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江报》的前身为《大江白话报》,1911年1月3日创刊于汉口,是湖北革命团体创办的第二个机关报。湖北革命团体的第一个机关报是创刊于1909年10月8日的《商务报》。《大江报》与《商务报》可谓一脉相承,代表的同为革命团体,《大江报》报人也几乎是《商务报》的原班人马,承袭了《商务报》的报刊主旨及风格,  相似文献   

2.
河南日报、新湖南报、湖北日报和长江日报于9月26日至9月30日,在汉口举行报纸工作座谈会.内容是交流经验和讨论相互之间的协作问题.会上,河南日报副总编辑樊道远介绍了河南日报组织报道高潮,抓典型、插红旗以及宣传人民公社和钢铁生产的经验;新湖南报副总编辑杨大治着重谈了新闻工作两条道路的斗争和全党办报的问题;湖北日报总编辑雷行谈了关于组织农业大检查报道的情况;长江日报副总编辑郭治澄谈了城市和工业报道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把美术编辑称之为报纸的美容师,确实形象.一张报纸的“仪表”能否给人以美感,与美术编辑的“梳妆打扮”是分不开的。正像人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注重仪表美一样,随着报纸的发展,也越来越讲求版面的形式美了。纵观国内报纸不难看出,《新闻出版报》《楚天周末》等报的报头,新颖别致,有强烈的现代感;《现代人报》《羊城晚报》等南方一些城市报纸的版  相似文献   

4.
"都市报老了". 2012年11月23日上午,一年一度的全国都市报总编辑年会上,老总们发出这样的慨叹.第二个发言的《新闻晨报》副总编辑张国伟感触极深:《新闻晨报》曾以"年轻""白领"的标签搅乱了"老报"的好梦,而今,它的读者年龄也越来越老化.《新文化报》副总编辑李春萍同声附和:为了不被年轻读者们遗忘,《新文化报》与吉林38家大学媒体合作,不断挖掘校园新闻,筹划增加"校园新闻"专版,吸引留住年轻读者……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一些有关廉价报纸的问题被很多学者研究,如1996年在《新闻前哨》发表的《“廉价报纸”刍议》,1998年在《当代传播》上发表的《“廉价报纸”的定义及我国城市报纸的“廉价化”》,2005年在《新闻爱好者》上发表的《从便士报的发展史看中国都市报的走向》,以及2007年在《南都学坛》上发表的《白话报与廉价报纸——中西报纸大众化发端比较深析》等等。  相似文献   

6.
任重 《历史档案》2005,(2):133-135
《大江报》创刊于1910年,初名《汉口大江报》和《大江白话日报》,后改名为《大江报》,翌年成为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文学社的机关报,编辑是文学社重要成员詹大悲和何海鸣等人。在他们的主持之下,这张报纸成了文学社鼓吹反清革命的主要舆论阵地,其“日著论攻刺时政,鼓吹革命不稍讳”,影响甚广。诚如该报总理胡石庵诗云:“大江流日夜,鼓吹功不朽。”因此颇为清政府所仇视,湖广总督瑞潋“派探索捕党人甚急,于《大江报》尤忌视”。  相似文献   

7.
编辑工作,是一种辛勤耕耘、默默无闻的崇高职业。回首往事,多年来自己在编辑岗位上,甘为他人作嫁衣裳,曾经付出不少心血,同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而有一些体会心得,值得加以认真总结。 从1957年起至1996年止,本人正式从事报刊编辑工作,将近40年。先是在《忻县小报》《忻定小报》《定襄小报》当编辑,后来当过《山西日报》、《山西农民》报的实习编辑,不久调到  相似文献   

8.
刘明超 《今传媒》2012,(3):119-120
本文以《民立报》对"汉口惨案"的19篇报道为例,观察《民立报》深度报道特点。第一时间关注事件各方反应,精心选择、组织新闻事实,巧妙利用细节、对比手法、人物对话,以及机智的新闻标题和生动的新闻语言展现新闻事件,从而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只有客观真实的《民立报》,才能洞悉清末的社会现状,启迪民众。  相似文献   

9.
上海《立报》于1935年9月20日创刊,1937年11月24日停刊。该报是四开小型报。它根据不同特点、风格和要求分别办了三个副刊。其中有一个副刊《言林》,与《立报》同日创刊和终刊,由谢六逸主编。谢六逸是个副刊编辑名手。1981年《新文学史料》第三期上,登载曹聚仁的遗著《我与我的世界》中提及:“五四运动以后,副刊编辑名手,邵力子、孙伏园二先生而外,黎烈文、谢六逸二兄也为世人所推重,他们都是善于做拼盘的好厨子,富有战斗性,”在他的悉心努力下,《言林》在社会上享有卓著盛誉,颇为社会人士所赏识,所载文  相似文献   

10.
郭常英 《编辑之友》2012,(3):122-125
李叔同是近代中国艺术界的知名教育家和文化界的传奇人物,他与近代报刊编辑事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多次从事编辑工作.在他的编辑生涯中,编《书画公会报》宣传艺术作品、创办《音乐小杂志》传播西方音乐、编辑《太平洋报》探索广告理论.他在编辑领域的追求与实践,同样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并向人们证明了他坚忍不拔的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11.
陈翰伯(1914—1988),祖籍江苏苏州,新中国成立前先后在《西北文化日报》、《新民报》、《新民晚报》、《学习与生活》、《文汇》周报、《联合晚报》任编辑、副总编辑和总编辑;新中国成立后  相似文献   

12.
徐雁 《中国编辑》2006,(3):73-75
《藏书报》2006年第3期上有《编辑莫忘旧书摊》一文,所论颇为精彩。作者说:“每周至少逛一次书店,是成熟编辑的一门必修课。不同风格的书店,堪称编辑丰赡的信息库,良师济济的大讲堂,观察图书优劣成败的解剖室。”  相似文献   

13.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武昌首义后,胡石庵受革命党人詹大悲、何海鸣之托,于10月15日在汉口创办了《大汉报》.在创刊号上,胡石庵首次披露了武昌首义的真实情况,驳斥了清政府对武昌首义的诬蔑,澄清了一些报纸对武昌首义的歪曲报道.在这天的报纸上,他还以孙中山的名义发表了《告四万万同胞书》,以中华民国政府的名义发表了声讨清政府的檄文,报纸出版后,武昌民众争相购阅,各省也纷纷来函征订.人们称《大汉报》是中华民国的第一张报纸.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3,(23):77-80
延安《边区群众报》作为一份创办于革命年代的大众化报纸,其社会新闻报道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本文从报道内容、读者对象、报纸的风格与特色等方面剖析其社会新闻报道编辑方针,旨在进一步深化对延安《边区群众报》的历史地位和社会新闻报道现实意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新疆经济报》作为一张少数民族地区出版的综合性大报,因为其独特的创新传统、独特的信息处理、独特的文化渊源,以及独特的发展背景等,使报纸洋溢着独特的风格和特色。一、内容设置体现地方文化特色《新疆经济报》的主要版面有:"要闻""、经济生活"、  相似文献   

16.
马玲 《新闻前哨》2012,(8):120-120
在企业报版面内容严重同质化的今天,作为企业报的编辑,如何办出有特色、有水平的精品?笔者认为,编辑应着重培养六种意识:策划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品牌意识、权威意识。一、策划意识。好的版面离不开好的策划。江汉石油报始终坚持"策划先行"的原则,依靠版面策划和活动策划这"两条腿",走出了自己的特色。编辑根据每个阶段的报道重点,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亮点和职工经济生活中关注的热点,积极组织策划了《优秀班组长》、《夺油上产开门红》、《绝技绝活》、《节能降耗》、《安全生产禁令》等多个专刊。江汉石油报秉承开门办报的方针,积极加强与读者的互动,先后组织了新闻进社区、基层采风、言论竞赛等活动,不仅扩大了报纸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戴文葆(1923~2008)先生从15岁起便开始接触报纸编辑业务,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在人民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中华书局、文物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工作,编辑、出版了大量哲学、社会科学书籍,如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高名凯的《语言与思维》、陈登原的《国史旧闻》等.他还参加了《世界知识年鉴》的设计与定稿,协助范长江编辑了《韬奋文集》,为吴晗整理了约三百万字的《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改编和校勘了《谭嗣同全集》 (增订本),编辑了《严复集》等.戴文葆自早年踏人编辑这个领域,其后便将自己一生所有的才智、心血、精力,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编辑这个传播人类文明、传承文化的事业中,并自始至终以自己是一名编辑而骄傲和自豪.桂晓风先生在《怀念戴文葆同志》一文中说:"戴文葆先生在许多讲话和文章中,总结自己一生的时候,都把自己看作是一名编辑,认为当编辑是人生有幸."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翻阅汉口《大刚报》1951年7月1日头版对中国共产党建党三十周年的报道,可以鲜明地感受到这份民营报纸在公私合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鲜明党性.1952年1月1日,中共武汉市委机关报《新武汉报》在公私合营《大刚报》的基础上创刊.1952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中南局机关报《长江日报》终刊,《新武汉...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7,(7):104-105
<正>党报委员会的全称是"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由"中央机关报编辑委员会"演变而来,这是中共历史上领导本党新闻出版工作的中央组织机构,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发挥了领导、组织和管理中央党报的作用。党报委员会的前身可以追溯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央机关报编辑委员会"。1924年初,在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背景下,党的机关刊物《向导》周报、《新青年》季刊、《前锋》月刊、《中国共产党党报》等面临着向全国  相似文献   

20.
威廉·伍德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份英文报刊《广州纪录报》的创办者和首任编辑,也是美国在华第一份报刊《中国差报与广东钞报》的创办者.通过介绍威廉·伍德创办《广州纪录报》及《中国差报与广东钞报》的过程,论证了威廉·伍德是中国英文新闻报刊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