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国工匠精神是我党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力弘扬和培育大国工匠精神,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的必然要求。准确把握大国工匠精神的内涵,是开展相关教育的重要基础。依托新的中职思政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设置专门的大国工匠精神拓展模块课程,对其教学目标、内容、策略、评价等进行探索和研究,可开辟开展大国工匠精神培养的新路径,对培养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培养中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培育大国工匠,让"工匠精神"落地生根,文章从思想渗透、细节打磨、基础奠定、实习强化四个维度,探究了中职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3.
大国工匠精神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一丝不苟、执着专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中国在实现制造强国发展道路上,需要更多具备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分析高职院校大国工匠精神培育的价值,探索高职院校大国工匠精神的培养路径,为高职院校培养具备大国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大国工匠是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历史使命。从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工匠精神的内涵入手,探讨了该专业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意义,并提出了培养工匠精神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制造”视域下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需要有"工匠精神"。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技能劳动者的重任,必须注重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这种精神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多种形式的教育。本文提出结合专业教学实践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方法,并探讨了通过开展实训周和校企合作,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6.
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需工匠之师培养大批富有"工匠精神"的工匠。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作为开展培养工匠之师的主阵地,迫切需要得到"工匠精神"的助力。文章通过对"工匠精神"和工匠之师内涵的分析,论述了培养工匠之师需融入"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和"工匠精神"培育机制,建议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通过调整培养目标指标、推行"校企校合作"的学徒制培养模式、加强"德艺双馨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和营造富有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等途径培养"工匠之师"。  相似文献   

7.
当前,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面临困境,以"技能本位"为培养目标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也不能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需要大力培育现代工匠,现代工匠的培育,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加强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改革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和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高职教育要积极打造以工匠精神为特色的育人体系,着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8.
中国要实现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战略发展目标,必须重拾“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具有追求精益求精、严谨、耐心、专注、坚持、专业和敬业的特点.当前提倡“工匠精神”,不仅是企业发展,民族工业振兴重要保障,更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高职教育中,要实现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不仅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还应加强学生的专业教育,使学生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热爱美、追求美的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9.
"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呼唤大国工匠和行业领军人物,高职院校肩负着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任,必将在人才培养中加强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而"工匠精神"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本文对高职院校在"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进行工匠精神培养的困境、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职业教育视域下,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已经成为当前推进高职院校工作的根本遵循和内在要求。在此背景下,劳动精神的培育成为了重中之重,这既是社会的需求,也是企业高品质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高职院校实现“双高计划”的内在要求。为此,要积极探索大国工匠培养视域下高职院校劳动精神培育路径,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做到劳动精神与技术技能培养有机统一;以知行合一为原则,构建手脑并用、学中做、做中学的劳动教育机制;以大国工匠为目标,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的劳动精神,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时代的楷模、国家的栋梁。  相似文献   

11.
为了培养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提升技能型人才的综合素质,文章首先对工匠精神进行了概述,然后阐述了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的培养路径,包括内化思想、外化思想于技能、将技能融合为精神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在培养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中工匠精神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我国由"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职业院校学生的文化素养、创新精神、劳动态度等方面培养最主要的途径还是依赖于语文的教学,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显得尤为重要。职业院校在语文教学中还要不断地优化工匠精神在教材内容中的融入,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从而为我国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形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各国均加快了工业4.0建设步伐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如何能够从制造业大国快速转变为制造强国,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 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也随着成了制造业发展的热点词语。作为高职院校教师,如何实现在高职专业课教学中有效培养塑造学生们的工匠精神,成了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工匠精神如何融入产品造型设计教学实践为切入点,尝试探寻在高职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制造业的高速发展,需要大量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课程中进行探索,可以解决当前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缺失,“工匠精神”培养不力,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等问题,为航空产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技术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笔者通过对高职体育教师和学生的调研,大胆创新将工匠精神与高职体育教学紧密结合提出:教师走出去更新高职教育理念;将大国工匠请进高职校园来,激发学生树立工匠理想;增设职业体能学习为工匠培养助一臂之力;基于工作过程进行教学设计是培养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优化高职体育教学质量,培养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树立学生不断超越、不断完善的价值观,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让高职体育教学成为推动我国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研究中职德育教育模式下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优化路径,文章首先对于“工匠精神”的含义与特点进行了深入解读,然后从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经济发展三个方面阐述了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性,结合实际情况对中职德育教育模式下“工匠精神”培养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优化路径,以期能够为中职德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提供一定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7.
工匠精神内涵价值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国家与民族的发展高度与广度.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尤为重视技术的强大,而技术的强大离不开工匠精神的支撑.高职院校是培养建设"大国工匠"的主要阵营,将工匠精神与培养技能型人才理念相融合,是实现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工匠精神的培育能够体现学生职业生涯的自我发展动力诉求,在一定程度上可...  相似文献   

18.
要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在制造业领域需要有"工匠精神".职业院校肩负着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工匠精神"的塑造.文章系统分析了影响"工匠精神"培养的四个因素,提出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首先校企双方应该重视"工匠"的作用与地位,然后在专业课程教学、工匠型师资队伍的构建、实训基地的建设等方面给出了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但与德国、日本等制造强国相比,还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中国要成为制造强国需要培养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职业院校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功能决定了其在大国工匠养成中的特殊地位,在学生中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应成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职业院校应抓住思想道德、意志品质、专业技能、思维品质四个维度,深植“崇德”、“尚劳”、“求精”、“创新”精神基因,通过提升思想道德境界,锻造意志品质,培养求精精神,激活创新思维,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在工匠精神引起越来越多人关注的背景下,在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成为一个相对热门的话题。双方的融合不但能够推动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且能够保证我国社会和谐进步,为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提供支持。本文在对工匠精神和思政教育融合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将两者有效融合在一起的具体对策,希望为高校教师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提供一定的帮助,促进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