔡锷曾多次电令唐继尧改道入蜀,但野心勃勃的唐继尧却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并最终以血腥武力夺取了贵州政权.故唐继尧对此事件须承担主要责任.  相似文献   

15.
著名的护国运动领袖蔡锷将军,辛亥革命前曾在广西度过了五个春秋。自光绪三十一年七月至宣统二年十月(1905年8月至1910年11月),除了1906年秋因至彰德观操离开广西一个月左右,他一直在桂负责培养训练广西新军。他胸怀爱国之情,办校治军兢兢业业,大大提高了新军官兵的思想意识和军事素质,使广西新军在辛亥革命中成为一支生力军,发挥出不小的作用。 蔡锷于1900年参与唐才常在汉口发动的武装起义,事败后再次赴日留学。1904年他自士官学校毕业归国,曾在赣、湘两省的军事学堂任教。1905年6月,广西巡抚李经羲数次奏调蔡锷到桂。然当时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却要他入奉;湖南巡抚端方欲把他留用湘省。李经羲就分别致电赵尔巽和端方,力陈广  相似文献   

16.
本认为辛亥革命在全国各省情形各异,云南“重九起义”在全国各省响应辛亥起义中具有自己鲜明和突出的特点,并在辛亥革命中有着重要的贡献和不可磨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将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中政治工作的异同进行比较,对于研究军队政治工作的历史,推动军队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两次起义的性质相同,但两次起义部队使用的旗帜不同;两次起义部队都建立了党的组织制度,但两次起义党的组织制度设立有所差异;两次起义都十分重视对部队的思想教育,但两支起义部队成分的差异性使得思想教育工作各有特色;两次起义都组织了对民众发动土地革命的宣传鼓动工作,但在实际贯彻落实中又存在不同。  相似文献   

18.
冯玉祥领导的西北军,是一支从旧军阀中分裂出来,参加过国民革命,又在新军阀混战中溃灭了的军队,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曾产生过影响。本文试对西北军的兴亡过程作一概述,并对其所以兴,所以亡的原因试作一些探究。一、西北军的起源 1912年,北洋军阀将领陆建章奉袁世凯之令编练左路备补军。这时,曾参加滦州起义失败后被递解归籍的冯玉祥,因同陆建章有姻娅关系,被委任为该军二营营长,原滦州起  相似文献   

19.
《蔡松坡电文稿》抄本抄录了蔡锷1912至1913年间的电文稿184篇。经多方查考,其中有部分电文已被对方收译,电文内容与史实相符,且部分电文中还有特殊暗记。这些不仅可证明其真实性,而且绝大部分还是新发现的蔡锷佚文,对于丰富蔡锷文集的内容,扩大蔡锷研究的视野,提升蔡锷研究的水平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红色精神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体现了崇高的革命理想信念和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导向.源于市场经济下多元文化的交流交融与交锋、“90后”大学生群体的独特行为与个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单一等,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在新时期面临诸多挑战.基于桂西南地区的SWOT分析,可通过将龙州起义精神等红色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把龙州起义红色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以龙州起义为主线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践行和传承红色精神等,进而有力提升地区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