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音乐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音乐是一种可以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听觉艺术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适当加以运用。(一 )能够创造情境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教学中我们发现 ,学生在上课时总是精神高度紧张 ,心理总处于一种“备战”状态 ,随时准备接受新知识回答老师的提问。这种精神状态对于学生的课堂学习并非完全有利。长此以往 ,身心疲惫 ,事倍而功半。快速学习的创新者查尔斯·西米德说 :“……我们发现 ,在一种特别的放松中 ,我们的大脑最开放 ,最能接受进来的信息。”研究证明 ,当我们的大脑处于“放松性警觉”状态时 ,…  相似文献   

2.
一、创设宽松的师生交流环境,培养创新意识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是沟通学生和音乐的桥梁,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能使学生的心情愉快,情绪轻松,思维敏捷,想像力丰富,在充满自信的状态下去探究、去创造。在这种环境中,人的情绪和心智达到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3.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是指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认知、情感与行为技能发展的活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心理教育呢?一、创造必要的渗透条件(一)新型的师生关系首先是和谐的。这是指师生间的情感联系,“爱”是其核心,有了“爱”,师生原先的“我”“你”关系将会置换成“我们”,从而使  相似文献   

4.
感悟“淡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新课程十分注重音乐的美育价值,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学理念,而对知识、技能方面的要求有所降低。人们把这种变革称之为“淡化双基教学”。有这样一节音乐课:课堂中气氛很活跃,教师和学生围着几个小木偶玩得兴高采烈的。可以看得出,学生兴趣的调动和主体性地位的体现都比较到位。可是,音乐呢?一节课中,没有歌声、乐声。试想,没有音乐,又何来的“音乐美”?没有音乐美,又怎么去实现音乐课程的本质价值——音乐审美价值呢?因此,如何理解音乐课程改革、如何理解“淡化双基教学”,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可否认,在传统的中…  相似文献   

5.
韩新霞 《山东教育》2011,(25):54-55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已被列为当今教育的重要问题。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一、激发音乐情感心理学家实验证明,轻松愉快的情感有利于人的思维活动。音乐恰恰可以使人处于一种平静、愉快的情绪状态,这种状态也正是创造所需要的状态。每天能够欣赏音乐使自己处于一种平静的心境之中,学生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6.
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气氛的好坏息息相关,当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的时候,身心就会得到放松,开心地接收知识,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而沉闷的气氛则会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课堂变得死气沉沉。所以,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亟待进行。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教学课堂变得神采飞扬呢?我们要把原有的课堂转化成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舞台,让他们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和体验,发散他  相似文献   

7.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那么,如何进行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呢?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提高其音乐文化素养呢?这些确实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一堂成功的音乐课,不仅能使学生感到轻松活泼、其乐无穷,而且还能开发学生极其丰富的想象力,从而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近来,我国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都以“课标”为指导,掀起教改的…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脑在不同的状态下,脑电波的波长并不相同。美国快速学习先驱泰丽·怀勒·韦伯(Terry W yler W ebb)指出:α、θ两种脑电波以放松、注意力集中和舒适等主观感受为特征,当人处于这种状态下,思维可以顺利进入大脑的更深层面,学习的情感能够得到极大的张扬,非凡的记忆力、高度专注和不同寻常的创造力都可以取得。这就是“放松型警觉”(relaxed alertness)学习理论,它有两个特征:前提是放松,警觉是放松中的警觉。这一种状态更易于使信息“飘”进深层的记忆之中。实践证明:将“放松型警觉”理论运用到作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无…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也在日趋完善和优化。传统的音乐教学形式单一,死板不活泼,没有给教师和学生留下创造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侧重教授,忽略了学生的主动参与;侧重对知识和技能的练习,忽视了学生在音乐课堂的感受与体验;教师侧重教学的结果,而忽略学生在音乐上获得的轻松、愉悦的精神和心理感受。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实现音乐课堂教学的创新呢?一、传统模式下的音乐教学  相似文献   

10.
所谓音乐快乐教学法是指在音乐课的教学中,整合各种教学手段,解放学生,让他们在平等、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验美,在游戏、律动、歌唱、表演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那么,如何让音乐课堂快乐起来呢?我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1.
房倩 《山东教育》2008,(6):50-50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教育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为动力,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学习音乐,创造音乐,喜爱音乐,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要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兴趣,就要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创设出快乐的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活泼、兴奋的状态下自觉、自动、积极地学习音乐、感受音乐。  相似文献   

12.
放松是体育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有利于降低大脑的兴奋,消除肌肉疲劳。放松在体育课的四大组成部分中,处于结束部分,所占时间短。那么,如何在短时间内取得有效的放松效果呢?我采用音乐放松、意念放松、想象放松,解决了这个问题。(一)音乐放松法音乐放松法是指在放松练习的时间里,采用轻柔、舒缓和悠扬的音乐,对学生的大脑、肌肉进行调节、放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如何与课堂的气氛关系极大。因此,怎样创造一种愉悦、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应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依我之所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活跃课堂的气氛。 一、课程导入 课程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如设疑法、图示法、电教法等等,既可独立运用又可相互配合使用。例如,我们可以用设疑法导入(货币的产生及本质》一课:“同学们,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钱,钱几乎无所不在。那么,钱是不是伴随人类而诞生的呢?它为什么如此神通广大呢?要想知道其中的奥秘,我们就来学习《货币的产生及本质)》这一课。”这种导入方法,既突出了课文重点,又激发了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14.
如何调动学生们的创造能力,同样是音乐课的课题之一。而所谓音乐创造是指学生在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潜能的即兴创造或运用音乐材料进行创作的音乐活动。它是《艺术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的标准之一,也是从小激发学生创作潜能、落实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那么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落实“音乐创造”呢?这里想以《小放牛》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这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总目标”中提出了“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培养目标。同时,在各学段的“阅读”目标中又提出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培养的具体阶段目标。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能力也就成了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呢?我们在课题研究的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明显的实效。一、创设民主的新环境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需要一种“放松性警觉状态”下的潜意识的诱发。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的开发和创设也就成了学生…  相似文献   

16.
快乐教学”主要是运用直观、激励、操作等刺激手段,创设富有兴趣魅力的教学情境,稳定学生注意进而激励学生产生愉快的心境去学习新知识。如何把这种教学运用到历史教学中,让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呢?我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快乐教学”教历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第一,保持和蔼可亲的教态,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是实施“快乐教学”的关键。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指出:扎实地掌握知识与其说是靠多次的重复不如说是靠理解,靠内部的原因,靠学生的情感状态来达到的。如何创造一个积极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呢?良好的学习…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快乐是产生兴趣的重要因素,要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兴趣,就要使学生学得快乐,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创设出快乐的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活泼、兴奋的状态下自觉地学习,因此在课程改革的今天,音乐教学中选择“快乐教学”作为突破口也是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主渠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师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这是著名教育专家叶澜教授提出的新基础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作为一位音乐教师,如何使学生对音乐课感兴趣,让音乐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提起“作业”,人人皆知,那是老师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强化所需的必要练习。如果说起音乐作业,恐怕很多人都感茫然,甚至疑惑不解。“音乐”能有作业吗?又有什么作业呢?它以何种形式反映,又以何种形式批阅呢?又是不是无端增加早已并不轻松的儿童的负担呢?音乐学科的作业设计形  相似文献   

20.
“愉快式”教学,即教师、学生在全身心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进行教与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它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以热爱学生。尊重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为基本立足点,正确运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育方法。创造生动,活泼,和谐的气氛,激发学生情趣,唤起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