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学校中“精神暴力”主要有以下几种,希望引起老师们的警惕:  相似文献   

2.
文雨 《甘肃教育》2007,(10X):1-1
最近,“疯狂英语”的“坛主”李阳又彻底地疯狂了一把:让三千听讲的学生为自己下跪了。这一跪,吸引了无数媒体的目光,也成为了众人评说的焦点。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3.
高原 《甘肃高师学报》2002,7(3):102-105
“一百年来中国社会在精神上越走越窄。”复旦学者王晓明的这句断语可谓切中今天真正的时弊。我们社会精神上的贫困远甚于物质上的贫困。解决问题的办法也许很多 ,然而 ,最终可能主要还得靠社会中的一部分人在精神上先“富贵”起来 ,而这部分人又主要得靠大学这类文化重镇来培养。笔者将结合古今学者们的相关观点和自己的教学实践来强调一下大学文科教育其原初的定位 :“自由的艺术”之本质与培养“精神贵族”之目的 ,同时也探索一下“精神贵族”培养的较为现实可行的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4.
德育的“道德性”范畴是成立的,德育并不具有天然的道德合理性,应该对德育进行“道德性”追问。这种追闺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德育发展本身的内在需要。道德性审视作为一种特殊的视角有助于德育理论与实践的更深层次的分析与构建,只有道德的德育才能培养出道德的人。  相似文献   

5.
学生教育制度作为一种学校文化现象,往往注重控制,而忽视制度建设的道德性,这不仅对校风和学风的建设有一定的消极影响,而且也不利于制度本身的发展。因此,应努力倡导学生教育制度建设的道德性,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和谐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教育“软暴力”现象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暴力现象在中小学校时有发生,由此而引发的法律诉讼也不断见诸于媒体。关于教育暴力,过去人们谈论较多的是教师对学生实施的过度体罚行为,如拳脚相加、用小刀刮脸、用火钳烫手掌等。这类暴力行为对学生的伤害,尤其是对学生肉体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教育“硬暴力”。随着我国教育法规的逐步完善和广大教师依法执教意识的不断增强,教育“硬暴力”现象越来越少,这无疑是我国教育的进步。然而,在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种容易被教育者忽视的教育暴力现象,那就是教育“软暴力”。这类暴力行为对学生的伤害毫不亚于“硬暴力…  相似文献   

7.
案例背景1.2007年3月29日,网络上《东莞虎门三中群殴事件》的视频,短时间引起媒体的关注和网民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以影视媒体中的野蛮女性形象为依托,通过深度访谈以及小组焦点访谈,发现当代年轻人倾向于赋予女性的恋爱暴力以合理化的解释。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野蛮女友、温柔男友”的恋爱新模式及其出现的原因,从中透视当代中国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变迁。  相似文献   

9.
校园“软暴力”对学生造成的伤害是隐性而持久的,严重影响学生心理发展及精神成长。消除校园教育“软暴力”势在必行。本文试从建立正确的儿童观、提高师德修养、巧妙使用惩戒手段等方面入手,探讨消除校园“软暴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11.
ICT教育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科学性是其基本属性。但除此之外,作为教育的子集,ICT教育应当还与道德性和艺术性相关,才能体现出其“育人”的本质。这三种特征亦决定了人们对ICT教育中各种活动的把握方式。本文将从科学性、道德性和艺术性三个方面具体阐述其在ICT教育中的实践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有关“校园暴力”的报道比比皆是,尽管“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有其社会根源,但它也直接反映着学校德育工作的成败。  相似文献   

13.
校园“语言暴力”的心理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语言暴力”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校园问题和社会问题。本文结合具体实例和心理学知识,从心理层次剖析了校园“语言暴力”的危害性、产生原因以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教育软暴力的定义进行了界定,概述了教育软暴力的研究现状;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案例的分析,探讨教育软暴力的表现形式;从而揭示由此引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试图从家庭、学校、社会和法律层面提出避免教育软暴力现象,预防与控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师的精神”,包括热爱人民、热爱学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为公的奉献精神;虚心学习、终身学习的精神;追求真理、求真求实和“以教人者教己”、以身作则的精神;追求教育的现代化、中国化,提倡科学与民主的改造社会的精神;勇于开拓、实验的精神和服务于农村,在劳力上劳心的精神。并分析了这些精神提出的社会依据。  相似文献   

16.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加强教育系统政治建设,开展政治监督,保证政治纪律执行,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实需要,不仅符合宪法和法律规定,具有坚实的合法性基础,同样也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价值、历史唯物主义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需求,具有合道德性。深化对教育系统政治监督的"合道德性"认识,有助于从政治伦理上更加准确地把握教育系统政治监督的必要性和正当性,自觉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增强遵守纪律的自觉,更好地落实"两个维护",保证我国教育工作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频发。本文在探究校园暴力发生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学校应注重与家庭、社会等之间的合作,加强对有暴力倾向人员的关注、教育与控制,建设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和预防机制。  相似文献   

18.
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刚刚起步,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很多。要破解这些教育难题,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从而为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需要我们弘扬"亮剑"精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文章提出了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三个途径,即"要有剑"、"敢亮剑"、"会亮剑"。  相似文献   

19.
徐迅雷 《师道》2002,(11):14-14
在教育中有另一种暴力,它的伤害要远远超过肉体上的伤害,对学生与家长造成的压力远比体罚的后果更令人恐惧,这就是“软暴力”。浙江《都市快报》日前刊发了一则题为《九岁小学生罪状十八条》的报道。报道缘起于一位姓柴的女士给报社热线打来电话反映:她9岁的儿子小D是小学一年级学生,班里的同学一致给他提意见,说他有18个缺点,孩子全蔫了。记者调查核实了情况:小D放学带回一张16开的纸给家长看,上头密密麻麻写满了铅笔字,都是小学生的笔迹,不少字是用拼音代替的,主题是“我们大家评小D”,共列有18条,还有18个歪歪…  相似文献   

20.
“暴戾”与“暴力”是一对同音近义词,在日常运用过程中往往容易混淆不清,其实两者词义有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