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必须引起重视。教师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坚持不懈.讲究科学的方法,标本兼治,积极探索一条既贴近学生实际.又提高学生素质的捷径。我在转化后进生这个问题上有以下几种想法。  相似文献   

2.
所谓的后进生是指暂时在学习上成绩差、品行不端正的学生。后进生一般在思想情感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挫伤.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心理。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摸清后进生的异常心理,对症下药,消除心理障碍.我认为班主任转变后进生应遵循以下六条原则.  相似文献   

3.
王国忠 《考试周刊》2010,(17):187-188
后进生是指那些在学习过程中上路较晚、基础较差的学生,也就是俗话所说的“后进生”,但是我不喜欢用这个字眼,他们只是在学习上落后于大多数学生。本身的素质并不差.只是由于在学习的初期没有找到适合于自我的学习方法以致于掉队的。  相似文献   

4.
董海鸥 《考试周刊》2014,(61):42-42
<正>后进生在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存在,是让每位教师都头疼的事,尤其在语文教学中,语文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提高的,所以语文教师尤其对后进生感到头疼。在教学实践中,我是如何转化后进生的呢?以求抛砖引玉,共同进步。一、弄清后进生产生的原因1.学生自己的原因。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差异,如果在教学上不给予特殊关心和照顾,就有可能使他们丧失学习信心。对于一些暂时不会学习、还没有找到正确学习方法的学生来说,  相似文献   

5.
对于班主任而言,在管理班集体中,后进生问题是一个不小的问题。如果处理得当,工作既轻松又有成效,反之,则事倍功半。我知道,影响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班主任对待好学生和后进生的态度。尽管高一和高二在处理班上问题时,我努力做到一视同仁,就事论事,不歧视后进学生,让他们在公平的气氛下生活学习,可是效果不明显。到了高三,我觉得应该改变交流方法,于是,尝试了另一种与后进生的交流方式。  相似文献   

6.
王荣霞 《考试周刊》2013,(35):162-163
初中生物教师要摆正心态,不能因为班级中有学困生而抱怨。后进生并不是所谓的差生、笨学生,他们只是在思想和学习上暂时落后的学生,自卑感强,反应慢点。只有对后进生抱有诚挚的爱,给予尊重,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后进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习,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到教师、同学对自己的关心和期待,逐渐转变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产生学习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面对“德育后进生”.我们往往追求如何管住学生.而不注重如何去疏导学生,这样可能会对学生造成更大的伤害而失去转化他们的良机。去年,我碰到了一个“德育后进生”.他让我发现“好孩子是赏识出来的”这句话的巨大魅力,赏识确实是转化“德育后进生”的良方。  相似文献   

8.
朱元元 《考试周刊》2011,(58):139-140
教师应该从掌握后进生的实际出发,与后进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走进学生心灵深处,让学生爱上我们,由此爱上英语学科。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应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教给后进生们一些科学可行的学英语的方法.构建有效课堂.激活课堂气氛,缩短优劣差距,督促自主学习,激发学习热情.英语后进生的学习状况一定会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许凤 《考试周刊》2009,(49):186-187
后进生往往是指那些品德差或学习差.或者两者均差的学生。虽然后进生在班级所占的比例小,但其活动量大。影响范围广,常妨碍班级各项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从而影响了整个班级的“高度”。所以,后进生转化工作对于班主任管理好整个班级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做好这项工作,真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觉得要做好三个“必须”。  相似文献   

10.
詹少玲 《考试周刊》2012,(92):173-174
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育”中,转化后进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心理障碍是影响后进生转化的重要原因.排除了后进生的心理障碍可以让教育更加有效、公平、和谐。驱除后进生的自卑心理,使闪光点得到充分展现;打消他们的戒备心理、逆反心理,让他们与整个环境融洽;排除他们的厌学心理.让他们重拾学习的信心;更要帮助他们勇敢地破除惰性心理.保持奋发向上的动力。只有心灵的通明,才能真正迎来后进生的光明的未来。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规定:教学要面对全体学生,为所有的学生打好共同基础.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着差异,教学中要承认这种差异,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整体素质,是当前中学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光荣任务,而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变工作,是提高整体数学素质的一个关键.在教学实践中,我针对后进生的不同特点,采取各种不同的教育措施,在后进生数学能力提高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借此机会我把几点在实践中的做法和体会献给我的同行们。以求同仁斧正.  相似文献   

12.
王红玉 《考试周刊》2009,(29):124-124
后进生是广大教师最头痛的教育对象,也是最应该关注的学生群体,不少教师把提高后进生成绩作为最难攻克的难关。后进生不仅学习成绩差,同时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上课不注意听讲,与前后桌的同学讲话,在课堂上搞小动作,甚至扰乱课堂秩序等。后进生学习欲望低.自信心不足.毅力不强,学习方法不当,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加。他们感到学习困难越来越大,成绩偏差,失去学习的兴趣,产生厌学情绪,甚至放弃学习。其中后进生的学习方法和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是十分关键的。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如何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转化后进生的策略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吴普 《陕西教育》2010,(6):19-19
在我10多年的数学教学中.深深感受到学生的数学成绩一旦落下来再要赶上来很难.特别是相当一部分后进生.要想赶上来更难.如果一味地埋怨学生不思进取,那是不负责的行为。以下是我在教学中营造氛围.培养后进生学习数学兴趣的一些作法.如有不妥之处,请各位专家和同行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4.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升入初二以后,部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时存在着心理障碍问题。因此帮助后进生克服心里障碍,指导后进生改进学习方法,是十分必要的。造成后进生学习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后进生基础差、缺少自信、产生自卑心理、对信息技术失去兴趣、产生畏惧、厌恶心理。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地、及时地找出学生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认真从以下儿方面做好后进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后进生取得进步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在近年来的教学中,我经常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缺乏独立性、自信心,学习没有目标,死学死记,不求甚解,或干脆自暴自弃、放弃不学.久而久之,对于学习,他们先是厌倦,而后放弃.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习上的后进生.学习缺乏主动性,严重地影响着后进生的智力发展,阻碍了后进生学习上的进步.因此关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徐丹  吴燕春 《考试周刊》2013,(40):109-110
英语学科实践性很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受制于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有了困难,成为后进生。如何转化后进生,成了教师关注的问题。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教师应做课堂上的严师,课后做学生的朋友,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后进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17.
刘沙  周靖 《学周刊C版》2011,(11):16-17
随着中国和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英语作为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其作用日渐突出。初中英语教育作为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被很多英语教育者们所关注。初中英语后进生的产生,不仅有智力因素的原因.同时.非智力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英语知识的消化吸收。因此.对于初中英语后进生产生原因的补差方法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每个班级里或多或少都会有几个后进生,形成后进生的原因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与不良习惯的长期影响,因此要想转变它也就需要一个过程,不能用“训,罚,撵”等简单粗暴的做法,而应把它当作一项复杂的工程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精心地设计和施工。然而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无疑是落到各班主任身上。现在我结合自己在教学与班级管理中的实践体会,谈谈对后进生的转化。  相似文献   

19.
作为教师,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是人见人爱的优等生,对于班里的后进生都有或多或少的头疼。如有的后进生考试从不及格,有的逃课……当了多年的班主任,我发现这些孩子在心灵上都很自卑,对学习丧失了兴趣。如何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来改变他们的学习生活.一直是我思考和探索的。以下是我在培养学生自信心方面的几点收获,希望能改变更多的孩子。  相似文献   

20.
杨菊红 《甘肃教育》2013,(20):31-31
一、面向全体,寻找原因 后进生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要转化后进生,就要先了解后进生,理解后进生,只有这样才能因人而异,对症下药.达到转化的目的。为此,我每新接一个班级,都要进行一次摸底测验,先把后进生找出来,然后再一个个摸清情况,通过细致的调查、研究、分析、综合。总结出造成后进生的原因。这些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先天性智力不足;2.受家庭拖累;3.不良家教的影响:4.体质差,常缺课;5.教师教育教学方法不当;6.基础差,知识负债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