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马克思地租理论的逻辑内涵及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租理论是马克思剩余价值分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与生产价格理论为基础。这一理论的成型标志着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的最终确立。学习与研究马克思的地租理论,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十分明显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海南,我国最南疆的一个岛屿,有着自身的气候条件和交通环境,有着区别于大陆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海南也是我国最大的特区省份.海南被批准建设国际旅游岛之后,土地的发展与利用在海南未来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是一套很完备的地租理论,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地租理论发展的基础,是我国公有制体制下现有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重要依据,通过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形成土地的有偿使用,完善土地市场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要素,同时也是制定土地流通价格的基础,基于以上的研究,在国际旅游岛背景下,研究海南土地在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有着积极而且不容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地租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它仍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运用马克思地租理论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如地租分配不合理等若干问题。同时马克思地租理论也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一些启示:应合理分配地租、提高农产品价格、发展土地流转市场。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资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科学的工资理论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具有显著的时代价值.本文概括了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关于工资本质,工资形式,工资的国民差异,工资规律以及最低工资等理论的主要内容,并揭示了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资本质,工资运动规律以及工资制度改革几方面提供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绝对地租理论与现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战以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土地关系也出现了新变化。由此,有人断言,马克思的绝对地租理论已经过时。资本主义土地关系不论在哪种情况下,只要土地所有权存在,绝对地租就不会消失。当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等于或超过社会平均构成时,绝对地租来源于社会总利润额。社会主义社会绝对地租仍然存在。承认并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的绝对地租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资本市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马克思认为,收入资本化机制是生息资本转化为虚拟资本的关键机制;证券交易所有着传递利率信号、推进资本集中、加剧投机交易和倒置因果关系等作用;股份公司既是市场竞争的产物,也是信用机制的产物,有着推进生产力发展、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两权分离、减缓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趋势、强化市场竞争和垄断、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等功能,股票价格波动并不直接影响国民财富的增减。马克思的资本市场理论,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本市场发展机制,深化资本市场体制机制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马克思地租理论两个现实性假设"土地有限"和"土地收益递减"的共同作用下,不会出现耕地抛荒现象。但由于过度利用较好土地导致其单产大幅度提高从而抑制了土地收益递减规律作用的发挥,致使我国出现了耕地既短缺又抛荒的悖论。然而通过历史背景分析发现,马克思地租理论产生上述作用有其土地边际产出增加不会产生负外部性的暗含假设条件。正是由于在较好土地上密集使用化肥和农药等石化合成物的过度集约化耕种所引起的负外部性未计入农业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之内,才抑制了土地收益递减规律作用的发挥,进而致使耕地抛荒。  相似文献   

8.
一般均衡理论并不是西方经济学的专利。早在瓦尔拉斯之前,马克思就一般均衡与帕累托最优的关系及一般均衡的存在性、稳定性等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从而提出了比较系统的一般均衡理论。马克思的一般均衡理论对指导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他的《资本论》中论述生产排泄物的利用的时候,阐述了他的循环经济思想,即循环经济的实质就是资源的再生和利用,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是循环经济产生的必然,科技进步是资源循环利用的关键。这些思想对我们现在的循环经济仍有指导意义。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突出矛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他的《资本论》中论述生产排泄物的利用的时候,阐述了他的循环经济思想,即循环经济的实质就是资源的再生和利用,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是循环经济产生的必然,科技进步是资源循环利用的关键。这些思想对我们现在的循环经济仍有指导意义。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突出矛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互联网经济平台,逐渐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主体.互联网平台企业通过创建"虚拟空间土地"收取"平台地租"的现象,是地租形态在当前的一种新表现.这种虚拟空间地租与传统马克思地租理论的实物空间地租有相似之处,但也有鲜明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地租本质上都是基于租用一定资源使用权而产生的交付租金行为,是所有权在经济上...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人格思想观认为,人格是以现实社会存在的人为前提,是人所具有特质表现方式的总和,人格的本质是社会特质,人格总是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经济制度在个人身上的反映,它决定着人格的形成、发展的类型和发展的趋势等。马克思人格思想为我们认识人格的本质、在现实社会塑造宏观的人格模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应对现代科技时代的经济发展的现实,深入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马克思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解决了两个难题:“价值的源泉”和“价值的尺度”。随着信息网络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的知识、技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脑力劳动正由传统的“直接体力劳动”的劳动为主逐步变为主导地位;生产劳动的外延逐步扩大;劳动的作用形成发生了变化;复杂劳动的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等等如此众多的变化,已促使劳动价值论的一些具体观念和概念需要进行交流、发展和丰富。例如:现代科技时代需要扩展劳动的范畴;研究、概括科学劳动、服务劳动、知识劳动等新理论范畴,新知识、高科技创造不创造价值;脑力劳动在生产过程中地位和作用发生新变化,对资本主义的基础,即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产生着新的影响,等等新问题、新变化、新现象需要新的理论探索、概括和创新。  相似文献   

14.
作为经典的政治、经济学理论,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在当代社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立足于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分析,然后探讨了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存在剩余价值的必然性,接着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价值与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地租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它关系到我们的吃穿住用行。在我们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时候,出现了古典经济学派,他们对地租有着那个时代特定的理解。这个学派是资产阶级中最进步的学派。它们的理论直接反对地主阶级的地租理论,是古典经济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最有代表的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这三位。下面我将分三部分来介绍古典经济学地租理论的发展,分别是古典经济学地组理论的历史演变、古典经济学地租理论的内容、古典经济学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的难点。按照马克思地租理论中土地权属关系和土地经济主体利益结构的分析范式,探究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问题,发现其内在原因主要是土地权属关系不完整和土地产权边界模糊。在试点实践中还存在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性质不明确、调节金征收比例差距较大、集体提留收益用途不明晰等问题。应进一步明确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性质,设计科学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比例,加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监管,构建合理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方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怎样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看待和分析使用机器人条件下的价值和剩余价伍源泉问题,作了比较全面的探讨。在批判资产阶级学者所谓机器人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谬论的同时,以充分的论据令人信服地证明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并没有过时,它依然是我们今天分析和解剖现代资本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以进化论的观点来看待资本主义的产业组织。认为产业中各企业是有差异的,而且这种差异是累积的和进化的,企业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在追逐剩余价值最大化的内在驱动力和资本主义市场竞争的外部强制力的作用下,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以实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企业间的这种互动行为促使产业组织自发地向更高级的形式进化。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在批判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和“斯密教条”的错误时,阐述了自己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马克思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在劳动创造价值的基础上,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生产要素所有权参与劳动创造新价值的分配;而萨伊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的基础上,参加价值的分配。马克思所阐述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含义及其性质对于我国建立和完善多种分配格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学术界对马克思的个人理论存在认识分歧,主要表现为重物不重人论、重国家与集体轻个人论、不存在个人理论或个人理论处于被支配地位论、两个马克思或多个马克思论。马克思的个人理论存在认识分歧不是偶然的,它是由阶级属性、知识结构、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从理论意义上说,加强对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有助于构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个人理论体系,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有助于回应非马克思主义者的责难,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从实践意义上说,加强对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研究是搭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是化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存在问题的思想武器,是理论接地气的一条重要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