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跨学科人才培养是当今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而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作为对这种趋势的反映,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另一方面也为现实中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活动提供思想指导.对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考察发现,跨学科已经成为其重要的办学理念,具体表现在:将跨学科作为重要属性与任务;应对解决复杂问题的需要、满足学生个性化或多样化的学术兴趣是跨学科人才培养的主要动因;培养具有跨学科素养的人才是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2.
跨学科学术组织是研究型大学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对比中美两国研究型大学学术组织形式、运行机制以及典型特征,借鉴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和管理学术组织经验,为我国大学学术组织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随着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蓬勃发展,各高校出现了大批跨学科组织。现阶段,我国跨学科组织还处于起步阶段,表现形式多样,且发展程度不一。通过了解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的运行,学习其经验来促进我国跨学科组织的发展,本文从国家提供政策支撑、研究型大学的内部支持和跨学科组织自身建设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跨学科人才培养是研究型大学推动科学技术突破与培养杰出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文章基于加拿大顶尖研究型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ISGP项目范例,采用动力-运行-支撑-评价的四维分析框架,分析该大学推动研究生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的措施。其中,四位一体精准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内在动力,以严控口径的招生机制和矩阵式学术组织单元保障项目运行,以研究式的课程与问题中心的教学给予项目支撑,以过程与结果相统一的考核评估作为反馈,从而形成一整套螺旋式的跨学科人才培养质量上升系统。这些经验做法能够为我国推进研究生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前,大学中的跨学科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但是从实践到认识,仍没摆脱学科的窠臼。从跨学科内涵来看,跨学科依然是建立在学科基础上,受学科规训约制的学科范式,其独立概念体系尚未形成;从跨学科活动来看,跨学科活动建立于学科活动基础之上,单一学科活动也可以实现跨学科活动目标;从跨学科组织来看,学科组织仍然是主导形式。跨学科组织的构建不仅仅会冲击到传统大学的组织结构,而且也会影响跨学科组织自身的运行状态。因此,大学中出现的跨学科从现象转为一种大学的发展模式仍需时日。  相似文献   

6.
跨学科研究是现代大学发展的重要趋势。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过建立跨学科研究中心和机构、设立资助基金、调整领导结构、改变教师招募和评估模式,促进了跨学科研究的发展。这些战略措施启示我们,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也应通过成立专门的跨学科研究管理机构、设立专门的基金项目、建立新的教师聘任、评价和晋升制度促进学科之间的交融。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培植发展新兴交叉学科、构筑跨学科研究平台、构建协同机制激励机制、打造一流跨学科创新团队、培养跨学科创新型人才等方面,对促进跨学科研究与跨学科组织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双一流"建设呼唤学科发展机制创新,跨学科组织创立既是积极回应国家发展战略以及学科发展的需求,又是研究型大学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因此研究型大学普遍把跨学科组织作为一种重要的创新组织形式。但由于受传统的院系单位制、学科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发展非常缓慢,存在运行机制不明晰、多主体协作和资源整合困难、跨学科组织制度滞后等问题。推动跨学科组织的改革与发展,需要解放思想,树立多元化的跨学科组织治理理念;转变管理模式,给予大学更多自主权;创新跨学科组织结构,实现扁平化管理和完善跨学科组织制度等。  相似文献   

9.
跨学科学术组织是大学学术组织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一个聚合了不同学科的生态环境。在这一生态环境中,不同学科之间会对学术资源进行争夺,并发生权力冲突与文化冲突。要减少或消解学科之间的冲突,使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达到生态和谐,就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求同存异,形成统一的内生性的组织目标;多元参与,建立组织内部的利益分享机制;协同治理,建立组织内部的权力制衡机制;开放边界,建立学科之间的文化交融机制。  相似文献   

10.
11.
普林斯顿大学博士生教育中的"证书项目"以及"联合学位项目"在美国研究型大学博士生跨学科培养中具有典型性。其博士生跨学科培养的基本机制是:以拓宽学生视野、促进学科间交流,解决复杂的社会及科研问题,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及转换能力为基本宗旨;以跨学科授予学位、跨学科设置研究项目和方向为基本路径;以专门的跨学科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跨学科师资配备及跨学科提供课程作为博士生跨学科培养的支撑机制。借鉴普林斯顿大学的上述特征,我国高校博士生跨学科培养中应以尊重学生学习自由为理念,以复杂议题为依托,通过自主开发跨学科学位和跨学科项目、专门的跨学科组织机制建设、"多学科"与"大跨度"的师资与课程资源整合、"高标准"和"全渗透"的跨学科科研训练切实推进博士生的跨学科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创业型大学:研究型大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业型大学是一种正在发展的新的大学形式.一些研究型大学在积极回应发展变化的境遇中,从学术型科学共同体走向创业型科学共同体,从学术人文主义转向学术资本主义,从区域创新的边缘者转向主体者,呈现创业型大学的特征.目标链、结构链、过程链、平台链构成的立体化网络式结构是其变革为创业型大学的要件.  相似文献   

13.
跨学科研究已成为21世纪研究型大学进行科研设置与创新的流行举措。以打破学科壁垒、交叉学科知识为基础的跨学科组织已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过创建跨学科研究组织,促进了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各种组织模式的形成战略要素启示我们,我国研究型大学在进行跨学科研究时应建设相应的跨学科组织和模式,更好地推动我国跨学科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跨学科教育是当前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本科生课程体系和专业设置更加注重知识的交叉整合性和学生学术能力的个性化发展。跨学科培养模式可供我国高校在实施新一轮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方案时借鉴。  相似文献   

15.
16.
学科是大学的基础。大学的变革就是从大学到学科.再从学科到大学交互作用的过程。无论是在知识还是在制度层面上.学科的逻辑永远是分裂主义的.大学的逻辑则是多科主义的。学科分裂的逻辑导致了分科的大学.大学的多科主义则导致了学科的松散联合。今天大学变革的目标应是在跨学科学科与跨学科大学的制度框架下.使学科成为大学的学科.而不仅是在大学里的学科;使大学成为基于学科的大学.而不只是拥有某些学科的大学。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与知识创新越来越呈现出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各国纷纷审视高等教育框架,制订跨学科研究发展计划,启动跨学科教育项目。跨学科逐渐成为世界顶尖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趋势,推动人才培养从过度专业化向削弱甚至消除学科壁垒的跨学科教育转向。社会科学所面对的社会现象及问题的宏观性、整体性与复杂性,使得固守在单一学科框架的学术研究难以形成对其研究对象全面准确的认知,应有一种新的对话将各学科连接起来,使社会科学发展与人才培养焕发新的生机。中国研究型大学正在实施跨学科人才培养工作,持续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社科类博士生教育应加快从囿于传统单一学科到协调跨学科育人理念与机制的转变,为学术创新与自主知识体系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本研究在跨学科理论研究基础上,从培养理念、实践环节、制度设计三个核心要素出发审视我国研究型大学社会科学领域跨学科博士生培养,并提出改善关键环节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关于大学跨学科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跨学科教育是高等院校重要的学科教育形式,是当代教育改革的方向,体现出鲜明的新兴性、教育个性和先进性,对高等教育发展有重要意义。做好跨学科教育的设计和建设跨学科教育的保障机制,是搞好跨学科教育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聚焦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的跨学科课程建设,以学术计划理论为支撑,运用半结构访谈法,研究发现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跨学科课程建设容易受到国家政策、市场需求、跨学科科研生态、他国他校经验、办学理念、教学管理、组织建设、学科与专业、教师与学习者等10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且阻碍因素多于促进因素。基于此,本研究从4个层面给出完善建议:在政策制度层面,政府应出台专项政策,期刊与项目申报管理机构应当调整跨学科研究成果认定标准,提升跨学科研究认可度;在院校整体层面,高校需要更新教学管理制度,还要推进跨学科组织建设,为跨学科课程提供支持与保障;在教师教学层面,教师应充分重视跨学科,以终身学习的态度涉猎多学科知识,并增加教学投入,精心设计跨学科课程;在学生学习层面,学生要增加课程学习投入、扩充知识储备,并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形成强大的学习内驱力。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目前高校学院/系这一学术组织的形式与机制出发,分析了高校跨学科研究存在的主要障碍,同时,对俄亥俄州立大学、杜克大学等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平台案例进行研究,归纳总结出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平台构建的三个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