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课堂教学案例是教师开展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推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沟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课堂案例,但有时却忽视案例的"三大原则"与"八项注意",因此,需要予以关注之。  相似文献   

2.
要实现有效的课堂数学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多"让",多让学生实践操作、多让学生思考、多让学生交流,找出数学知识的规律,理解知识,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中肯"让"、会"让",定会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各种条件使之能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课堂能充满活力,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理解数学. 一、让课堂充满人文气息 课堂教学的立足点是人,而不是"物化"的知识.教学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把教学植根于对学生深厚的"爱"中,从而建立一个尊重、平等、和谐的新型的"教学场所",使课堂上师生之间不仅仅是知识的交流,更多的是情感的交流与碰撞的过程,这样才能在相互交流、探索的过程中,实现师生情感的共鸣与心灵的呼应.  相似文献   

4.
物理的课堂"教学",就是以实验探究活动为载体,把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学双边相互作用的多方位沟通与互动的活动过程:自主-合作-探究.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是让学生自主参与发现知识的发生过程;二是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与合作的探究中去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三是让学生体会知识的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数学教学的过程也就是"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特别强调学生的参与,即强调活动、操作实践、考察、探究、交流等亲身经历的学习活动.有了学生对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学习就不会成为一种负担,学习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我校数学教学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上教师"重灌输式讲授,轻探究合作式教学";重有限知识的"学会",轻无限知识的"会学",教师习惯通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过程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面对千变万化的信息社会,学习不是仅仅把知识装进学习者的头脑中,更重要的是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变成自己的"主见"、自己的"思想".因此让开放式教学方式走进数学课堂,整合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实现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提高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该文论述了如何组织开放式数学教学,并且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7.
徐良福 《教师》2011,(36):75-75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或具体情境独具匠心创设的教学幽默,有时会像春风拂面,为课堂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有时好似行云流水,让师生交流顺畅自如;有时犹若一股清泉,让本身枯燥的课堂充满活力;有时又像瑰丽的花朵,让学生感到新奇而兴趣盎然;有时又宛若调和剂,让课堂偶发事件中出现的尴尬局面峰回路转,别开生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求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知识进行"创生""改造",进而实现"动态生成"。这就要求新课程下的课堂必须是师生互动的动态场景,让知识在互动对话交流中不断生成,让学生在互动对话中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9.
本文立足高三生物教学实践,采用"活动单导学"复习模式,仅就课堂交流这一教学环节的有效性谈些粗浅认识,与同仁们切磋交流. 1确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交流场",是课堂有效交流的前提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有效课堂交流的前提.有效的课堂交流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过程,为了实现有效的课堂交流,教师必须转变观念,重新定位师生关系:学生是主体,是发现问题、学习知识、接受信息的知识探求者;教师则是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和教学工作的反思者为一身的新型角色.  相似文献   

10.
生成性教学是落实新课程三维目标的重要途径,能使教师调整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动手做中化解"生成问题",领悟课堂知识;教师在引导时要冷静应对"课堂生成",使课堂有序进行;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研讨中处理课堂意外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们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是否也存在着类似的"失真"现象呢?课堂变成执行教案的过程.究其课堂教学"失真"的原因就在于教师本身忽略了课堂教学真实本色的展现.而新课程中备受关注的"动态生成"的理念却恰恰追求了课堂这种真实本色的回归.那如何关注生成,还课堂一个真实本色呢?一、教学设计:在简单中给生成留下足够的空间.新课程呼唤生成的课堂,但是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我们在设计时往往喜欢环环相扣.我以为教学的预案设计不妨"简单"一些,要通过"删繁就简"为学生创设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发展时空.二、教学过程:印时探底,步步推进.我们不仅要在课前充分估计教学过程的复杂性,还要在课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探底,以便随时对教学过程作出调整,实现教学的自如化.三、课堂生成:把握"尴尬",呈现精彩.当课堂中出现这样、那样始料未及的尴尬时,就需要教师能直面尴尬,冷静思考,巧妙地捕捉其中的"亮点"资源,并灵活地调整教学进程,才会使课堂在不断的"生成"中绽放美丽.  相似文献   

12.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能显著提升教学效果.课堂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难以照顾到各类学生;教师对课堂提问的理解比较狭隘;课堂提问目的重在"助讲",不在"促思";设计问题时更关注知识和应试,对学生的差异性、层次性重视不够;所提问题中综合性、评价性问题偏少;提问时重结果,轻过程.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的教学是围绕学生的学习而展开,课堂的每一个细节都要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反映知识的思维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度,要有助于教学从重知识到重智慧的转变.逐渐把教学的重心从知识讲解转向知识的生成,初步有了"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感觉,一位教育专家把这一过程形象地称为"洗课",明确地说,就是教学过程中"教什么"和"不教什么",要确立学生能学能做的,教师不包办,重点要放在知识的生成和整合上.本文就教学实践谈谈对"洗课"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正体验式教学注重以促进学生的发现学习为主,强调所学知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联系,强调师生间信息的交流和情感的交流,同时注重学生的深度参与.它不强求整齐划一而尊重个体差异,强调的不是对知识的积累和储存,而是学生的自我感悟与发现.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讲堂"为"学堂",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形成和发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创建高效课堂,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尴尬的事情:课堂上气氛活泼融洽,师生互动频繁,课堂有序推进,学生当堂总结收获颇多,且少有提出疑惑。然而,学生的作业时却错误频出、错因复杂。究其原因,学生学习时问题意识不强,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满""快""顺"是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在教时应留出时间给学生思考,以涵育学生的问题意识。1.聚焦目标为课堂"瘦身",在核心问题上  相似文献   

16.
有效的课堂是教师永恒的追求。教学中,教师要摒弃无效花哨的表演,留给学生充足的活动空间,引导学生不断地将知识层层由表及里地剖析,看到知识建造过程中的"脚手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优化数学课堂。一、追根寻源,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把掌握知识的过程比喻为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过程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面对千变万化的信息社会,学习不是仅仅把知识装进学习者的头脑中,更重要的是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变成自己的"主见"、自己的"思想"。于是让开放式教学方式走进数学课堂,整合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实现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提高学生分析、思考问题能力,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交流-互动"的教学形式是立足于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突出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的教学形式,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思维能力.笔者在教学中对"交流互动"学习方式进行了实践,并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当前,核心素养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不单是追求知识与技能,更应该是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各种语文问题,提升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而在实际授课中,有些教师"出快拳",课堂上不和学生"纠缠",忽略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剥夺他们的表达时间,以换取所谓的教学效益"最大化".漠视学生的表达需求,最终导致学生的语言表达严重缺位.作为...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过程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面对千变万化的信息社会,学习不是仅仅把知识装进学习者的头脑中,更重要的是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变成自己的"主见"、自己的"思想"。因此让开放式教学方式走进数学课堂,整合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实现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提高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该文论述了如何组织开放式数学教学,并且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