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教手段在朗读教学中的运用王爱香赵秀华一、播放录音,加强朗读训练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是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活动,是用声音增强原作力量的必要手段。朗读文学作品,是对作品的艺术再创造。它从视觉扩大到听觉,赋予作品以新的艺术生命;它是一种眼、口...  相似文献   

2.
<正> 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的艺术,即要艺术地运用语音技巧,用有声语言再现作品中思想感情和再创造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因此,成功的朗读,就是要把扁平的书面文字“立”起来,调动自身的情感体验,借助想象,再现作  相似文献   

3.
何世峡 《云南教育》2001,(14):40-42
北京广播学院教授张颂在《朗读学》一书中说道:“朗读,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说:“朗读是经过艺术加工的‘说话’。”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了解和学习朗读。   一、朗读的特点   1.声音   朗读当然有声,但朗读是把文字作品转变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有其复杂性和灵活性。声音形式变化无穷,声音表现稍纵即逝,难以捕捉,难于描述,难于把握。一篇文字作品,由同一个人朗读,第一遍与第二遍比较也会有许多差异,何况不同的人对同一篇朗读文字的处理呢。因此朗读的声音形式必然充…  相似文献   

4.
爱在点滴中     
朗读是一门艺术,朗读课文不是单纯地把静态的语言变为有声的语言,而是对作品进行艺术再创造。声情并茂的朗读能够起到鼓舞人、教育人、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的作用。能很好的朗读无疑是握住了一把开启文学之门的钥匙。[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谈“朗读”     
谈﹃朗读﹄天水电子学校艾兰英朗读是一种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对作品进行再创造的表达艺术。因此,朗读要通过语言技巧的运用和语音的多种变化把作品中人物、事件、意境、作者的思想感情、趣味活灵活现、绘声绘色地表达出来,让字里行间的潜在含义溢于言表。讲读教...  相似文献   

6.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朗读本身是一种有声语吉的艺术,朗读过程中要发挥“有声语言”的艺术作用,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作品的思想内容,从而打动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7.
高晓芳 《考试周刊》2014,(61):39-41
朗读是一种对作品再创造,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表达艺术。良好的朗读能力能帮助读者对作品有更好的理解,起到融会贯通、水到渠成的作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文学的殿堂。语文教学呼唤朗读,初中语文教学更是如此。朗读作品是一种感化、熏陶,会给人无穷无尽的力量,因此,无论是诗歌、散文、小说教学,还是文言文教学,朗读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8.
朗读是一门艺术,朗读课文不是单纯地把静态的语言变为有声的语言,而是对作品进行艺术再创造。声情并茂的朗读能够起到鼓舞人、教育人、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的作用。能很好的朗读无  相似文献   

9.
朗读是一种阅读方式,也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成功的朗读是对原作的艺术再创造,它从视觉扩大到听觉,赋予作品以新的艺术生命力,它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创造性的阅读活动。因此,我们要全面调动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诸多有利因素,一改昔日语文教学枯燥、呆板、乏味的陈规,活跃课堂气氛,尽快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学生的朗读质量,是考察他们对文章学习得怎么样的一个尺度。学生对文章理解得如何,通过朗读能够清楚地反映出来;对文章内容感受得如何,通过朗读也能充分地表露出来。  相似文献   

10.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朗读本身是一种有声语言的艺术,朗读过程中要发挥“有声语言”的艺术作用,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作品的思想内容,从而打动学生的情感。在朗读中引导学生推敲课文(包括词句,段落,篇章)的含义,情调,韵味,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在朗读中整体感知,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是一种化无声语言为有声语言的艺术,它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的;既是文学的,又是审美的。它让学生认知文字、感知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发展语感。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教、文化、信息传播等都离不开朗读。人们对朗读的认识和要求也随之提高,并赋予它新的内涵。朗读是把静止的视觉形象的文字,转变为生动活泼的听觉可以接受的有声语言。要完成这种转变,需要我们对文字作品进行分析、理解、感受、表达,从这点来认识,朗读又是一种艺术的再创作。朗读也是学习普通话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朗读是一种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对作品进行再创造的表达艺术,它是我国几千年来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在语文这一基础性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提高朗读在课堂结构中应有的地位十分必要. 一、朗读是培养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梁俊敏 《成才之路》2009,(23):41-42
朗读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再创造性的语言活动,是一种口头的语言艺术。它要求朗读者在认真分析理解文字作品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地感受、体味,然后运用有声语言的各种表达技巧.准确、形象、生动地表达出原作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朗读绝不是简单地大声念书,而是一种把书面作品变成有声的、创造性的语言艺术活动。朗读者可以用有声的语言给书面语言注入新的血液。使其“起死回生”;可以通过各种语调语气再现出作品的具体情境,给人留下具体生动、久久难忘的印象。  相似文献   

15.
朗读是以充沛的感情,运用爽朗生动的普通话语音,清晰响亮地把文章读出来,它是经过艺术加工的“说话”,是把书面语言变成绘声绘色的有声语言的艺术活动。它能深刻地再现文章的思想内容,产生较强的感染力。要较好地朗读一篇作品,首先必须深人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其次是要熟练地掌握普通话,同时,要恰当地运用停顿、重音、语调、语速等朗读技巧。这样的朗读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表达作品的思想意趣。  相似文献   

16.
朗读,即高声诵读.它是一种有声语言的艺术,是把书面文字转化成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劳动的过程.它的任务是把文字所表现的形象、情感、节奏、韵味等元素,以语音的形式表现出来.换言之,朗读就是对文字作品的一种再创造,因此重视和提高朗读技巧也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学生对内容理解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要加强对朗读内容的指导,使学生通过朗读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受到感情的熏陶。教师要对朗读方法进行指导,让学生感到朗读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精神的愉悦,可以培养他们的美感。朗读是一种艺术活动,是一种有声的语言。教师要通过朗读指导,让学生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将朗读课文看做是与作者心灵沟通,与作品对话,是一种精神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是把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听觉的有声语言的活动。要使听者感受到一种艺术魅力,必须掌握一些朗读的技巧。朗读的一般技巧包括停顿、重音、快慢、高低等。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确定重音和表达重音是朗读好一部作品的关键。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弄清重音的概念和类型所谓重音是指朗读时对句子中某些词语从声音上加以突出的现象。它是由音译、音长决定的。重音有引起注意、突出重点、启发思维的作用。通过重音,可以融切表达思想内容,真切抒发感情。在朗读中一般把重音分为两大类,即"语法重音"和…  相似文献   

19.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通过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使他们的感情与作者发生共鸣,达到教育的目的。形象是根据客观现实生活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创造出来的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画面。朗读是一种再创作的艺术活动,要求朗读者在朗读时通过语言、形体变化等手段再现作者创造出来的形象,寄植到听众心目之中,获得栩栩如生的生命形式。朗读者的形象感受,来源于作品中的词语概念对朗读者内心刺激而引起的对客观事物的感知、体会、思考,是“感之于外,受之于心”…  相似文献   

20.
谈谈朗读与语文教学刘强李鸣钊一、语文教学应重视朗读朗读就是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变文字这种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朗读是一项口头语言的艺术,需要创造性地还原语气,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有声的口头语言。写文章是一种创造,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