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不仅是对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角色定位,而且是对当代中国青年为国奉献、砥砺奋斗的殷切期望,要求新时代有志青年要有“使命担当意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研究生的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结构群体不断发展变化,研究生思想政治状况不断呈现一些新的特点。在新时代背景下,要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强化新时代研究生思想引领,拓展研究生思政育人新路径,拓宽研究生实践育人路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内教育的普及与发展,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愈发展现出来,爱国主义情怀是当今时代的主体思想,也是我国思想教育的基本核心,中职作为我国教育的一部分,有义务为校内学生们做好家国情怀的思想教育,正所谓无家不成国,无国不为家,家国是统一整体的,虽然在主观上有主次之分,实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我国对于家国情怀的思想教育更是十分重视,中职的思政课正是学生们的思想进行更新换代的启明灯。  相似文献   

3.
当前,学校和思政课老师必须重建课堂观、重构思政课创新框架、重启内涵式改革之路,培养青少年的家国情怀。让革命文化与学生内心对接,让时政资源与学生情感对接,让乡土资源与学生品性对接。在素材的正向厚重上下功夫,在效果的高效无痕上铺路子,在实践的印证拓展上求长远。教师应引领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让红色基因成为情感滋养中最重要的“维他命”,让家国情怀充盈在青少年的心底并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4.
管小六  管河山 《大学教育》2022,(10):216-218
家国情怀培养是高校经济类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研究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特点;将家国情怀融入课程中,探索培养高校经济类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可行途径,为高校经济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领悟祖国大好河山之美,树立远大的志向;介绍英雄人物生平事迹,让学生知人论世,形成正确价值观;指导学生关注时政热点,学思结合,增强历史使命感;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言说心声,抒发民族自豪感。这样能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激发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自豪感。  相似文献   

6.
罗春洪 《中国德育》2014,(13):14-20
顾炎武是一位坚贞的民族爱国主义思想先哲,其“合私成公”的道德理想、“天下兴亡,匹夫之责”的责任主张、“博学于文,行已有耻”的行为原则,充分表达了其于国于家的道德情怀,是推进学校家国情怀教育十分重要的思想之源。  相似文献   

7.
家国情怀就是人对自己国家所表现出的发自内心的热爱之情。家庭的情感和爱国的情感必须要高度统一,才能具有家国情怀。在家中孝敬老人,爱护小孩,团结邻里,在国家层面爱国敬业,维护国家安全等均是家国情怀的表现。中国历史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合理挖掘并应用历史文化,在教授学生历史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加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强本之路,人才是富国之本。高中生是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准影响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如何有效利用校园红色资源培养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便成为每个历史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也为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这要求历史教师在课堂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高中生德育素养。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文章以培养高中生家国情怀为目标,通过转变教学方法、巧用历史史料、融合乡土资源和实施多元评价这四个方面来构建家国情怀培育与历史课堂教学相结合的路径,从而促进高中生对家国情怀的多角度理解、多视角解读、多维度实践和多层次内化。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正处于学习与成长的关键时期,对学生开展家国情怀教育,不仅可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理念,而且可以使学生具备自我成长与进一步发展的必备品质和核心素养.文章从思想内化、德育外显、实践升华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索如何进一步激活高中思政课堂氛围,释放高中生思维活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1.
顾炎武是一位坚贞的民族爱国主义思想先哲,其"合私成公"的道德理想、"天下兴亡,匹夫之责"的责任主张、"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行为原则,充分表达了其于国于家的道德情怀,是推进学校家国情怀教育十分重要的思想之源。  相似文献   

12.
刘平 《学周刊C版》2022,(14):112-114
家国情怀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也是一项关键的历史核心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既是推动教育改革的必要举措,也是实现我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途径。文章主要探析了高中历史家国情怀教育的教学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教育人士提供有力的参考,从而优化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顺利实现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3.
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将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与当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既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爱国爱家的精神,又能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从整体上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家国情怀包含着两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次是爱家情怀,第二层次是爱国主义情怀。大学思政教育可以通过课程增容、主题文化长廊、专题讲座、网络文化园等方式与传统文化进行融合,来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4.
马景轩 《教师博览》2022,(27):81-83
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组成要素的角度来看,对历史教学形成新的认识,是历史教学的基础。在诸多认识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不可以忽略,那就是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历史延续的应有之义,是当下高中学生应具备的素养。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入教学。  相似文献   

15.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十分重要的以德育为主的课程,国家明确提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教师必须正确引导每一名学生,帮助他们提升个人修养,增强他们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深情大爱,提高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在高中课堂中,尤其是思想政治课堂中,应当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不只是教给学生一些书本上传统的知识,更要深化改革思想政治课堂,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德育教育,尤其是家国情怀精神教育,这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可以增强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引领每一名学子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才。本文探究家国情怀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教育技术十分发达的今天,信息技术为高中历史课堂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内容和更为多元的形式,依托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也成了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20,(14):129-130
家国情怀素养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重要的素养,培养高中生的家国情怀素养体现了历史教育的价值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并且随着高中教育不断受到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者逐渐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本文通过分析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家国情怀的重要性,提出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家国情怀的研究策略,意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培育新时代的高素质接班人。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化时代境遇下,对中小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彰显中华民族传统精华的家国情怀教育,可以激发个体的国家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与历史使命感。立足学生的生活世界,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学校、家庭、社会合力促进学生家国情怀的生成与爱国行为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核心素养引领下,家国情怀素养培养是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目标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文化传承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对于学生历史使命感、归属感的培养以及幸福感的形成都至关重要。文章首先就文化传统与高中历史之间的密切关系进行阐述,进一步就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从文化传承角度来开展家国情怀教育进行探究,旨在更好的传承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20.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代历史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家国情怀是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因此家国情怀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课堂拓展提升、利用地方史、挖掘教学资源等方式进行家国情怀教育,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历史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