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工科”学生核心能力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能力和技术能力方面,还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沟通交流等个人素养和社交能力方面。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新工科”教育模式改革,是当前研究的热门课题。通过具体案例研究,提出“新工科”课程思政的必要性,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及实施方法,创新“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完善“新工科”课程思政体系,让“新工科“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时推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新工科背景下的专业课程提升思政育人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陈郁青  叶青  余华  赵国永 《教育评论》2023,(12):154-158
文章基于“新工科”背景,分析课程思政内涵、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要义及现实困境,以闽江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例,探讨理工类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提出提升教师思政意识、修订培养方案、整合理论课程教学内容、优化实践类课程教学体系、丰富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探索评价反馈机制等实践路径,以期打造课程思政立体化模式,为相关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充分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该文作者在"制药过程检测与控制"这门"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中,紧紧把握"立德树人"这一宗旨,从课程引入、课程讲授、再到课下实践,牢牢抓住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确保思政教育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在新工科、交通强国战略的大背景下,课程思政不仅是加强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迫切要求,也是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关键内容。交通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应紧密结合专业建设,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环节中,并与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顶层设计,深入推进。文章以“道路交通安全”课程为例,深入探索新时代交通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新思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目标、考核模式等方面,详细研究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路径,破解课程思政“表面化”“硬融入”等问题,从强化学生家国情怀、科学精神、文化素养、工程伦理等教育出发,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5.
在“新工科”背景下,充分挖掘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核心课程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的思政资源,在施教过程中融入六个思政元素,着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工匠精神等优秀品质。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案,将专业技术教育和思想政治素养提升相结合,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全方位培育人才的功效。通过思政元素的融入和科学策略的实施能够更好地实现教书和育人共同进步的课程思政目标,为类似应用型课程的思政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新工科”人才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特点.为了满足新经济与未来新兴产业需求,需要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很多高校计算机类相关专业将课程思政引入到专业课程中,进行全过程育人以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以石家庄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工智能方向)为例,探索在新工科背景下软件工程课程思政的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强化创新意识、科学素养、生活处事哲理等方面来强调主流价值引领,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新工科人才.  相似文献   

7.
结合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新特点和新要求,从教学内容的优化、思政元素的积累、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案例的设计四个部分进行积极探索既符合新工科思想,又融入课程思政的物理化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致力于培养具有工程意识、专业意识、创新意识和人文意识的德才兼备的复合型工科人才。  相似文献   

8.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融合物理学、信息通信、光电子学等多个方向的综合性专业,是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工科”专业。文章给出大连理工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近年来在一流课程与教材、课程思政教育、创新实践与学科竞赛、多方协同育人等方面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给出推进专业内涵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提升的规划与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国内高校"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类课程思政教学建设现状的基础上,立足本校具体情况,进行"新工科"背景下《机械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完成了必要性分析、建设内容设计、案例及文末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新工科计划提出了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对培养兼具国际视野、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未来新工科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基于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如何开展思政教育进行了探索。最后,以“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为例,从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方案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了借助课程教学实现隐性课程思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新工科”对应用型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迫切要求。传统模式中专业课程与新兴技术融合不足,课堂以知识传导为主,忽略应用能力的培养。为解决专业课程脱离产业、教学过程重“教”轻“学”、学生缺乏内驱力等问题,以应用型高校电子类专业课程“嵌入式系统”为例,从教学理念、课程资源建设、课堂教学设计、课程评价4个方面提出系统全面的改革方案。方案采用面向产出的教学理念,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建立了层次分明的工程案例库,引导学生以完成项目设计为目的,利用嵌入式系统的知识服务于设计,形成了全方位课程改革体系。  相似文献   

12.
"大学物理"是工科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通识课程。"新工科"建设内涵对该课程提出了革新要求。文章以三峡大学土木工程类专业《大学物理》课程改革为例,详细分析了课程改革举措及改革成果,将为相关高校类似专业"新工科"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如何在实践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学生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情怀、有激情、有观念的现代新工科人才,是当代高等教育必须思考的问题。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纳米材料专业为例,分析了该专业在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实践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以满足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要求,列举了具体方法与措施,为具有相似专业的实践课程思政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面对新工科教育背景下提升创新型人才综合素养的迫切要求,理工科专业课引进课程思政教学势在必行。文章以聚合物制备工程课程为例,详细阐述专业课引进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并结合新工科教育的基本内涵,讨论了该课程可利用的课程思政融入点以及教学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改革与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及意义。分析了该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学模式较单一、考核模式较单一、部分实验设备较陈旧等。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构建多元化开放式教学模式、构建弹性多元化考核标准、构建教师综合培训通道与考核指标、构建校企共建实验基地并设置动态实验项目等。同时,进行了课程思政穿插设计,强调课程思政元素添加的“润物细无声”,分为课前、课中、课后,在拓展专业知识的同时进行思政内容的穿插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教育重要论述的讲话精神,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以高电压技术为例,在新工科背景下,针对高电压技术课程思政教学中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改革滞缓、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育中,形成完整的课程思政体系。  相似文献   

17.
柏洪雪  王孝民  吴昊  刘善蛟 《教师》2022,(28):84-86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的测量仪器和教学手段都需要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文章以工程测量课程为例,介绍了保山学院工程测量课程现状,分析了保山学院工程测量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测量仪器老旧、缺乏维护、测量方法落后、工程测量课程与工程实际结合度不高等。文章作者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定性分析法,通过前期调研和教学实践,提出要以问题为导向,全方位、多路径地进行课程改革,并从测量仪器、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等五个方面给出具体策略,以期为高校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西安石油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于2022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对标“一带一路”倡议和国家能源化工相关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基于新工科建设融合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理念,针对现实困境中的主要问题,从“思政育人和专业育人一体化”以及“课程建设、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一体化”两个方面探索“特色鲜明的理工复合型人才培养”实现路径,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个层面在“基于价值观的培养落实立德树人、有限学程下专业人才培养”两个维度进行实践反思,实现了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建设水平的提升。该专业已发展成为我国西部油气田化学特色优势专业。  相似文献   

19.
针对“新工科”背景下的课程思政进行探索,对课程思政在教学过程中的定位、实施准则、教学评价等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明确了课程思政的定位,即全程隐性融入教学过程中。其次设计了4条教学准则,即通过优化专业课内容而不断提高载体质量、增强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思政能力、将思政元素隐性融入教学、全方位深挖时效性强的思政元素案例。最后采用过程性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价,教学反馈显示教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教育部近年来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而专业课程思政是新工科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长春理工大学“光学测量”课程开展了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和课程思政有机结合的教学改革探索,从顶层设计入手,梳理课程目标,优化思想政治内容供给,提出“思想政治+复杂工程案例+微信公众号”的教学设计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分析复杂工程活动所涉及的社会问题,主动思考专业领域的价值观问题,最终实现思政元素和专业课教育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