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不再对建设高校进行身份区分,学科以及学科发展建设正式成为“双一流”的主导。文章对“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之间的关系是具有逻辑性、层次性、统一性的关系。文章认为,学科建设的微观实践就是院系的发展问题,学科建设的宏观设计就是大学的发展问题,学科建设的本质就是大学治理与学院治理的统一。从“大学办学院”到“学院办大学”改变了大学治理与学院治理之间的关系。文章还结合第二轮“双一流”建设背景对学院的内涵重新进行阐释,并以此重新审视学院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2.
重点特色学科建设具有丰富的内涵,对于高校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地方高校在建设重点特色学科的过程中,要密切结合学校的历史传统、研究优势和地方需求,紧紧抓住“以学科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主线,兼顾“优势”和“特色”两个重点,坚持传承性与创新性、选择性与协调性、外在性与内在性相结合,协调处理好教学与科研、人才引进与校内培养、校级学科与系级学科、管理与服务的关系,方能取得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科建设中的若干关系探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文章在分析学科建设内涵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学校的学科体系中的关系、学科建设与学术队伍、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关系,以及学科建设中的“硬件”与“软件”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现行的学科评价与学科建设之间存在“体用分离”“评建分离”问题,导致大学学科建设中出现许多非理性行为,如大学学科建设的主体能动性式微、建设指标化倾向日益严重、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制度性同构等问题。好的、有用的学科评价应当是能够“体用结合”并促进学科知识生产能力的评价,唯有在评价主体上实现从“闭环管理”到“开放管理”的转变,从评价目标上实现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转变,从评价内容上实现从“学术评价”到“综合评价”的转变,从评价过程上实现从“静态评价”到“动静结合评价”的转变,方能实现“以评促建”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处于生成期,存在组织化程度偏弱、服务社会的机制尚未形成、校内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浙江传媒学院构建“建”“管”“评”特色鲜明的学科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并加以实施,在学科交叉、“负面清单”、学科评价方面取得明显成效。进而构建学科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明确学科建设谁来建、管、评,建、管、评什么,如何建、管、评。浙江传媒学院的实践表明,在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质量保障中,学科定位是首要任务;组织化是关键环节;反馈改进是重要手段;教师和学生是建设主体。  相似文献   

6.
我国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建设发展迅速,但在编写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没有处理好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的关系,教材结构设置偏颇;将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同学科教学法、学科教学论的研究混为一淡;将学科课程评价与学科教学评价等同起来。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编写要构建出合理的内容结构,处理好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的关系,加强“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研究和学科课程评价研究,完善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内容,这是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建设追求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前,“双一流”建设正处于全面推进落实的关键时期。“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估受到各方的高度关注,加强学科建设中期绩效考核评估对促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科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中期自我评估为案例,客观总结一流学科建设经验与成效,通过对标国际一流学科,理性审视一流学科建设所面临的问题,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出大气科学学科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8.
中国高等教育进入新纪元,“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思想为新时期高等院校的建设以及绩效评价等提供了非常强有力的依据。受当前新教育政策的影响,“双一流”建设对高等院校学科建设及绩效评价产生了导向性的作用。想要使学科摆脱功利性的趋势,各大高校就必须要从内生动力出发,处理好学科建设和评价绩效之间的关系,主动进行教学改革,将重点攻克和全面考量充分结合,以此优化资源投入和绩效产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双一流”建设的目的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为强化过程管理、提高评价成效,文章在政策分析的基础上,从成效评价的逻辑起点出发,以技术价值合理性理论为基础,分析“双一流”评价理念与实践之间存在的现实落差和问题;提出评价“双一流”建设成效的技术手段要符合价值合理性要求,主张评价必须遵循“三统一”原则,必须尊重大学作为教育机构的本质属性,以及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科发展规律;针对如何完善评价体系,从评价对象、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和评价结果运用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知识取向和组织取向是学科建设的两种模式。伴随学科内外部制度环境的变革,现代大学学科建设呈现从知识取向到组织取向的演变趋势。在“双一流”背景下,我国大学学科建设呈现出在知识取向和组织取向之间的复杂样态,具体表现为“学科驱动”的运动式建设、“科研导向”的功利化竞争、“泛行政化”的院系治理体系和“趋向封闭”的学科建设场域。为更好地顺应知识演化趋势,服务国家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需求,我国大学学科建设需通过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有效统一,逐步转向组织取向的模式。其关键在于转变大学学科理念、重塑大学学科制度、优化学科建设评价机制、改革院系治理结构和创新基层学科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11.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下简称“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双一流”建设实施以来,湖北省各项工作有力推进,发展成效明显。为了进一步了解“双一流”建设启动以来湖北省高校在一流学科建设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文章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为依据,多维度探析2017—2022年湖北省高校一流学科发展趋势,针对湖北省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中未能形成梯度与层次分明的学科建设体系,学科建设区域、结构布局不均衡等现象,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证专业建设的健康发展,必须研究专业建设中的几个重要关系。即: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专业培养模式的构建;明确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关系;加强学科建设,使学科建设为专业建设服务;明确教师的学科背景与专业实践背景之间的关系;明确教学工作系统和学生工作系统的关系;明确教师教育文化建设中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符号化评价表现为政府及社会对一流学科建设成效的立场与姿态,虽然有强化大学及学科的绩效责任与竞争意识等积极效应,却存在着固有的局限:外在导向的显性评价忽视建设成效评价中的隐性机制;刚性划一的评价标准抑制着建设实践创新的可能性;形式化评价模式衍生出建设主体自上而下的非理性行为。用真实性评价改造符号化评价,是一流学科建设评价的核心向路。必须使评价回归并走向学科的真实生活样态,强化评价的自然性、常态化、发展性、多样化,以及“学科人”的全员、全方位及全过程参与性,以评价范式的深度变革来促进建设实践的实质性改进。  相似文献   

14.
基于工作要求-资源理论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调查38所高水平大学1605位教师后发现,在“双一流”建设与学科评估双重影响下,学科的评估后建设普遍成效显著,教师感知到越来越高的工作要求,但不同类型学科的教师对学科建设成效、资源获取和工作要求的感知差异显著,评估结果加剧了学科资源获取的马太效应;评估结果主要通过工作资源的独立中介作用、工作资源与教师工作要求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学科后续建设成效。为更好地推进评估后学科建设,高校要更加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平衡工作资源与教师工作要求的关系;协调好各类学科的发展,有针对性地分类讨论建设路径;谨慎对待将评估结果与学科资源挂钩,回归学科评估初衷。  相似文献   

15.
在首轮“双一流”建设周期期满之际,评价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成效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在归纳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成效的评价维度后,收集2015—2019年39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57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校际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构建计量模型,评估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政策效应。结果显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的实施在综合实力、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能力方面对入选高校产生了积极影响,且政策效应估计值具有统计学意义,总体而言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然而,少数反映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成效的指标呈现的影响虽为正向但不显著,这反映了该政策效应与政策目标相比仍然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基于此,本研究展望新一轮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政策导向:在学科建设上需关注“冷门绝学”,适当增添人文社会科学“色彩”;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需更注重“内源”发展,坚持“外援”“内源”相结合;在社会服务能力提升上需注重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双一流”建设“坚持以学科为基础”,将“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并列,凸显了学科建设之于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作为一项国家的长期战略,“双一流”建设不只影响那些“一流建设学科”,也不只影响“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科建设,而是会对整个高校的学科建设产生深远影响。近年来,作为对“双一流”建设的应对,很多高校围绕学科的增减、学科布局、学科交叉与融合、学科的分层与分类等对学科建设的方略进行了调整。为保障“双一流”建设中高校学科建设的顺利推进,有必要对相关应对策略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进行理论审视。  相似文献   

17.
学科建设是地方高校生存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当前,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还存在行政化管理为主导、目标定位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错位、学科方向有待进一步凝练且特色不明显、学科建设创新意识不足、学科建设激励机制和管理体制不完善等现实问题。而传统的路径依赖是重要原因。学科建设的路径依赖主要表现为“重点学科建设”的历史惯性、学科建设实践的多重锁定、学科建设的成本和学习效应以及学科建设利益主体的博弈与平衡等方面。在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要突破传统路径依赖,应完善“政府—高校—学院”一体化的学科制度体系,构建彰显“育人为本”和学科本质特征的文化—认知体系,促进“学科管理”向“学科治理”转变。  相似文献   

18.
秉持“重点建设”思想的国家学科建设制度深刻影响着我国高等院校的全面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制度可分三阶段,即1949年到1982年的“泛学科建设”时期;1983年到2013年的“重点学科建设”时期及2014年至今的“一流学科建设”时期。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制度的生成是理性创设的结果,有效性中积累合法性是其运行主要经验,政策学习机制推动其逐步完善。31位专家学者的半结构化访谈显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制度建设效果可归结为两类,一为学科增长速度明显增快,对其他学科具有带动作用;二为学科产生固化现象,对其他学科具有挤压作用。  相似文献   

19.
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科学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从整体性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关系是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前提;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的核心要素;健全的制度是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科评价借鉴新公共管理的分权理念和竞争机制,强调学科评价权力的下放和评价重心的绩效与输出导向。但长期公共行政体制所造成的“路径依赖”,使得我国学科评价呈现出“行政化管理”的困境,表现为较强的政府管控,割裂了多元学科评价主体之间的联系,过于重视评价的工具理性和内部效率。“双一流”背景下的学科评价,应借鉴新公共治理的评价理念构建服务型的学科评价模式,政府的角色重在搭建促进多元学科评价主体充分参与的治理网络;学科评价的目的在于满足多元利益相关者的多元需求;发挥学科评价促进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价值;融通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在对学科建设绩效进行评价的同时,将公共需求的有效回应、社会公众参与程度及关系绩效作为学科评价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