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大众化思想评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丁·特罗教授提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动摇了传统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大厦,从量和质结合的角度来思考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同时,该理论思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片面性,阶段划分的数字依据还缺乏深层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重审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特罗教授的自我解释出发重新审视其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内涵与价值,由此对其理论的贡献和局限性进行分析,从而对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重新定位,还大众化理论“真面目”。  相似文献   

3.
正马丁·特罗(Martin Trow,1926—2007),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20世纪70年代,马丁·特罗创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论和模式论的主要观点,他的教育思想为西方多数学者与政府在探讨、制定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上,提供了重要思想框架。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多个层面对“特罗理论”进行了初步剖析 ,指出了其在诱人的光环下暴露于逻辑、维度和方法等诸方面的漏洞 ,以期给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警示  相似文献   

5.
6.
大众化理论不仅仅是关于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量的理论,而且是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目标的一种预警理论,同时也是描述高等教育活动变化的一种理论。在西方学者眼里,"大众化理论"被认为是一个"学术概念",而非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按照马丁·特罗教授的大众化理论,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在职教师参加学历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面对这一特殊群体,高校应该根据大众化阶段多样性的特点积极寻找对策,构建适合在职教师学习的学分制管理模式,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马丁·特罗的大众化理论在解释高等教育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众多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同作用。然而,当我们立足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实际检视大众化理论的预测功能时,发现诸多“水土不服”的问题。这其中有大众化理论自身的局限性问题,也有我们对大众化理论误读的原因,还有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问题。因此,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的今天,十分有必要重新解构大众化理论,回到大众化理论的原点,梳理其发展与修正历程,解析大众化理论的内涵与本质,剖析理论自身的局限与不足,分析传播和使用过程中的误解与误用,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实践观照中重构大众化理论的“中国图式”。  相似文献   

9.
10.
马丁·特罗在30年前首次描述了高等教育存在着三个以数量为标准的发展阶段.这一理论是基于当时部分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完成"大众化"或"普及化"之现实,围绕着高等教育内部革新问题而建构的,在方法论上,具有十分明显的归纳取向,对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互为因果的关系,缺乏足够的认识.这一理论存在着内在的缺陷.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之功能及其重要性的认识.高等教育更多地体现着一国社会经济的巨大利益,高等教育的发展更多地是国家意志的产物,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11.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与政策   总被引:84,自引:0,他引:84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包括量的增长与质的变化 ,两者呈非均衡性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是办学模式的多样化 ,其核心则是教育质量的多样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促使高等教育融入终生教育体系。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政策方面 ,应注意解决好规模速度、资金投入、资源的开发与合理配置、毕业生就业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教育学科学化是试图使教育理论获得科学的地位.但是教育学科学化却使教育学面临着科学地位不为其他学科认可和受教育实践排斥的困境.在分析了教育理论存在的价值和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的关系之后,本文提出建立大众化教育理论的设想,指出建立大众化教育理论要求教育研究者参与教育实践,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使用大众化的教育相关概念;以大众教育实践逻辑作为大众教育理论的逻辑.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任务。高校凭借雄厚的师职资源业已成为有效实现这一任务的主阵地,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推进高校马克主义大众化的最主要载体。分析并深入理解大学生理论学习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明确在大学生理论学习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则,探索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角下加强大学生理论学习的途径,是在实践操作层面上有效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马丁·特罗认为,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只是高等教育的两种模式,精英教育不具有划分社会阶层的含义,大众教育服务于现代社会公民权的实现,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融合表现在教育内容的融合、高等教育精英模式的扩张、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共存于一所大学内。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将致力于满足现代社会人们随时随地的学习需求,成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创建者。  相似文献   

15.
马丁·特罗教授一生在政治社会学和比较教育领域著述丰厚,与人合著作的主要著作有11部,还发表了150多篇论文或研究报告。本书从这些论文和研究报告中精选了15篇论文编译成册,从中可以看到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复杂性和在发展过程中为解决这些复杂问题采取的政策、策略和措施。尤  相似文献   

16.
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大规模扩招,招生量扩张很快,高等教育开始进入大众化阶段。下表显示了1998~2009年普通高校本专科大学生数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7.
理论自信源白干理论形成、理论创新和理论自觉,是党的十八大在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进程和规律的前提下提出的新命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包括中国共产党人的经典著作,对于在高校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提出的“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这一战略任务是非常必要的,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是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8.
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原本是一种描述性理论,它主要描述了高等教育在数量上的扩张所引起的高等教育内部的诸多变化,从而具有了一种提醒人们注意这种变化的预警功能。但基于对高等教育社会功能的认识深化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的判断,没有实现大众化的各国政府不约而同将其定为了一项重要的战略目标,由此马丁·特罗的描述性理论在这些国家演变为一种目标理论。从描述性理论到目标理论的演变具有必然性,它既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后果。梳理其演变,总结其双重影响,这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过度解读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过度解读表现在:对于特罗(Martin Trow)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过度突出其中大众高等教育说的地位,罔顾特罗越来越关注的是大众高等教育阶段与普遍高等教育阶段的关系,而非精英阶段与大众阶段的关系;对于西方高等教育发展理论,过度突出大众高等教育说在其中的地位,漠视对立面的其他理论学说;对西方教育大众化理念,过度突出其中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部分,略去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整个教育大众化的延伸和发展这一理论的背景.过度解读只能导致对理论的误读和曲解,带来教条而不是创新.  相似文献   

20.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同时推进理论与群众的结合。为此,我们必须紧密联系群众实践,切实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实现理论的彻底性。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与时俱进,根据群众的利益诉求的新变化,切实反映群众的根本利益,推进理论创新,坚持理论的时代性。必须抓住人的根本,均衡多重利益关系,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理论的彻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