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路中同志在《理论月刊》1987年第11期上发表了题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做过“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的结论》(下面简称《结论》)一文,意在反驳或澄清我们在《对“世界的本原是什么”问题的思考》(载《山西师大学报》1987年第2期,下面简称《思考》)一文中造成的“一系列混乱”。对此我们想谈几点个人的认识。其一,“‘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和‘物质与意识何者第一性’决不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问题”吗?  相似文献   

2.
《语文知识》1993年第4期上发表了宋广富同志的《关于“兵精足用”的“足用”》一文,文章中心说的是对高一册语文《赤壁之战》一课中“兵精足用”句的“用”字应该怎样理解的问题。宋同志认为“课本注释说:‘足用,足够使用。’……这条注释欠妥当。”又认为“‘足用’应解释为:‘物资充足’。……‘兵精足用’意  相似文献   

3.
怎样辩证地理解“客观存在”——兼与郭吉星同志商榷史明顺■梁明院“别人的思想对我来说,是不是客观存在?”对这一问题,《中学政治教学参考》1997年第1~2期上发表了郭吉星同志“辩证地理解‘客观存在’这一命题”一文,(以下简称“郭文”)提出了新的看法。文...  相似文献   

4.
于志荣同志《对几条中学语文课本文言文注释的商榷》(《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社版)1990年第1期)一文(以下简称于文),在“勤而无所”条中解“无所”为“无所得”、“无所获”,“即不能取胜之意”。并说:“‘无所’是古汉语常用的固定结构,‘所’字是个特殊的指示代  相似文献   

5.
<正> 一、《<诗经>已说到“日”的颜色》质疑 曾钢城同志《<诗经>已说到“日”的颜色》(载《中国语文》1987年第1期)认为:陈白夜同志《“白日”与“红日”》(载《中国语文》1981年第4期)一文所说的“在《诗经》中描写到太阳的地方,……都没有提到‘日’是什么颜色”是不正确的,因为“‘说有易,说无难。’(赵元任先生语)《诗经·王风·大车》篇中有‘谓予不信,有如皦日’一句。毛传:‘皦,白也。’孔颖达疏云:‘我言之信,有如皦然之白日,言其明而可信也。’《说文》云:‘皦,玉石之白也。’”我觉得,“说有”似乎也难。  相似文献   

6.
《语文报·高中版》第102期(总第911期)刊登了高东生同志《“缁衣”与“子墨衰绖”》一文。高东生同志就怎样正确理解鲁迅先生“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诗句中“缁衣”的含义作了这样的说明:“《殽之战》写晋文公新丧,晋襄公要穿孝衣,但由于要‘伐秦师’——战斗的需要,‘子墨衰绖’——晋襄公穿上染黑的丧服,  相似文献   

7.
《语文知识》’94年第1期上发表了吴勇前同志《“淹回水面凝滞”之“回水”》一文,对“回水”提出了新的解释。我以为该文的看法值得商榷。课本注:“回水:回瞧的水流。”吴勇前同志认为;“‘回水,应是深渊之水。《说文解字》云;‘渊,回水也。’”其实,《说文解字》中的“回水”,应该解作“回旋的水流”。张舜徽先生《说文解字约注》说:“回与(?)实一字,回为初文,而(?)为后起,渊则增偏旁体也。”古人的名  相似文献   

8.
《教育研究》1989年第10期发表的韩向前同志《 “灌输原理”质疑》一文(下文简称《质疑》),认为列宁在《怎么办?》提出的“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的论断,“不能代表列宁的……一贯思想”;认为列宁和马克思、恩格斯都“一贯反对‘灌输’”,而人们“把它视为……普遍适用的一条马克思主义‘原理’,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重要‘理论依据’”,是“对革命导师基本思想的严重歪曲”。他还说,“奉行这一‘原理’、‘原则’  相似文献   

9.
徐江先生为展示自己的“有效教学”,同时也为批判中学语文的“无效教学”,亲自到中学授课,并作《理性我思致用——以(游褒禅山记)为例谈中学语文“有效教学”》一文(发表于《人民教育》2006年第7期,以下引文,若非特别注明,均出自该文),详细讲述他的授课基本内容及设计理由。徐先生在文章中指出,他到几所中学示范讲《游褒禅山记》,贯彻的是“六字”指导思想——“理性”、“我思”、“致用”。对此他是这样解释:‘理性’,是指教或学都要以一种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是一种自觉行为。‘我思’就是‘我’自己思考,即不随‘你’思,也不随‘他’思,无…  相似文献   

10.
《语文月刊》1986年第11期上发表了秦国同志的《〈且介亭杂文〉的“且”字读音辨正》。《语文教学与研究》1987年第1期在“报刊文摘”栏里摘要转载。秦文说:“把这个‘且’字读作‘租界’的‘租’(zu),方合书名原意。”我们的看法,恰恰相反:“把这个‘且’字读作‘租界’的租(zu),不合书名原意。”鲁迅写作这些杂文时,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北四川路,即所谓“半租  相似文献   

11.
《山东师大学报》(社科版)1988年第六期刊登刘继武同志撰写的《教育学要加强‘中介’的研究》一文,此文提出:教育理论不能直接指导具体教育实践,“理论回到实践,需要一个‘中介’,这个‘中介’不解决,就会使人感到教育学无用(或不会用)。”笔者是颇为赞同这个观点的。但此文还没有展开论述为什么需要一个‘中介’,需要一个怎样的“中介”。笔者认为,教育理论回到教育实践,必须有一个过程,不能直接搬用,即必须有一个由教育主体结合自己的直接经验和现实实践的具体情况(条件)所建构的并能直接指导具体教育实践的能动‘中介’——超理论、超经验、超具体教育历史的优化模式的过程。本文仅就此看法,给以粗浅的阐发,有待于读者的指教和引起  相似文献   

12.
陈绍忠同志在《语文知识》九二年十一期发表《“步走”注释商兑》一文,认为课本(高中语文第一册,中师《文选与写作》第四册)将“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遇泥泞,天又大风,悉使赢兵负草填之,骑(jì骑兵)乃得过。”句中“步走”释为“步行逃跑”是错误的。陈文认为“‘步走’实为  相似文献   

13.
张健同志在《三论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曲折性”》一文(载《运城高专学报》1994年第3期,以下简称“张文”)中认为象“前进中的‘倒退’,‘逆转’、‘退化’等”这样一种曲折“是和前进性相割裂的曲折”,不是否定之否定规律所揭示的曲折。还提出可以总结出“与否定之否定规律不同的另一条规律”,即“发展不顺利式的曲折”的规律。 对张文的这些观点,笔者不敢苟同,现提出来与张健同志商榷,并就教于哲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14.
这并非病句     
《安徽教育》1990年第1—2期刊载刘思舜同志的《这是病句》一文,指出初中语文第三册《“面人郎”访问记》一文中的“这几年来,我常常从报刊和画报上看到关于‘面人郎’的报道,和他以及他的作品的照片”一句“当是病  相似文献   

15.
坚毅同志在他的《“一分为三”与“合三为一”的命题可以成立——与李延祥同志商榷》(《西北师院学报》1986年第3期)一文中,说我“否认‘一分为三’与‘合三为一’是唯物辩证法的命题”(35页,以下凡出自该文的引文只注明页码),并因此对整个学术界进行指责。现就坚毅同志提出的问题作一答辩。坚毅同志一再声称:他的“‘一分为三’与‘合三为一’的命题也是从客观实际中抽出来的,又在实际中得到了证明,因此可以称之为真正的理论”。“哲学就应该去吸取”(37页)。他说:“‘一分为二’和‘一分为三’是普遍的。对于前者,人们称之为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16.
孙正龙同志的《语文课本前后不一举隅》(见《语文教学与研究》90年12期)一文,引起了我的共感。我想就语文课本前后称谓不一也举隅于次。 1.到底称“固定结构”还是称“习惯用法”? 高中《语文》(以下简称高语或初语)第三册387页在分析文言疑问句的具体情形时,一方面提出:“文言中还有几种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如‘不亦……乎’、‘何……为’、‘何以……为’、‘何……之有’等”;另一方面又提出:“此外,还有几种固定结构,如‘如何’……等,也是表示疑问的。”然而高语五册323页在讲解“文言常用固定结构”时,所列举的  相似文献   

17.
《历史研究》1979年第七期,发表了刘宗绪同志“试沦热月政变的性质”一文,对半个多世纪以来在苏联史学界(包括我国史学界)被视为定论的“热月政变是反革命政变”的观点提出了挑战。《世界历史》1980年第三期,又发表了余小慎同志“关于热月政变的性质问题”一文,对刘文的观点表示“不敢苟同”。拜读刘、余二文,颇受启发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教学大纲(上编)》(以下称《大纲》)修订稿第二章第二节第一目中,讲到:“党的‘四大’的决议和‘四大’前后邓中夏、李大钊、周恩来、瞿秋白、毛泽东、蔡和森等先后发表的文章,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探索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理论,初步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力。对于这段话所涉及的历史情况,《教学与研究》1980年第6期发表的《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形成之史的考察》一文,作了详细的说明。应当看到,在《大纲》修订稿和上述文  相似文献   

19.
朱平 《高校理论战线》2002,19(12):60-61
自从《光明日报》1987年1月5日发表了郝晓光先生《对所谓普遍价值定义的否证》一文后,曾经被许多学者理解为马克思对价值一般所下的基本定义的那句话:“‘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评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406页。以下引用该文只注页码)遭到了质疑。但也有学者提出了相反的意见,坚持认为那句话是马克思从正面阐述的,是马克思自己的观点(参看《东南学术》2000年第5期高飞乐文)。由于马克思的这篇评论性文章和他的许多其他文章一样,出于论战…  相似文献   

20.
《中国语文》1983年第3期发表了陈初生同志的《早期处置式略论》一文(以下简称陈文),该文列举了若干金文和古代典籍中的例句,对处置式的早期形式进行探讨,认为“‘以’字句是处置式的更早期形式”,而“西周时期的‘以’字句是处置式的更早期形式”,而“西周时期的‘以’字句实为汉语处置式的滥觞。”陈文的这一论点,把处置式这一特殊而重要的语法形式产生的时间提早了一千多年,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仅就以下三点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并与陈初生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