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自然地理学领域,各要素学科的独立发展,使以综合为特色的自然地理学的发展遇到了难于逾越的图难。本文阐述了环境地貌学的建立推动自然地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与关系及其时空规律的科学,现代地理学不仅包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也涵盖了地理信息科学,在发展中它不仅加强了本学科内部的综合性,同时也与相关学科积极渗透与融合,目前,现代地理学研究的前沿重点是区域格局与动态过程及驱动力,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方面的理论创新,区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及人地关系协调的应用创新,以3S为主体地球信息科学技术创新,由此而推动现代地理学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师地理野外实习新模式与实习基地建设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对高师地理学野外实习教学的指导思想、实习模式和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全新思考。新的地理实习模式注重面向21世纪,以当前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人地关系研究为重点,从创新教育着手,以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的运用为核心,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
经济地理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发展规律,与经济、社会、政治生活的变化紧密联系。世界经济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远距离运输技术和信息技术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现代社会的市场需求、消费模式巨变,世界政治气氛温和,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规律和空间作用过程发生巨大变化,传统经济地理的几个研究领域区位选择、产业结构、区域分工和区域经济增长出现一些新趋势,有必要对经济地理教学进行新的思考,促进经济地理教学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二战后,英美在科技、政治、经济领域所产生的深刻变化,为地理学的变革提供了广阔的社会背景。在此之下,旧区域学派受到激烈批判,现代人地理学呼之而出。它广泛地吸收其它学科的成就,引入最新的科技成果,产生了从研究对象到研究手段的全新革命,极大地推动了地理学的发展。了解英美现代人地理学主要流派及观点,分析哲学基础及演变原因,能从历史的高度把握地理学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经济地理学为视角,探索了港口体系空间结构演化的六个阶段,并综合应用圈层结构模型和点轴结构模型对海峡西岸港口群腹地范围进行界定与划分,构建其腹地体系的空间结构模型.该空间结构模型有助于细分海峡西岸港口营销市场,促进拓展港口腹地范围,明确港口的分工、理清港口群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经济地理学产生于地理学体系,主要以经济及其相关区域系统为研究内容,涉及范畴包括经济地域体系的发展条件、建设机制、网络体系、类型模式、发展规律等。在我国,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体现了一定的学科优势特征。经济地理学在我国的应用主要涉及规划开发、区域条件、经济结构、发展调控等领域。另外,随着研究范畴的持续扩充,经济地理学逐步渗透至区域差异、资源分布、地域环境、生态条件、金融状况、创新发展、产业聚集与转移、统筹管理、政策调控等实践领域。  相似文献   

8.
综合自然地理教学内容改革的重点是更新教学内容,突出该课程的学科特点;把握学科动态,注重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能力训练,理论与实践结合,化抽象为具体,使之改革在高师地理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经济地理学的教学质量是反映地理学专业整体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为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课题,经济地理学教学内容更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更新、修正。教学的革新包括内容、手段、方法、理念等方面的更新.但教学内容的革新是核心,而内容革新的关键是教材。本文在多年教学工作的总结与研究上,就目前高师普遍使用的教材《经济地理学导论》和《经济地理学》的特点和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并根据形势发展的需求.提出经济地理学教学内容、方法和理念等方面的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从地理学发展史的角度看综合思维的提出能够更好地剖析综合思维的本体,但教师仅基于综合思维的本体谈培养是比较匮乏的。文章从地理学发展的脉络出发,厘清综合思维的本体来源,确定了基于本体的综合思维培养策略:立足大概念,整合单元教学;围绕联系图,构建整体观念;以地理为本,融合课标,整合学科知识;以实践为基,联系生活,体验地理研究;以观念为导向,渗透综合思维;以原则为支柱,强化综合思维。  相似文献   

11.
高校经济地理学教学内容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所有专业和部分经济与管理专业开设的重要课程.本文结合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根据新时代、学科发展趋势和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探索了适应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高校经济地理学课程内容的基本框架.作者认为,新的教学体系应以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尺度依次展开为逻辑主线,构建课堂教学的核心模块,辅以精心安排的课程实践和讨论环节.在教材内容取舍上,应根据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着力帮助学生学会以经济学方法认识地理问题、以地理学视角观察经济问题,达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比较方法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广泛运用和相关成果的积累促进了比较经济地理学的产生。比较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不同经济地理单元的比较,属于经济地理学的分支学科;比较研究应遵循可比、应用、动态、客观、系统等原则;研究类型包括综合比较与专题比较,结构比较与功能比较,静态比较与动态比较;研究重点为区域发展条件的比较和区域经济决策。  相似文献   

13.
针对提高地理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等问题,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对庐山地理野外实践教学的内容、模式及考核评价体系进行了改革研究,在实践教学内容上突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野外实践教学组织过程中强调实施互动式和探究式教学模式,并制定了一套全新的野外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本文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庐山地理野外实践教学的特色,即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教学、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的创新教育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关于经济地理教学若干问题的讨论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国内多数经济与管理学科专业都开设了经济地理学课程,但却因各种原因而使这类课程的开设没能收到应有的效果。为提高经济地理课的教学效果,经济地理学课程的教材编写及讲授必须重视理论铺奠,以求索知识深度;整合中外经济地理知识,以促成知识体系化;加强多层级地域经济体系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应用地理学是地理学的基本学科之一。它的发展由来已久,作为一门科学则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70年代以来有了迅速的发展。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等课题的日益为世人所重视,以及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应用地理这将有一个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源自于西南联大时的气候与地理学系。在西南联大时期气候与地理学科培养了像刘东生、袁复礼、孙同铸等10多位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西南联大三校北迁后留有国立昆明师范学院,设史地系、生地系。20世纪60年代地理学科撤并于西南师大、贵州师范大学。1982年恢复建设地理科学学系。随着地理学科的发展,1998年底成立了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地理学科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人文地理学科自恢复建设以来,曾承担完成了中国1:100万云南草山草场图、云南农业地理、云南农业综合区划、云南国土整治规划、滇西资源开发与生产力布局、滇西国土开发规划等一批颇有影响的成果。近5年来,人文地理学科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应用性等特点,发挥多学科的交叉优势,努力构建“地理+x”的教学科研一体化综合模式,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经济地理学的几个重要的问题: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导产业的选择模式、经济地理信息系统和新世纪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趋势。介绍了欧美学者、前苏联学者和我国学者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主导产业的定量指标选择和经济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内容,分析了新世纪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地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民族学等多学科综合视角,深化认识教育地理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及内容。认为教育地理学是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上,以教育地域系统为研究对象,用地理学等多学科综合的方法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以及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论述了教育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即:教育的地域差异、教育的地域功能和教育的地域认同。  相似文献   

19.
地形图是高中地理学习中的重点和考点。以地形图为切人点.以人地理事象(如港口、铁路线、居民区等)为背景来综合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通常,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要求来选择各种人地理的“点”、“线”、“面”,并给予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方言研究,长期以历史比较为主要取向,注重方言系统的归纳和描写,与西方以方言地图为基础的语言研究有着很大的不同。过去对于宁波方言,过去基本限于单点研究,研究方法多限于传统的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地理学视域中的宁波方言比较研究》一书,方言地理学与传统研究巧妙结合,带来了新气象,打开了新视角。以宁波方言乡镇街道为地理单位,进行密集型田野调查,通过系统研究和方言地图展示,全面而立体地揭示了宁波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特点及其内部差异,厘清了宁波方言甬江片、临绍片、台州片地理分布上的分界线,揭示了人称代词的演变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