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声音的魅力     
蔡玖 《记者摇篮》2008,(12):111
声音在电视中,作为最基本的表现手段,已成为电视节目不可或缺的部分。声音是画面的诠释,画面的补充。声音可以转场,可以延续,也可以淡入淡出。电视片的声音魅力,既取决于主持人和配音员与生俱来的嗓音,更取决于主持人和配音员声音中情感因素和声调艺术的运用。所以说,电视片的配音,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赵莉  丁海宴 《现代传播》2001,(2):132-135
“配音”是影视理论中的一个专有名词,也是一个概念。从字面上看似乎很简单:为画面配音乐,为画面配解说,为画面配音响。统称为“配音”。从这一点上说,“配音”的由头是画面,依据也是画面,目的还是画面,画面决定着声音,声音依附于画面。不然怎么叫“拍画面”“配声音”呢? 声画之间的关系,形象地反映在电影胶片上,就是一条声音磁迹,一条画面轨迹,不同的画面对应着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声音伴随着不同的画面,也就是说,当人们看到一张啜泣的面孔时,就同时能够听到低泣的声音;当一片苍茫群山浮现在人们眼前,一段宏伟辽阔的音…  相似文献   

3.
江夏 《新闻前哨》2008,(10):80-82
“配音”是影视理论中的一个专有名词,也是一个概念。从字面上看似乎很简单:为画面配解说,为画面配音乐,为画面配音响。从这一点来看,“配音”的由头是画面,依据的也是画面,目的还是画面。所以,画面决定着声音,声音则依附于画面。这就是我们说的“拍画面”、“配声音”。  相似文献   

4.
曾静儒 《中国传媒科技》2014,(12):129-129,164
在目前的电视节目之中,电视专题片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伴随着音乐的主画面,并有专人讲解,在适当的时候表现和解释进行同期联合。对于电视专题片来说,配音解说是最最重要的,如果没有很好的解释配音,专题片再好也无法表现出适当的情景意境。因此,我们一定要在平时的配音中注意技巧的锻炼和技术规律的总结。  相似文献   

5.
电视专题影片审美投入,侧重于从电视专题影片前期解说词的撰写、画面的拍摄等方面入手,后期工作同样也要研究画面(镜头)剪辑、解说(配音)、音乐(音响)、节奏(段落)、平衡(结构)的审美投入。本文即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要提高电视节目制作水平,必须使画面与解说这两种语言形态完美配合,生动而深刻地表述出主题.本文从电视解说词与画面的辩证关系出发,就不同形式的电视节目中解说词的特点与作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实现解说词与画面完美结合具体措施及提高解说词的编写水平的关键技巧.  相似文献   

7.
李千 《视听界》2009,(6):113-113
电视节目不是简单的声音加画面,而是声画合一,互为补充、延伸。在电视配音的过程中,配音者要不断地调整好生理和心理、气息和声音、感情和技巧的状态,在声音的塑造上,努力把自己从本色转换到角色,从而进行符合节目要求的性格表现和形象塑造。  相似文献   

8.
电视节目中的人声语言、音乐语言和音响语言,构成了电视节目中那个无比丰富多彩、真实可信的“声音世界”或“信息世界”。有声语言在电视栏目中最重要的体现是人声,即电视栏目解说词的解说。配音解说有时是一个电视栏目的组成部分,有时却是一个电视栏目的灵魂。不同的电视栏目解说的重视程度不同,但是绝大部分电视栏目都不能离开解说而单独存在。  相似文献   

9.
配音解说是电视专题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配音解说与画面结合得当,能起到"画龙点睛"和"锦上添花"的作用,使音像浑然一体、相辅相成,达到更好的欣赏效果。因此,我们说解说是一门艺术,配音解说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每一部作品的整体质量。从专题片稿本到电视专题片的解说,决不仅仅是把僵死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而是一种再创造。在这里,它集中体现了播音员的业务水平、播音素质、理解稿本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电视纪录片配音在电视纪录片创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电视纪录片配音是将已有的文学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表现形式,所以对于配音员的要求是绝不仅限于单纯的发音规范的。本文从电视纪录片配音的作用、创作原则,结合自身实践对电视纪录片的配音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相当长的时期里,纪实节目人物的创作模式就是单一的“解说加画面”,这种创作模式往往不考虑镜头时间序列的连续和空间序列的统一,呈现的人物形象具有浓重的主观性、目的性和说教性。伴随着技术的发展与创作观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手法被运用到纪实类电视节目的人物创作中来,它们的出现令我们的创作耳目一新,使纪实人物更真实、更鲜活、更感人。  相似文献   

12.
李轶 《新闻传播》2012,(6):220+222
电视节目的制作是一个具有系统性的完整过程,其中包括:节目的策划、节目的构思、采集素材、拍摄画面、进行剪辑、特效制作、配音解说、字幕显示制作等各个程序,而剪辑是电视节目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剪辑工作具备非常强的实践性,在节目制作后期,无论是剪辑点和剪辑节奏,还是剪辑情绪和动作,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和人们的思维习惯。为了节目制作的画面具有衔接通畅性,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3.
电视是一种视听艺术.画面和解说是电视中的两个最基本元素。可以说.电视节目中风格的各种变化.正是这一对元素的组合形式不断变化的结果。关于画面与解说的关系.长期以来在电视界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摄影记者们坚持以画面为主;而文字编辑们则认为应该以解说词为主。  相似文献   

14.
朱莉莎 《视听纵横》2005,(5):112-113
人物纪录片的解说与新闻播音有很大不同。新闻追求的是客观、准确地反映事实,播音员在给新闻稿件配音时无需融入太多的感情色彩。而人物纪录片创作的目的是展现人物风采,讲述不同类型人物的闪光点,播音员在解说时首先要准确把握人物的个性特征,不仅要把编导的市场观点和种种感受以及深刻浓烈的情感色彩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赵烜 《新闻前哨》2013,(8):79-80
人物电视专题片隶属于表现性电视专题片,拍摄时要保证人物的真实性,同时还要对人物进行多角度的艺术表现和主观介入。一般说来,人物电视专题片的叙事有三个方面的特征:首先是画面加解说,即人物的生活片段加上相关的解说,要使画面和解说相辅相成,和谐统一;其次是追求艺术表达,这种表达要求把字幕、解说、构图、影调、色彩和音乐等艺术之美表达出来;最后还要进行主观介入,要客观地记录在人物身上发生的各种事件,同时把人物对外界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具体的叙事手段有解说词、蒙太奇艺术手法、音乐、表现性材料等。  相似文献   

16.
电视专题片不同于新闻,其制作手法更加复杂,包括画面、解说、同期声、背景音乐、音响声效、字幕、特技等等,各种制作手法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里,我们只来探讨电视专题片中的声画关系问题。声,声音。电视专题片的声音大体有四种:配音解说、同期声、背景音乐及特殊音效。这四种声音与画面之间互相依存、互相加强,共同  相似文献   

17.
唐翊凡 《记者摇篮》2012,(11):31-32
要制作出一部好的专题片需要很多的条件,好的选题、精彩的拍摄、感人的细节、准确解说、优美配音、流畅的剪辑等等。但首先,捕捉到的形象的视觉素材,拍摄出的"精彩"画面,是完成一部优秀专题的第一步。一、尊重"真实"电视专题片要求"真实地再现真人真事",真实性是它的本质特性。专题片的拍摄,是拍摄者根据事先确定  相似文献   

18.
当电视以一种新媒体的形象出现在公众眼前时,多机拍摄就是最主要的制作手段。今天,随着电视节目形态的不断发展,多机拍摄作为一种现场节目制作手段,已经广泛地渗透于各种类型的节目中。这些不同位置的摄像机各司其职地为我们多角度地呈现了整个节目现场各个角落的精彩画面。这些画面所体现的正是隐藏在画面背后的导播和摄像问看得见的默契。  相似文献   

19.
无论什么体裁、题材的电视节目,都需要语言。同样,除了语言以外,音乐、音响效果在电视节目中也越来越起着重要的作用。电视节目是由画面和声音两大部分构成的,而声音又包括音乐、音响效果和语言三个方面。在电视节目中处理好语言、音乐、音响效果三者的关系至关重要。首先说语言。电视节目的内容除了靠画面来表现,再就是靠解说表现,其中又包括对白。节目中的场景、人物的思想、意念、意向都要靠语言来表达。如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专题片《走出大山的女人们》中就充分运用了解说和对白的效果。片头画面是一组火热的农家妇女劳作的场景,而  相似文献   

20.
电视风光片是声画结合的,它以画面为主,声音为辅,声音服务于画面。电视风光片制作精细,画面讲究,要求解说语言具有艺术性,并与画面紧密配合,协调一致,交相辉映。那么,怎样才能解说好电视风光片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和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